大学中国地理考试复习题(9)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高水价
(4)提高水利用率,如湿棚技术,循环利用,污水再利用等
(5)改善农作物结构和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晋陕内蒙古区
晋陕内蒙古区晋陕内蒙古区
晋陕内蒙古区 32、晋陕内蒙古区土地的利用特点是:
(1)南粮北牧的土地利用区域分异,分界线大致在大兴安岭—阴山一带,这里形成农牧交
错地带。
(2)土地利用数量比例草地最多,占45.1%,林地占13.3%,耕地占8.3%
(3)主要土地利用的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耕地质量较差,宜农荒地较多。
(5)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动影响,在农牧交错地带表现为有农有牧、时农时牧的变动。
⊙
⊙⊙
⊙33、
、、
、分析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晋陕内蒙古地区土地退化的广泛性、严重性、种类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是特定环境下
自然与人文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然原因:(1)地貌及其物质的不稳定性
(2)外营力多变,降水不稳定
(3)气候演变,即变干、变暖。
人为因素:(1)人们在农业化的进程中,改变着土地的自然覆盖,使地表反照率发生变化。
(2)不合理利用土地,使第一性生产力下降,或地表抗蚀性减弱,导致土地退化加剧。
(3)人们的素质是土地退化的社会原因。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区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区 34、简述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达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1)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地处我国经济“T”形总体布局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兼有沿江和沿
海的双重地缘优势。
(2)良好的空间资源:低平坦的地势与丰富的水热资源的良好结合。
(3)投资环境优越:水运四通八达、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织。 上海、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港。
(4)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较高,文教卫生等社会条件较好。
(5)资本雄厚,技术较先进。
(6)市场容量大。
⊙
⊙⊙
⊙35、
、、
、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区域发展方向。
综合开发长江中下游,建立沿江产业密集带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综合农业生产基地。加强区内
东西南北的横向联合,走积极参与国内外劳动分工之路,更
好地发挥对内对外辐射的枢纽作
用,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
⊙
⊙⊙
⊙36、
、、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建设与珠江三角洲的对比
长三角与珠三角:三个层面的竞争 无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或者区域与区域之间
的竞争,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层面的因素
上一篇:论文写作方法
下一篇:浅谈商务谈判中礼貌原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