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2)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SHUTCM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散。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痰饮内阻,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脾胃虚寒,理中丸。胃阴不足,麦门冬汤。
(三)噎膈
1.1噎膈: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咽不顺;膈为格拒,指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
2.1试述噎膈辨治中气滞、痰阻、血瘀的主次辨证。
气滞为主者,多见梗塞不舒,胸膈痞胀,嗳气则舒;血瘀为主者,多见胸膈疼痛或刺痛,痛处固定;痰阻者,多见泛吐痰涎,胸膈满闷。
2.2治疗噎膈为何应以步步“顾胃气”为主?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既忌温燥之品以劫胃阴,又忌苦寒之属以伤胃阳,还忌滋腻之剂以滞胃气,因此投药要以步步顾胃气为主,以清润和降为顺。胃气振,则化源充足,诸脏皆得其养,重病可转轻,危病可转安;胃气绝,则诸药罔效,势必不救。
3.1噎膈与反胃
噎膈者,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多属阴虚有火。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多属阳虚有寒。
4.1试从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论述噎膈与反胃的异同。
噎膈与反胃均有食入吐出之症。噎膈者,多属阴虚有火,因气滞、血瘀、痰阻,搏结于食道,致食道窄隘,上下膈塞不通,故吞咽梗阻,饮食难下。其特点为吞咽困难,阻塞不下,或随食随吐,食物并未入胃,吐出物为进食之物及痰涎黏液,量较少,与情志波动有关。治宜开郁理气,化痰行瘀,滋阴润燥。反胃者,多属阳虚有寒,因饥饱无常,恣食生冷,或思虑过度,损伤脾胃,中阳不足,寒从内生,脾胃虚寒则无力运化水谷,故饮食入胃而停留不化,逆而上出,其特点为食尚能入,食后胃脘胀满,经半日或一日后吐出,吐后则舒,吐出物为不化之宿谷,有酸性发酵味,量较多,与情志波动无关。治宜温中健脾,降气和胃。
5.0分型与主方
痰气交阻,启膈散。津亏热结,沙参麦冬汤。瘀血内结,通幽汤。气虚阳微,补气运脾汤(温脾)、右归丸(温肾)。
(四)痢疾
1.1肠澼:《素问》中指出饮食致痢,强调“下为喰泄,久为肠澼”,由泻转痢这一病理环节。
1.2滞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将痢疾称为“滞下”,指排便有脓血黏液、涩滞难下之意。
1.3逆流挽舟法:痢疾初起,表证正盛,里证复急,腹不和而滞下,治以解表和中之法,乘病势尚浅,于半表半里使入里之邪还从表出。
2.1痢疾的主要病机特点有哪些?
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为痢。其中湿滞疫毒是主要病理因素,人体气血盛衰是病机转化关键。
2.2刘河间对痢疾治疗方面的著名论述是什么?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3.1痢疾与泄泻
痢疾者,因肠中有滞,大便量少,痢下赤白黏冻或脓血,里急后重,便而不爽,甚则滞涩难下;其腹痛者,伴里急后重,痢后腹痛不减。泄泻者,因脾虚湿盛,大便溏薄,泻下爽利,或如稀水,或完谷不化,甚则滑脱不禁;其腹痛者,伴肠鸣,泻后腹痛暂减。
5.0分型与主方
湿热痢,芍药汤。疫毒痢,白头翁汤。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虚寒痢,附子理中汤或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阴虚痢,驻车丸。休息痢,急发者,参实痢;余邪不清者,连理汤合木香、槟榔、枳实;平时,参苓白术散。
(五)泄泻
1.1飧泄:泻下完谷不化。
1.2溏泄:泻下溏垢污浊。
1.3五更泻:黎明前腹痛肠鸣即泻。
1.4濡泄:泻下多水。
2.1什么叫“治泻九法”?
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2.2临床治疗泄泻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治疗总则为健脾化湿。暴用分利,久宜升提;注重邪滞,涩不漫投;久泻多变,燮理寒热;湿盛土虚,善用风药;温燥分利,勿忘脾阴。
2.3肾虚导致的五更泻应有哪些特点?
病程长,久泻不已;大便清稀,完谷不化,但用一般温脾治法无效;伴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或少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