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产品运转质量风险评估(2)
时间:2025-07-05
时间:2025-07-05
中间产品运转质量风险评估
1、概述:
我公司生产车间是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要求进行建造,为了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并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对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了合理设计、选型和布局。拟对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的运转安全进行风险评估,以期对其生产安全风险能正确认识并采取降低安全风险预见的控制措施,使生产质量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2、目的:
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对生产车间的中间产品运转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估。分析中间产品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产生混淆和交叉污染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风险要素,为确认提供分析参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确认的程度和范围,并对重大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点控制,以最大限度的防范此类风险发生带来对产品质量的危害,保证产品质量。 3、适用范围:
中间产品运转过程的风险评估。 4、引用资料
4.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4.2 《质量风险管理标准管理规程》 5、风险管理成员及其管理分工
6、风险管理程序 6.1风险识别:
通过对中间产品运转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潜在的风险控制点。 6.2 风险分析:
对风险发生后的严重性(S)、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风险的可检测性(D)进行分析,风险各因素评分标准如下:
6.2.1 严重性: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主要针对可能对产品质量的危害、
与GMP标准的偏离、对使用者的危害影响程度,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6.2.2 可能性: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主要根据积累的经验、操作的复杂性或其它数据,可获得可能性的数值。
6.2.3 可检测性: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
上一篇:法治与法治国家
下一篇:专题2 全色影像和矢量叠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