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时间:2025-04-10
时间:2025-04-1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散 文 欣 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 体例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自主赏析 推荐作品
编写特色:主要以诗歌散文鉴赏方法贯穿 欣赏要点与教学建议注重语感;展开想象;深入体验;力求领悟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诗歌部分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探究诗旨) 第二单元:臵身诗境、缘景明情 (把握诗境)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 (体会声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 散文部分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 散文的形象性)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 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1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离别(其一)/黄遵宪
自主赏析
推荐作品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旅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自主赏析
推荐作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2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国殇/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 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
自主赏析
推荐作品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自主赏析
推荐作品
西门豹治邺/褚少孙 大铁棰传/魏禧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3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狱中杂记/方苞 陶庵梦忆序/张岱
推荐作品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赏析示例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春夜宴从
弟桃花园序/李白 项脊轩志/归有光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自主赏析
推荐作品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指导思想: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出发,在诵 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挖掘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 探求古代经典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 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初步鉴赏 能力和艺术审美情趣。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强调几个基本问题1.选修课的基本特点:选择性、自主性、探究性“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选修课教学的纲领
2.瞻前顾后 :已有积累;终身阅读
及高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3、诗歌的本质:激情浓缩
4、学生学习诗歌的需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瞻前——人教 版 模块 古代诗歌 古代散文 单元 篇(首) 单元 篇(首) 0 0 1 3 1 7 1 3 1 7 1 4 1 8 1 3 0 0 1 4 3 22 5 17
必修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必修5合计
中国古代诗 选修 歌散文欣赏
3
30
3
18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⑴必修1~5册: 22首古诗、17篇文言,时间用1.25学年; 前一套教材: 44首古诗、33篇古文,用3学年。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⑵与必修的古诗、古文教学有什么区别? 必修以理解语言为主(“文言词语和句式”(必修5的“梳理 探究”)——必修的总结,选修的基础 ) 选修侧重“欣赏”古文:重语言疏通,内容理解 必修以单篇为主 选修则适度整合
要重视量的巩固积累 更要重视质的突破:补充\深入\拓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必修课中的诗歌:5个模块中有4个 单元 (现代诗歌) 1-1 含英咀华 (诗经、楚辞、汉魏六 朝诗歌)2-2 感受与共鸣 (唐诗)3-2 情思与意境 (宋词)4-2 情感与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将必修 部分的要求条理化为: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探究诗歌的旨意 臵身诗境、缘景明情
——把握诗歌的意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体会诗歌的声韵
上一篇:北京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上课】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化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