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临(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复习资料
增长了几个百分点=增速-基期增速
增幅和增速的关系,容易混淆,意义一样
表达的含义不同,增速表达速度,增幅表达大和小
增长了百分之几,相对;增长了几个百分点,绝对。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完成2.2万元,同比增长(2.2-2)÷2×100%=10%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2-2)÷2×100%=10%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变化的,指标的相对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 某地区房地产价格指数,1998年平均价格4000元为基准指数100。
到2005年,平均价格为8400元,则当年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为8400÷4000×100=210。
◆基尼系数
用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为1表示绝对不平等。一般来说: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恩格尔系数
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平均数:一组数的和,和它们的个数之间相除;即位数字总和?数字个数。 ◆最大、最小值
◆中位数: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二、行测资料分析:专用术语
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有一类资料分析题,这类题中经常利用一些专用术语对资料信息进行陈述,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性、统计性的专业术语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清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把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几对考生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比较,以帮忙考生能牢固掌握。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算法: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