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北部重点水域蓝绿藻季节性变动下水体N_P比值变化研究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收稿日期] 2009-12-20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水专项湖泊主题滇池第四课题(2009Z X07102)
[作者简介] 何 锋(1978-),男,云南大理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及恢复生态学;E -m ai :l hfhunter @163.co m
滇池北部重点水域蓝绿藻季节性变动下
水体N B P 比值变化研究
何 锋1,2
,段昌群2
,杜劲松1
,韩亚平1
,郭艳英1
,潘 珉1
,宋任彬
1
(1.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昆明650228;
2.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暨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昆明650091)[摘要] 受多种因素影响,滇池外海北部水域为蓝藻富集区。调查研究了蓝藻生物量季节性变动规律,对区域原水(不过滤)和净水(过滤了藻类)中N 和P 含量的变化也进行了监测。目的是研究蓝藻季节性消长对水体N 和P 含量的影响。结合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4)11月,为蓝藻水华爆发的时段,其中以5)9月最为严重。通过分析,水体N 和P 随蓝藻生物量呈现相应变动规律,水体叶绿素和TN,T P 之间都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55和0.952。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分析,蓝藻和水体中N B P 比值没有固定性,表明蓝藻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化学计量特征,而蓝藻的季节性变动也没有导致本区域水体具化学计量特性。通过分析滇池水体N B P 比值与蓝藻生物量变化之间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08,表明富营养化水体中N B P 比率对蓝藻生物量直接影响不大。因此,只有通过降低水体中N 和P 的浓度,才能控制蓝藻的爆发。
[关键词] 滇池;蓝绿藻;N B P 比值;变化;生态化学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10)06-0094-05
1 前言
滇池位于云贵高原中部,面积约300km 2
,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于长江水系[1]
。随着流域内人口的增
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滇池水质不断恶化,从1992年起滇池开始大规模爆发蓝藻水华。近年的滇池监测数据表明,滇池水华问题日趋严重。滇池水华多发生于海埂,晖湾一带,盛时延伸至观音山
[2]
。滇池外海北部水域位于昆明主城区下游,人
口密度大,水体污染负荷大,成为滇池污染最为严重的水体区域。在夏秋季节,该水域蓝藻水华大量暴发,且因受主导风西南风及滇池湖流影响,致使滇池外海北部离湖岸约200m 的水域蓝藻水华大量富集,使该区域成为蓝藻水华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严
重影响了滇池水体生态环境。
/化学计量学0指的是化学反应里,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元素的比例模型,是利用限定比例法则和物质守恒定律进行研究的化学分支学科
[3]
。近年来,
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湖泊富营养化研究中有了深入发展,推动了从元素到生物圈水平尺度的研究
[3,4]
。
在对滇池蓝藻季节性变动研究中,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N B P 比值变化,将能进一步有助于分析蓝藻的变化特性,为分析湖内营养物质循环有极大作用和意义
[5~7]
。
2 材料与方法
2.1 采样点位布置及样品采集
采样点布置:以滇池北部蓝藻常年爆发和富集的水域为主要研究对象,范围为从海埂公园南门经
94 中国工程科学
船闸到晖湾西端的近岸约200m 的区域。如图1所示:在滇池外海蓝藻分布的主要区域,布设5个水环境采样点,以样点附近地点命名为:公安码头、索道站、船闸、海埂和山邑村。此外,在距离公安码头约3km 处的湖中设一个对照点。
研究时段及采样频次:2008年1月到2008年12月为一个研究周期,在蓝藻爆发的淡季(1,2,3,4,11,12月),每个月采样1次,而蓝藻爆发的重点时期(5月至10月),每个月采样3次。
样品采集方法:采用有机玻璃取样桶,采集了0~0.5m 水样,每个样点区域采集3个平行样,带回实验室,当天进行分析。2.2 分析项目及方法
分析项目:将原水摇匀,分析原水中TN,TP,Chl-a ;把原水用定量滤纸抽滤,取过滤出的净水,分析TN,TP 的浓度。水体总氮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水质总磷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蓝藻叶绿素采
用丙酮提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8,9]
。
根据测定结果,利用Exce l 及SPSS 等数理统计软件分析未过滤水和过滤水中TN,TP 以及N B P 比值的月季动态变化,并分析这些指标与水体藻类之
间的关系。
图1 蓝藻清除区域及水环境监测点F ig .1 T he key area of B l u e-green algae b l oo m i ng and w ater qua lity
monitori n g sites
3 结果与分析
3.1 蓝藻月季动态变化
根据对藻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区域的藻类均以蓝藻门占绝对优势,其中以微囊藻(M icrocys -tis)为优势种群,占据水体藻类生物量的90%以上。
衡量水体中藻类数量的多少,目前主要用单位体积中藻的个数和水体叶绿素浓度来表示。由于水体叶绿素测定相对便捷准确,因此,目前常把水体中叶绿素a 含量作为表征水体中藻类的生物量的重要指标。
1)对照点蓝藻月季动态变化。通过对滇池外海3km 对照点全年水质进行监测,其结果表明:1)3月及9)12月为藻量的低潮期,而从4)8月,藻量相对较高,但水体叶绿素全年相对趋于稳定,变化不是特别剧烈。与蓝藻富集区水体叶绿素含量相比,对照点水体月均叶绿素含量大大低于蓝藻富集区水体叶绿素含量。对照点水体叶绿素月季 …… 此处隐藏:883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程序框图条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