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施护研究(2)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施护研究
第28卷第1期
Vol.28No.1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StudiesofTraceElementsandHealth
2011年 1月Jan. 2011
访1次,了解其干预治疗的完成情况,并强调坚持干预治疗的重要性。于治疗第6、12个月通知患者及时测量骨密度。1.2.2 评价方法
治疗前和治疗第6、12个月随访时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的QDR-Delphi-W型双能X线骨密
治疗前
组别对照组干预组
例数
腰椎
3030
0.78 0.130.79 0.13
髋部0.61 0.100.62 0.10
腰椎
度仪测量患者腰椎正侧位和髋部骨密度。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2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见表1。
治疗后12个月 腰椎0.79 0.100.90 0.14
髋部0.60 0.120.68 0.12
表1 两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g/cm2,x s)
治疗后6个月
髋部0.61 0.110.62 0.10
0.79 0.120.81 0.11
3 讨 论
中医的 骨痹%、 骨痿%即为西医的骨质疏松,本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肝有关。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能养骨,故有 肾主骨%之论。绝经后妇女肾气虚衰,肾精亏,则骨失髓养而成骨痿。而肝肾同源,肝肾之阴、相互资生、肝肾两虚则筋骨失养,骨脆弱不健。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绝经后妇女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都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情志异常,针对其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不同,采用辨证与施护,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绝经后妇女由于其生理的特点,骨骼肌的强度下降,适当的功能运动可以逆转骨质疏松症,能缓解因年龄增长而丢失骨质的过程,从而保持骨的正常形态。其机制在于运动增加了骨皮质血流量,使血钙向骨内输送和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增加,促进了骨形成;运动还通过肌肉的活动对骨产生应力,骨骼应力的增加使骨产生负压电位,使之易结合阳性钙离子,促进骨形成。运动调节全身气血流通,促进全身新陈代谢,增加肌肉力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运动是骨健康之本,而营养是骨健康之源,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外,也具有药物价值,以上营养治疗通过中医辨证施食原则对患者进行饮食调配,摄入适量钙和维生素,有助于提高患者机体自我调控功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针对绝经后妇女情绪易变化的特点,护理中采取情绪疏导法。若患者情绪太过则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主疏泄、藏血,女子以肝为先天,文献研究表明肝郁与该病发生有密切关系[5]。肝疏泄功能正常,
[4]
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就易于开朗;疏泄功能减退,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出现胸胁、两乳、少腹等胀痛不适。肝的升发太过,形成肝气上逆的病变,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甚至吐血、咯血等病理变化,还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导致口苦、纳食不化等,从而影响营养纳入。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动。肝失疏泄,气机失调,肝郁不畅,从而导致疾病的加重。以上治疗中专职施护人员针对患者情绪进行辩证施护,行正面情志疏导,可使患者气机调畅,气血和调,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本研究结果示,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骨密度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12个月时干预组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明显增加(均P<0 05),对照组腰椎及髋部无明显变化。干预组治疗12个月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辩证施护可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对改善骨代谢状况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通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采用指导运动、膳食及情志疏导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
[1]冯燕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断的进展[J].中国骨伤,
2001,14(11):682.
[2]王亦璁.骨质疏松性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2007,10
(4):547.
[3]高素霞,孟 和.运动缺乏病及其干预措施[J].中国临
床康复,2005,9(8):182-183.
[4]夏 秦,汪红兵,刘晓睛.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
的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0):638-639.
[5]张 华,朱洪民,宁显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探
析[J].国医论坛,2001,16(2):2.
下一篇:第五章第二节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