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学和光子学基本知识

发布时间:2021-06-07

光学和光子学基本知识王成 (博士) 医疗器械工程研究所

讲述提纲

光学概述一、光学的科学体系 二、对光学现象的发现与认识 三、对光本性的认识,波动光学的发展史 四、光子学概述

光学基本原理和概念

一、光学的科学体系

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以及它和物 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1.几何光学:基于“光线”的概念讨论光的传 播规律。 2.波动光学:研究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 偏振)的学科。 3.量子光学:研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问题。 4.现代光学:20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的很庞大 的体系。

1.几何光学

: 从理论上说,几何光学三个基本定律 (直线传播,折射、反射定律),是费马原 理的必然结果,也是光波衍射规律的短波近 似。 它们在方法上是几何的,在物理上不 涉及光的本质。 几何光学主要是从直线传播,折射、 反射定律等实验定律出发,讨论成像等特 殊类型的 传播问题。

2.波动光学:

研究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偏振)以及用波 动理论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进行描述的学科。 基本问题:在各种条件下的传播问题。 基本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波前:原为等相面,现泛指波场中的 任一曲面, 更多的是指一个平面。 主线:如何描述、识别、分解、改造、记录和再 现波前,构成了波动光学的主线

3.量子光学

把光视为一个个分立的粒子,它主要用于分 析辐射、光发射以及某些在物质的微观结 构起重要作用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现象。 在这领域内有时可用经典理论,有时需用 量子理论。对于这类原不属于传统光学的 内容,有人冠之以“分子光学”或“量子 光学”等名称,也有人把它们仍归于物理 光学之内。

4.近代光学:

1948年全息术的提出,1955年光学传递函数的建 立,1960年激光的诞生为其发展中的三件大事。 薄膜光学的建立,源于光学薄膜的研究和薄膜技 术的发展; 傅立叶光学的建立源于数学、通讯理论和光的衍 射的结合;它利用系统概念和频谱语言来描述光 学变换过程,形成了光学信息处理的内容. 集成光学源于将集成电路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光学 领域;

4.近代光学:

非线性光学源于高强度激光的出现、它研究当介 质已不满足线性叠加原理时所产生的一些新现象, 如倍频,混频,自聚焦等; 对光导纤维的研究形成了纤维光学或导波光学; 导波光学,电子学和通讯理论的结合使得光通信 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成为人类在20世纪最重要 的科技成就; 非线性光学,信息光学及集成光学等理

论与技术 的结合可能会导致新一代计算机—光计算机的诞 生.据预测它将部分实现人脑的功能(如学习和联 想)

二、对光学现象的发现与认识

1.对光的早期认识 2.几何光学规律的发现 3.波动光学现象的发现

17世纪中叶以前的认识

如前所述:主要有触觉论、发射论两种。 公元10世纪:发射论完全取代触觉论。 完成了人类对光本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1.对光的早期认识

公元前5世纪:人们就已经考虑视觉是如何 产生的。提出两种假设:触觉论、发射论。 触觉论:如同手触摸物体,但不能解释黑 暗中看到物体的现象。 发射论:物体发射“光”。 公元10世纪:发射论完全取代触觉论。

2.几何光学规律的发现

公元前4世纪:“墨经”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 阴影形成、光的反射和凹凸面镜反射成像等规 律。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欧几里德Euclid也发现了 光的直线传播和镜面反射定律 公元17世纪前期:荷兰的斯涅耳(W.Snell)从 实验上发现了折射定理,而法国的笛卡儿 (R.Descartes)第一个把它表示为现代的正弦 形式;1657年费马(P.deFermat)提出了著名的费 马原理.

3.波动光学现象的发现

17世纪: 50年代,意大利的格里马第(F.M.Grimaldi)首次 详细地描述了衍射现象; 英国的胡克(R.Hooke)和玻依耳(R.Boyle)各自独 立地发现了现称为“牛顿环”的在白光下薄膜的彩 色干涉图样; 牛顿(I.Newton)进行了棱镜分光实验,并分析了 “牛顿环” 的生成及色序问题。 60年代,丹麦的巴塞林那斯(E.Bartholinus)发现 了双折射现象。 70年代荷兰的惠更斯(C.Huygens)进一步发现了 光的偏振现象。

三、对光本性的认识,波动光学的 发展史

17世纪中叶以前的认识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的认识: 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 20世纪的认识:波粒二象性

2.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的认识

人类对光本性的认真探讨始于17世纪,主 要有两个对立的学说——光的波动说和微 粒说 微粒说的内容、贡献、存在的主要问题。微粒说认为光是按照惯性定律沿直线飞行的微粒流; 直接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并能对光的反射,折射作一 定的解释; 用微粒说研究光的折射定律时,得出了光在水中的速度比 空气中大的结论.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的认识

波动说的内容、贡献、存在的主要问题。胡克明确主张光由振动组成,每一振动产生一个球面并以高速 向外传播,此为波动说的发端; 1690年惠更斯在其著作<<论光>>中提出光是在一种特殊弹性 媒质中传播的机械纵波. 19世纪初,托马斯.扬和菲涅耳等人的工作将波动说

大大推向前 进,解释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根据光的偏振现象确认光为横 波; 用波动说研究光的折射定律时,得出了光在水中的速度比空气 中小的结论,并于1862年被傅科的实验所证实. 特殊弹性媒质始终未能找到.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的认识

光的电磁理论的提出、主要贡献和问题。 19世纪60 年代,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预 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根据电磁波的速度与 光速相等的事实,麦克斯韦确信光是一种电 磁现象, 1888年赫兹实验发现了无线电波,证明了麦 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正确性. 特殊弹性媒质“以太”始终未能找到

20世纪的认识

经典物理的困难 1887年迈克而逊和莫雷实验,否定了“以太”假说, 以“静止以太”为背景的绝对时空观遇到了根本 困难; 瑞利和金斯根据经典统计力学和电磁理论,导出黑 体辐射公式,它要求辐射能量随频率的增大而趋于 无穷. 上述经典物理的困难预示着近代物理学两个革命 性的重大理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

20世纪的认识

光的某些方面的行为象经典的“波动”,光的 波动性,也不是惠更斯所说的波,而是几率 波。遵循统计规律。 另一某些方面的行为象经典的 “粒子”. 实际上“波动”和 “粒子”都是经典物理的 概念.近代科学实践证明,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 客体,对于它的本性问题,只能用它所表现的性 质和规律来回答,任何经典的概念都不能完全 概括光的本性. 波粒二象性是一切物质所共有的特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简单地说,大量光子显波动性,少量 光子显粒子性,光在传播过程中主要 表现为波动性,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

光的粒子性1900年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子假设。 1905年爱因斯坦发展了量子假说,提出了 光量子理论,认为光在本质上是由确定能量 的光子(光量子)组成。光子的能量与光的 频率成正比。

第二章 光学和光子学基本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