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重点掌握: 重点掌握: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 强心甙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正常心律的产生机制Na+、Ca2+、K+、Cl-离子 通过心肌细胞膜上相应 的离子通道跨膜迁移 心肌细胞 除极除极-复极
心肌细胞由静 息到动作的节 律性转变
传导细胞的正 常传导
正常的心 脏跳动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规 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规 的异常表现。心房、 律的异常表现。心房、心 室的正常激活和运动顺序 室的正常激活和运动顺序 产生障碍, 产生障碍,从而使心脏的 泵血功能产生障碍 产生障碍。 泵血功能产生障碍。 分型:缓慢型和快速型 分型: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正常心律: ☆ 正常心律: 窦房节(右心房上由特殊细胞构成的小结节)可以自动地、 窦房节(右心房上由特殊细胞构成的小结节)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 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 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 胞的收缩和舒张。这就是“心脏起搏点” 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 次冲动, 胞的收缩和舒张。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 次冲动,心脏就 跳动1次 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一分钟60到 跳动 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一分钟 到100次都正 次都正 常。
窦房结(SAN)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正常的窦房结功能是心脏泵功能得以 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正常的窦房结功能是心脏泵功能得以 窦房结 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实现的前提条件.窦房结内以胶原纤维为基本网架 主要由3种细胞组成 窦房结内以胶原纤维为基本网架,主要由 种细胞组成:起 实现的前提条件 窦房结内以胶原纤维为基本网架 主要由 种细胞组成 起 搏细胞(P细胞 细胞)、过渡细胞(T细胞 和心房肌细胞。 细胞)和心房肌细胞 搏细胞 细胞 、过渡细胞 细胞 和心房肌细胞。位于窦房结中央部位 细胞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起源点,其外周为 细胞,并将 的P细胞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起源点 其外周为 细胞 并将 细胞的电活动 细胞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起源点 其外周为T细胞 并将P细胞的电活动 传导到心房肌细胞。 传导到心房肌细胞。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正常心肌电生理心肌细胞分类: 心肌细胞分类: ☆自律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产生 自律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 节律性兴奋。窦房节、房室节和传导系统等。 节律性兴奋。窦房节、房室节和传导系统等。快反应自律细胞:如蒲肯野氏细胞
快反应自律细胞: 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房结区,结希区)细胞 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房结区,结希区)
☆非自律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等。 非自律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等。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 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慢反应非自律细胞: 慢反应非自律细胞:结区细胞 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电生理特征(特别是0除极速率),把心肌细胞所产 ),把心肌细胞所产 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电生理特征(特别是0除极速率), 生的动作电位分为两类:快反应电位和慢反应电位,而把具有这两不同电位的细胞 生的动作电位分为两类:快反应电位和慢反应电位, 分别称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分别称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由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聚集起来并镶嵌在细胞膜上,中 由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聚集起来并镶嵌在细胞膜上 中 间形成水分子占据的孔隙,这些孔隙就是水溶性物质快速进 间形成水分子占据的孔隙 这些孔隙就是水溶性物质快速进 出细胞的通道,称离子通道.其活性是细胞通过通道开放和关 出细胞的通道 称离子通道 其活性是细胞通过通道开放和关 闭以调节相应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生物膜对无机离子 无机离子的 闭以调节相应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生物膜对无机离子的 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顺离子浓度梯度)和主动运输( 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顺离子浓度梯度)和主动运输(逆 离子浓度梯度)两种方式。被动运输的通路称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 离子浓度梯度)两种方式。被动运输的通路称离子通道, 主动运输的离子载体称为离子泵 离子泵。 主动运输的离子载体称为离子泵。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Science Vol 280,April 1998(膜片钳技术) 膜片钳技术) 膜片钳技术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正常心肌细胞跨膜电位静息电位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MP) 细胞在静息时, RMP) 细胞在静息时, 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动作电位( , ) 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极和复极过程形成动作电位。 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极和复极过程形成动作电位。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