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4)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自考
(3)确定输出格式:报表
3、人机对话设计:
4、处理过程设计:
(1)流程图:加工步骤(方框)、逻辑条件(菱形)、控制流(箭头)
(2)盒图(NS图)
(3)其他、判定表、形式语言
四、系统实施
(一)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1、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实现系统设计阶段提出的物理模型,按实施方案(系统设计说明书:详细规定了系统的结构,规定了各个模块的功能、输入和输出,规定了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是系统实施的出发点。)完成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交付用户使用。
2、系统实施的任务(简答):
1)硬件准备
2)软件准备:开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
3)人员培训
4)数据的准备
(二)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
1、结构化方法:尽量实现上层,逐步向下,最后实现下层的基本模块。
五、原型法
1、原型法:淘汰原型法(实验原型法)和演化原型法(演进原型法)。
原型法就是演化原型法,基本思想: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构造一个系统模型,使用户尽早看到未来系统的概貌,在系统原型的实际运行中与用户一起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原型,使它逐步满足用户的要求。(名词)
2、原型法的基本步骤:(简答)
1)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
2)建立原型(基本要求):集成原则、最小系统原则。
3)评价原型
4)修改和完善模型。
3、优缺点(简答)
优点:增进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用户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辨认动态的用户需求,启迪衍生式的用户需求,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
4、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的比较(简答)
有利于生命周期法开发的因素:用户需求定义可以明;系统运行程序确定,结构化程度高;系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环境变化不大;开发过程要求有严格的控制;研制人员对系统任务了解且熟练程度较高;系统文档要求详而全;开发成果重复使用。 有利于原型法开发的因素:用户需求不明确;过程非结构化;用户环境易变;系统具有短期寿命;具有第4代语言工具;系统要求在短期内运行;没有或很少可资借鉴的成果。
上一篇:人力资源部工作流程图
下一篇:硬盘录像机远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