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串讲完稿(13)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第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四,实行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原则。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体形式。 第一,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实行基层直接选举,其他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过程中,我们就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三,我国人民是在党的领导下。 第四,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吸取了苏维埃政权的经验,总结根据地政权建设发展起来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 第一,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二,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第三,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第三节 国家的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
古代两种形式:(1)帝国形式。(2)分封割据形式。
(二)现代国家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1.单一制:将国土按地域划分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特点: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的行政机关体系和国籍。 单一制又可细分为两种形式: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
2.复合制:若干国家或地区作为成员单位协议组成的联合体。
由于联合的程序和形式、权力的划分有着重要的差别,可细分为:
(1)邦联制:若干个各自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典型代表是欧洲联盟。
(2)联邦制: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典型代表是美国。
3.区别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1)国家主权的归属;(2)全国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3)全国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如何划分;(4)双方权力划分的依据。
(三)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和原则: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最终只能由各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的国情决定。
二、★★★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1.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三,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四,国务院批准省级地方的区划及省以下地方的建置和区划。
第五,省、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可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须报全国人大常委批准后生效。
第六,地方各级政府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国家结构形式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实行地方适度分权。
2.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原因:
第一,历史上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实行单一制的渊源。
第二,各民族之间有着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
第三,各民族主要是和汉族相互杂居,“大杂居、小聚居”。
第四,近代以来,结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
第五,各民族之间,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需要互相学习、帮助、支持,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上一篇:企业旅游活动方案
下一篇:人力资源体系(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