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矛与盾的集合(白板)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25矛与盾的集合》教案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师:同学们好,上课前我想了解一下大家。谁画画最好?
生:我画儿画画得好。
师:谁跑步最快?
生:我跑步最快。
师:如果说我集合了你们俩的优点,我的优点是——
生:你不仅画画好,而且文章写得好。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怎么样?答得好有奖励哟!(出示)
橡皮+铅笔 ?
生:橡皮铅笔。
师:真不错,接着看:(出示)
轮子+椅子 ?
生:轮椅。
师:很了不起,接着:(出示)
楼房+( ) 双层汽车
生:楼房+汽车等于双层汽车。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老师要奖励大家看一段动画片,准备好了吗?(教师播放《自相矛盾》视频。)
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生:好。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齐: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的动画片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生:矛和盾。
生:不对,是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师:很好。故事中提到了两种兵器,知道是什么吗?
生:矛和盾。
师:出示图片
师:你们看这个“矛”字,(课件出示)矛字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打仗用它来进攻,如果用盾是自卫。来,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矛”字。 教师书写,学生书空。
师:再来看这个“盾”字,短撇长撇连十目,万箭飞来能挡住。跟老师一起写一写“盾”字。
教师书写,学生书空。
师:知道“矛”和“盾”有什么作用吗?
生:矛可以进攻,盾可以自卫。
教师板书:进攻、自卫
师:一个进攻,一个防守,有点儿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感觉,如果把它们集合起来又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矛和盾的集合》。 教师将课题写完整。
师:同学们请注意:这个“集”字右上是四横,不要少写一横,下面的“木”横要长一些,托住上面,“木”字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教师书写,学生书空。) 师: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两遍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根据学生反馈板书问题要点。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
师:矛和盾这两种兵器怎么集合?集合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同学们,生字词语会读了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生:敢。
师:大家看,会读第一组词语吗?谁来试试?
生:自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学生“左抵右挡”读得不准确,教师领读,正音。
师:来看看第二行词语,试试看!
生:进攻、庞然大物、大显神威。
学生“庞然大物”读得不准确,教师领读,正音。
师: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好,词语读得很好,接下来的挑战难度更大,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还是这些词语,想请同学们根据预习课文时的印象,把这些词语填进下面这段话里,试试看。
自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进攻、庞然大物、大显神威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赛,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 ),还是( )。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 )和盾的( )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 )在战场上( ),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学生自己练习、准备。
生: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赛,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 进攻 )和盾的( 自卫 )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庞然大物)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师:非常好!老师要表扬你,读通了这段话,你就了解了课文大意;而且这段话里暗藏了本课的11个生字,你全都读准了,非常好!谁再来试试? 一生再读,全班齐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默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会看到一个令人紧张的画面,千万不要让这个画面在你眼前一晃而过,把它用波浪线划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教师巡视。
师:谁来读读自己划的句子?
生: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师:非常好,谁也找到了这个句子?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句子。)大家看这个“刺”字,“木字中间口不严,一把大刀立右边;刺字见谁把谁戳,谁人见了都胆寒。”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