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技术(HPT)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ISD)模型的述评(2)
时间:2025-02-23
时间:2025-02-23
绩效技术(HPT)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ISD)模型的述评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一直关注绩效分析,并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绩效分析的工作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综合型绩效模型(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models)和情景-具体型绩效模型(situation-specific performance models)。前者尽可能反映影响人类绩效的众多因素,较适用于对一个企业组织的整体进行审视,寻找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后者则针对某些存在的实际问题,或假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可用于对具体的绩效分析过程进行指导。可以说,绩效分析的工作模型是对如何找出并分析问题进行可视化的指导。那么,绩效技术模型则在于揭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绩效技术从业人员说明如何在工作中提高绩效的操作步骤。它以一种结构化(而不是线性的文字描述或列表)的形式,为提高人类绩效提供指南。如果说绩效技术是用以提高绩效的系统方法,其模型则体现了如何提高绩效的过程。
绩效技术模型的要素归纳来说有两个:系统方法和绩效问题。这可以解释为绩效领域问题具体问题和系统方法相结合:绩效技术可以看作是用以解决“令某个组织/个体的绩效优于其现有状况这一问题”的系统方法 (1)几种主要的绩效技术模型
这里介绍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绩效技术模型:Byron Stock & Associate 模型(BSA模型),其中包括BSA85和BSA96模型;Branson模型;ISPI(国际绩效促进协会)发布的HPT模型(影响较大的绩效技术模型)。 Byron Stock & Associate 模型
BSA85模型(如下图)根据各种绩效因素的控制源(主导因素)将绩效因素归为执行层面、管理层面以及个体层面三类。对于一个组织机构而言,所有待处理的事务又可再分为若干层面,通过这种分类可以使各个层面的具体实施人员更加清楚的意识到他可能需要加以关注的绩效问题, 以及适合这种绩效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对于执行层面的绩效因素,模型主要划分为方向、组织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三方面,其中组织系统又可进一步的细分为组织结构、沟通系统、财务系统以及政策四个方面。
而BSA96模型是BSA在1996年提出的模型(如下图)将绩效因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不同方面还可进一步细分,直到与一系列可用“绩效技术”加以解决的绩效问题相对应。例如,引起绩效问题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有形)和资源(无形)两个方面,“环境”又可再细分为认知支持、工具和物理环境三类,而“物理环境”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噪声、光线、温度、物理布局等。
上一篇:高纯气体输送用管线与阀门
下一篇:钢结构电梯井道合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