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quan)(14)

发布时间:2021-06-06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quan)

(1个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2、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

解。

教学重点:玉在古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重点介绍“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 史意义。

教学难点:玉是珍贵的工艺品,学生不易直接接触到,教学中需要对古代的礼制作一些初步 的介绍,从而了解玉的特殊历史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中或者市面上,同学们经常都能见到玉,所以玉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在语文词汇里也有很多关于玉的词汇,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宁为玉 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金玉满堂”、“金枝玉叶”、“金口玉言”、“金玉良缘”、 “锦衣玉食”、“抛砖引玉”等等这些词语中,那个玉字不是代表美好的、高尚的字眼?那么 玉为什么能够如此运用呢?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二、新授

1、 玉的定义P8:是石之美者。“美”字不止外在美,还带内在之美,给人感受之美。

玉器在人们心目中有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一是黄牛课件 新课标突出玉的天然美。如课文的“大圭不琢”,

圭:是古代帝王或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执的丁字形玉器。它没有经过繁琐的磨制,保持着玉 石本身的那种天然美。所以有“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的这种说法。另一种是追求华丽之美。 就是将玉石经过加工磨制,使之更加华丽秀美。

2、 玉的历史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可见玉在中国很早以前就已经诞生。 课文P5。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玉就是旧石器 时代先民们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发ppt课件模板现有些石头质地坚硬,色彩与光泽漂亮,让人看了有一种

愉悦的感觉,然后就把这些石头区分开来,把“石之美者”称为“玉”,起先是把玉作为装 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后来在磨制过程中,对于玉的审美逐渐超出实用目的,使玉成为“财 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甚至把对于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如:东周、西汉时期 提出的“君子比德于玉”。P7

▲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初三物理教学反思,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许慎(《说文解字》)中有:“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鲤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廉而不技,洁也。”

解释:“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 “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

“其声舒扬,博以远闻,智之方也”——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中泰化学煤矿,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的人;

“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quan)(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