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总第160期城市问题2008年第11期
[文章编号]1002—2031(2008)11—0020—06
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刘敏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中出现新的趋势,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以前相比,现有研究对大
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这两种新兴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比较重视,郊区化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但是,在理论体系建设、中外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多学科融合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
[关键词]
城市化;空间结构;述评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TU984.11+3;F29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相应地,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与过去相比出现了许多新内容和新趋势,而且对照国际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也有十分明显的特色,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近年
型,但是城市人口的规模分布还是比较分散,我国城市体系没有出现第一大城市呈明显优势的首位分布,今后一二十年内也不会出现“标准均衡状态”,因而我国高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他们进一步指出,首位度指数的省际差异明显¨。。此外,周一星等人还从航空运输网络和城市中心性概念视角人手对我国的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对城市体系的影响,近年来尤其受到重视。汪明峰、宁越敏从互联网骨干网络拓扑结构人手,考察了基于这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他们指
来,在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城市体系、郊区化、大
都市区、大都市连绵带(城市群)等新兴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果。同时,由于城市研
究涉及多个学科,而且这些问题又是发展中的新兴
事物,因而现有的研究仍需系统和深人地进行。
城市空间体系的研究现状
1.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
在这一方面,周一星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周一星、于海波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市人口数据”,依据首位度指数计算分析,指
出,一个由信息网络城市组成的城市网络已在中国出现,北京、上海和广州之间的互联网骨干连接构成了我国长距离电子通信的核心层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1。张楠楠、顾朝林同样通过分析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相互依赖的复杂内在关系,研究了信息网络影响下城市空间的基本发展
出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符合“位序一规模”分布类
[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20
刘
敏(1978一),女,汉族,湖北宜昌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美国城市史、美国社会经济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项目(05JJDZH228)。
2008~0l一15
2008~04—10
万方数据
城市科学
《城市问题))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趋向。他们指出,城市空间的地理学意义仍十分重要,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复合式空间。31。
是郊区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
此外,由于国情独特,我国的郊区化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典型的郊区化发展模式有很大区别,而且面貌复杂多变,因而在学术界引发了不少争论。针对张骁鸣所写的批评文章,周一星就郊区化研究与国际接轨、郊区化概念、郊区边界、中心区与中心城市等概念与其进行了争论¨。。而这些争论的出现,表明对于郊区化理论及其现实发展的研究,国内学术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2.大都市区研究
郊区化并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现象,其发展必然重构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促使大都市区的形成。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郊区化研究的热潮,2000年以后国内学术界的研究重心转向了大都市区的发展,将郊区化的发展融入整个大都市区的发展之中。
2.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规模比例
在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
即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比重较大,是我国城市化的主体。谢守红、宁越敏认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建国后至1960年大城市发展较快,其后至文革结束,城市发展缓慢;从1980年至2000年,大城市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同期中、小城市的发展更加迅速,导致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不升反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
发展方针,同时放宽了设市的条件,对中、小城市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H。。
=
城市内郜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对于我国大都市区的研究,奠基的工作就是要确定大都市区的定义,或者说标准。目前的研究中,对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很大,城市人口膨胀,城市规模和用地扩张,新的城市发展极不断涌现,传统的单中心聚集式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城市发展的实际。多中心结构、郊区化发展、都市圈、大都市区、大都市连绵带都成为近年来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热点问题。
冯建、周一星从人口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以及城市郊区化研究四个方面,对1980年以来国内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回顾。他们指出,近年来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人1:3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城市人
如何确认大都市区的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甚
至就称呼问题也尚未统一。大都市区、大都市圈是
运用最广泛的两个概念,但是这两者之间内涵外延是否一致的问题,始终没有明确的答案。
(1)大都市区的定义和标准
对于我国大都市区的标准问题,最早由周一星等比照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确定了我国大都市区的定义。其界定方案为:城市市驻地非农业人口20万人以上的城市可作为中心市,划入的邻接地区以县域为单元(因为统计资料易取得),其标准有三,一是全县(含县级市)的GDP中非农产业占75%以上;二是全县实有劳动力中非农劳动力占60%以上;三是与中心市毗邻或与满足以上两条件且与中心市毗邻的县(市)相邻¨1。这一定义是国内接受最广泛的,但并未得到权威地位。学术界仍然对大都市区的定义持有多种意见。由于我国没有官方认可的权威的大都市区统计标准,所以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必将持续下去。
谢守红、宁越敏认为,由于这一城市空间形态在我国出现较晚,因此,对这类城市区域的概念、名称、界定标准等都不规范。在我国,尽快开展对都市区的研究和规划管理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任务。并建议以城镇人口比重在40%以上作为都市区外围县(市)的界定标准之~。关于都市区中心市的人口规模,以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为宜。如果再进一步细分,可将中心城市人口在50万至100万之间的称为都市区,中心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称
21
口密度的分布及演化模型;城市产业,尤其是商业的
空间结构;利用新技术手段研究城市形态的模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尤其是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以及郊区化的发展研究¨。。
1.郊区化研究
我国郊区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我国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的实证分析方面,尤其是周 星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郊区化研究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利用调查问卷和人口普查数据,他们对北京、大连、杭州等城市的郊区化发展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郊区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发展机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而且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调控的建议和对策,指出传统的“集聚式发展”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应该转变,并尝试构建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的模型。6。。这些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学术界对我国郊区化发展的利弊与否仍然存在争论,但
城市科学
万方数据
《城市问题}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为大都市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大城市构成郭文炯、白明英以内陆资源型省区中心城市太的都市区称为联合都市区。9。。
原市为案例,通过与发达地区都市区发展的比较来(2)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
揭示其发育特征。研究表明,太原大都市区发育尚除了在标准问题上的分歧,国内学术界在我国处于初期阶段,无论人口、经济集聚水平还是城市化大都市区的发展对城市化的重要影响上取得了比较进程与我国发达地区同类城市、都市区相比仍有较一致的意见,指出大都市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大差距¨“。徐海贤、顾朝林研究了温州大都市区形要内容,并就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空间结构模式等成机制及其空间结构¨…。
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4)大都市区多中心结构研究
谢守红、宁越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从大都市区的概念可知,大都市区的发展必然市和特大城市有了长足发展,从规模和空间演变上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化密切相关。从世界范围都出现了类似西方国家都市区的新的城市空间形内的经验来看,大都市区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单中心式,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集聚的城市结构向更复杂的、多中心的结构发展。中国处于以都市区化带动城市化的新城市时代,都这一现象同样也反映在我国大都市区的发展之中。
市区将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城市化蒋伶、宁越敏认为,从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的重要模式。中国都市区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形看,世界大城市的发展趋向是“从单中心集中式城成的,城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都市区形成的根市结构过渡到多中心开敞式城市结构”。这样的布本动力。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都市区是“自上而局结构既可以保证大城市发展所需的空间,继续保下”和“自下而上”两股力量交织作用下的产物。政持大城市拥有的活力,又可以避免大城市摊大饼式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及时的行外延发展产生的大城市病(交通拥塞、环境恶化政区划调整和适当的城市规划引导加快了这两种力等),因此成为世界大城市发展的趋势…。。
量的结合,从而导致中国都市区的形成¨…。
张京祥、崔功豪以南京为实证,着重从人口与就(3)对我国个体大都市区的实证研究
业的密度分布以及办公与商务的空间分布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对北京、南京、上海、珠江三角运用大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探讨了南京大都市空洲、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大都市区的研究就已经进间演化过程中要素集散的现象、机制与有关问题。行。2000年以来的研究依然围绕国内经济发达的南京大都市的商务办公集中区与人口、就业集中区几个大城市,如广州、南京、北京。不过,一些中部和的重心并不一致,由此形成人口重心、就业中心及办
内陆城市也从区域规划的角度,就城市地区的发展公商务中心的位势差。这种状态与哈里斯一乌尔曼
提出了大都市区规划方案。
描述的多核心结构相似,反映了现代大都市多中心谢守红、宁越敏分析了广州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结构的逐步生成和新旧集散要素空间偏移的规征,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并对未来城市空间结律‘1
8|。
构的优化模式进行了探讨¨1。。姚士谋、顾朝林就南冯健、周一星利用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京都市圈内部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扩展模式及其据和1982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近20发展趋势、策略进行了多层面的论证,为南京大都市年来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空间的合理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1引。何流、崔功豪
年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相对简单,整体上表以南京为例探讨了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空
现出一定的同质性特点;2000年的社会空间结构则间扩展及结构演化的现象和特点。南京城市空间扩趋于复杂,诸社会空间主要以同心圆的方式组合,也展是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展相结合,中心城区和郊区伴有多核心和扇形结构,异质性的特征十分突
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局面¨…。周一星、魏心镇等在
出㈣。
《济宁一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探讨》一文中认
3.大都市连绵带研究
为,我国在“都市区”、“都市圈”、“都会区”的规划大都市区逐渐发展成熟,沿交通走廊而紧密联应用上还远没有规范化,规划目的仅是把济宁地级系起来,最终组合形成了大都市连绵带,这已经成为市的市中、任城二区、兖州市、邹城市和曲阜市发展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成一个复合中心的特大城市,使之成为山东省南部这一新的城市空间现象的形成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意。但对于我国来说,大都市连绵带的研究才刚刚
22
万方数据
城市科学
《城市问题》200s年第11期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起步,还停留在定性阶段,实证研究也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中南地区和京津唐地区。
这种起步状态,主要体现于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尚未得到统一,说法纷杂不一。国内研究中,城市群、大都市带、城市连绵区、大都市伸展区等名称的具体运用虽略有区别,但就其界定的实质内容来说,应该都符合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乃至大都市圈的名称,虽然在学术研究中更多地等同于大都市区,但也有学者用于指称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
(1)大都市连绵带的定义
就具体标准而言,周一星领导的研究小组做出了详细研究。赵永革、周一星经过数年研究提出了一个界定标准,并将之运用于辽宁大都市带的实证分析。为体现中国特色,他们将我国的大都市带命名为“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
唐地区和四川盆地等地区更加突出。他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城市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进一步指出了城市群经济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策略。认为就形成机制而言,我国城市群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连绵区或者大都市带。并具体指出了城市群地域结构的特征:分形特征、“二次极化”特征、交通制导作用、传动作用、开发性的网络组合等。并认为除了集聚与扩散仍是城市群地域结构演化的重要动力机制以外,知识经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企业或企业集团组织及其行为也对城市群地域结构发展趋势有重要影响¨“。
(2)国内对大都市连绵带的实证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最为丰富,成果最多。顾朝林、张敏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的发展,阐述了其发展过程、现状特征,概括了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崔功豪运用法国著名人文地理
gion,简写MIR),并提出了形成MIR的五个必要条件:
——具有两个以上大城市(人口百万以上)作
为发展极;
学者简 戈特曼的城市连绵带的理论,分析了全球化视野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指出与大北京、珠三角城市群比较,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有潜质的城市群。其特点为:城市发育程度高,城市密度大,大城市多;城市化水平高,已经达到50%;城镇规模分配合理;城市职能多样齐全。其发展目标是走向国际,形成与世界其他城市群相匹敌的中国城市群,成为全球经济决策城市的一部分‘2“。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对大都市连绵带内部各令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比较少。刘荣增、崔功豪等对上海与苏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大都市圈理论、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础,
——有对外口岸;
——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对外交通干线
作为发展走廊;
——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且有较多的中
小城市;
——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2…。
从定性资料判断,拥有沈(阳)大(连)城镇密集地区的辽宁中南部已经形成一个多核心的巨大发展地带。并运用空间经济发展理论结合辽宁城市发展态势,对大都市带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管驰明、崔功豪认为,中国城市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城市间各种快速通道的建设,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联系通道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问呈现新的空间组合特征,彼此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出现了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将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城市空间格局的主体。中国东部沿海地带是城市体系发育最好的地带,已经初步形成了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胶济沿线、长江三角洲、闽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密集区。这些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将以城市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为主要纽带,逐步跨越行政界限,成为中国未来城市格局的主体。21I。
朱英明认为,群体城市化现象和产业集聚现象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宁中南部地区、京津
城市科学万方数据
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
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大都市上海周边的大城市苏州未来发展的区域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城市特色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2“。
三-
简评■q’■
总而言之,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尤其是与以前相比,对于大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这两种新兴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比较重视,郊区化的研究也更加深人。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在未来研究中加以拓展。
由于郊区、中心城市、大都市区以及大都市连绵带等概念都是在西方城市化背景下确定的,而后运
23
《城市问题>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用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实际,加之中西国情差异和深入。概念的混乱使得比较对象不具可比性,这一个人理解的不同,学者们就同一个名词的内涵外延点在有关郊区化的争论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而且,出现了很多分歧。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研究
对国外理论的运用存在着生搬硬套的问题。例如,而言,急需确定权威的统计标准。这也反映出我国
在我国郊区化的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郊区的城市化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建设远远化不同于西方郊区化的一个特点是,我国郊区化的不够。
发展没有导致中心区的衰落,反而表现为郊区的发例如,城市化和城镇化这两个概念就特别典型
展与中心区的繁荣并存,中心区人口的减少与整个地反映出研究中的混乱。城镇化和城市化究竟是不
都市区人口的增加并存。但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是一回事?我国学术界还有很大的分歧。如果城镇表现出对西方郊区化的理解太笼统了。西方郊区化化等同于城市化,那么城市化这个概念就没必要再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中心城市的衰落。以美国为出现了,就像中央政策所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的城例,事实上,美国西部和南部的大都市区发展中,中镇化道路”。或者,以城市化的概念包涵城镇化的心城市和郊区同步发展并不鲜见。
内容。然而,在对小城镇发展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观同样,国内对于国外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也了点中,是拒绝这种包涵的。所以,在实际研究中,我解得十分不够,有的学者指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们必须先分清楚到底是在哪一种城市化定义的基础别世界其他城市群的重要特点,一是基本形成以特上进行论证的。这不仅增加了论证的复杂性,还容大城市为核心,100公里半径影响范围的都市圈;二易造成“名不副实”的麻烦。影响所及,所谓农村城是正在出现以城市增长三角形式,由强大交通支撑市化、农村城镇化、二元城市化等概念都运用得相当
的网络城市群。这一归纳也不准确,事实上这两点混乱。而且,国外的研究中,只有“Urbanization”这
几乎可以算是所有大都市连绵带所必备的条件,即一个概念,这个名词如何与我国的城市化、城镇化概以美国三个大都市连绵带而论,都符合这两个特征。念对应的问题,学术界也没有解决,虽然大多数是翻因此,就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独特性问题而言,
译为城市化,但也有翻译为城镇化的。关键就在于,基于实证研究上的中外比较研究还远远不够。
Urbanization的内涵到底是二元的,还是一元的?这尽管国内学者充分利用人口查普数据、问卷调个问题不弄清楚,与国外的比较研究就是站不住脚查、电话黄页等第一手资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的。
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这种实证研究的范围太狭窄,与此同时,郊区、中心城市、郊区化、大都市区、基本上集中于几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地区,缺乏都市圈、大都市带等一系列城市化研究的重要概念,普遍性。尤其对内陆城市地区的实证研究十分缺在我国学术界的研究中,其内涵外延都没有得到统乏,例如西安、重庆、武汉等等,研究文章几乎没有。一的认识,同样显现出运用混乱的问题。这固然是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内由于我国城市化的现实具有独特性,发展面貌也还陆城市的发展必然会有较大的飞跃,应当引起学者不够成熟的缘故,但也反映出对这些概念进行规范研究的注意。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核心概念的理解上出现分歧,往往是引发争论的最直接原因。如果对这些基四结语
础性的概念没有比较普遍一致的理解,那么“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不可避免。很明显,如果不能城市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涉及到人类社从中国城市化的实际出发,建立一套明确、稳定的概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一领域应该是非念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能够阐述中国城市化发展常适合进行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但目前看来,的理论体系,而与世界城市化研究的接轨也是不可主要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方面的学者研究成果能的。
比较多,综合性的研究成果非常少。现有的大都市中外比较研究方面十分不够。由于中国城市化区及大都市连绵带的研究角度太窄,很多研究集中有自身独特的背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内容于对城市空间模式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和建议,而和特征也不可能完全与西方一摸一样,因此,如何在这能否真实有效地反映城市的发展并实现其规划目比较中凸现中国城市化的特征,是中外比较研究的的,并没有准确的结论。事实上,从世界城市化研究重点。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这种比较研究还很不
的现状来看,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非常受重视。对
24
万方数据
城市科学
《城市问题)2008年第11期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市研究,2002(6):28—33
[18]
于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来说,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文学、史学、医学等等学科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
[19]
张京祥,崔功豪等.大都市空间集散的景观、机制与规律——
南京大都市的实证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3):48—
51
周一星,冯健.1990年代北京市人El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城市规划,2003(5):55—63
【Abstract】During
therecent
years,the
newtrendshave
structure,
emergedinthedevelopmentofChina’Swhichhasattracted
scholars’broad
urbanspatial[20]赵永革,周一星.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2):37—44
attention.Comparedwith
muchof
twonew
ur
thepast,currentresearcheshavestressedban
spatialfjrms:metropolitan
on
[21]管驰明,崔功豪.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5):28—32
and
megalopolis,meanwhile,
havehadhighlightedbefurtherexplorationches
between
home
suburbanization.However,theremustthetheorysystems,comparativeabroad,demonstration
resear—
[22]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1
—19l
on
andresearch
and
[23]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城市研究,2000(1):7—11
multi—subject
researches.
urbanization;spatialstructure;review
[24]崔功豪.全球视野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管理,2003
(4):20—21
【Keywords】
参考文献
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二).城市人
口,2004(8):33—42
[25]刘荣增,崔功豪等.新时期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
究——以苏州与上海关系为例.地理科学,2001(4):158—
163
[2]汪明峰,宁越敏.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地理学报,2004(5):446—454
[3]张楠楠,顾朝林.从地理空间到复合式空间——信息网络影
响下的城市空间.人文地理,2002(4):20—24
[4]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城市问题,2005(1):11—15
[5]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3(6):204—215
[6]周一星,冯健.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
行为——基于千份问卷调查的分析.地理研究,2004(3):227
—242
[7]周一星.就城市郊区化的几个问题与张骁鸣讨论.现代城市研究,2004(6):8—12
[8]赵永革,周一星.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2):37—44
[9]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城市问题,2005(1):11—15
[10]
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城市问题,2005(1):11—15
谢守红,宁越敏.城市化与郊区化转型期都市空间变化的引
擎——对广州的实证分析.城市问题,2003(11):24—29
[12]
姚士谋,顾朝林等.南京大都市空间演化与地域结构发展策略.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3):7—11
[13]
何流,崔功豪.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城市规划汇刊,2000(6):56—60
[14]
周一星,魏心镇等.济宁一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探讨.城市规划,2001(12):7—13
[15]
郭文炯,白明英.太原大都市区城市化特征、问题与对策.经济地理,2000(5):63—66
[16]
徐海贤,顾朝林.温州大都市区形成机制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人文地理,2002(2):18—22
[17]
蒋伶,宁越敏.可持续发展的南京城市人居环境塑造.现代城
(责任编辑:赵勇)
25
城市科学
万方数据
上一篇:公司半年度绩效考核方案
下一篇:长春工程学院考核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