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总第160期城市问题2008年第11期
[文章编号]1002—2031(2008)11—0020—06
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刘敏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中出现新的趋势,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以前相比,现有研究对大
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这两种新兴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比较重视,郊区化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但是,在理论体系建设、中外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多学科融合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
[关键词]
城市化;空间结构;述评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TU984.11+3;F29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相应地,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与过去相比出现了许多新内容和新趋势,而且对照国际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也有十分明显的特色,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近年
型,但是城市人口的规模分布还是比较分散,我国城市体系没有出现第一大城市呈明显优势的首位分布,今后一二十年内也不会出现“标准均衡状态”,因而我国高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他们进一步指出,首位度指数的省际差异明显¨。。此外,周一星等人还从航空运输网络和城市中心性概念视角人手对我国的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对城市体系的影响,近年来尤其受到重视。汪明峰、宁越敏从互联网骨干网络拓扑结构人手,考察了基于这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他们指
来,在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城市体系、郊区化、大
都市区、大都市连绵带(城市群)等新兴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果。同时,由于城市研
究涉及多个学科,而且这些问题又是发展中的新兴
事物,因而现有的研究仍需系统和深人地进行。
城市空间体系的研究现状
1.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
在这一方面,周一星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周一星、于海波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市人口数据”,依据首位度指数计算分析,指
出,一个由信息网络城市组成的城市网络已在中国出现,北京、上海和广州之间的互联网骨干连接构成了我国长距离电子通信的核心层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1。张楠楠、顾朝林同样通过分析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相互依赖的复杂内在关系,研究了信息网络影响下城市空间的基本发展
出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符合“位序一规模”分布类
[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20
刘
敏(1978一),女,汉族,湖北宜昌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美国城市史、美国社会经济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项目(05JJDZH228)。
2008~0l一15
2008~04—10
万方数据
城市科学
《城市问题))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趋向。他们指出,城市空间的地理学意义仍十分重要,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复合式空间。31。
是郊区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
此外,由于国情独特,我国的郊区化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典型的郊区化发展模式有很大区别,而且面貌复杂多变,因而在学术界引发了不少争论。针对张骁鸣所写的批评文章,周一星就郊区化研究与国际接轨、郊区化概念、郊区边界、中心区与中心城市等概念与其进行了争论¨。。而这些争论的出现,表明对于郊区化理论及其现实发展的研究,国内学术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2.大都市区研究
郊区化并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现象,其发展必然重构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促使大都市区的形成。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郊区化研究的热潮,2000年以后国内学术界的研究重心转向了大都市区的发展,将郊区化的发展融入整个大都市区的发展之中。
2.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规模比例
在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
即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比重较大,是我国城市化的主体。谢守红、宁越敏认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建国后至1960年大城市发展较快,其后至文革结束,城市发展缓慢;从1980年至2000年,大城市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同期中、小城市的发展更加迅速,导致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不升反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
发展方针,同时放宽了设市的条件,对中、小城市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H。。
=
城市内郜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对于我国大都市区的研究,奠基的工作就是要确定大都市区的定义,或者说标准。目前的研究中,对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很大,城市人口膨胀,城市规模和用地 …… 此处隐藏:862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公司半年度绩效考核方案
下一篇:长春工程学院考核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