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的陇东黄土高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4)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GIS
第3期马安青等:基于RS与GIS的陇东黄土高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59
%
P11P21
P12P22
…P
1n…P2n …Pnn
景观要素水田
表4 1986~2000年陇东地区景观要素面积转移矩阵
坡旱地平原旱地
4
林地
00.0840.06
5
园地
00.0210.20.021000.010.300
草地
水域
4
居住地未利用地
1.280.131.43
6
Pn1
Pn2
=p
水 田98.72坡旱地
00000
3
99.312.11×10-0
98.14
0.466.37×10-0.14
0.03
运用马尔可夫对事件发展过程状态进行预测,需要引入状态矩阵
ΠΠj(k)。j(k)表示事件在初始(k=0)时状态为已知的条件下,经过k次状态转移后,第k个时刻(时期)的状态。运用马尔可夫链的基本方程表示为:
k
Π2Π(0)Θj=
i=1n
平原旱地0林 地园 地草 地水 域居住地
00000
0.079.38×10-00.340.11010.96
00.112.6401.87
94.3900.290.24700
5.489.29×10-0
0.030
99.231.02×10-0.300
96.3300
3
0.023.58×10-0.081000
0087.17
未利用地0
式中:i,j=1,2…,n;Θ为景观要素转移矩阵。
本研究中,以2000,,即2014年左右的景观格局。:水田7.2km2(0.;1(33.);3371km2(8.8%);林地3709km2(9.69%);园地81.63km2(0.km2(45.62%);水域149.8km2(0.39%);居住地666.48km2(1.74%);未利用地11.11km2.029%)。
与2000年景观结构相比较,坡旱地、水田、平原旱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在面积上继续下降。其中,平原旱地、林地、草地、水域与未利用地在景观比例上有所下降;园地与居住地不仅在面积上仍在扩大,而且在景观比例上也继续上升,而坡旱地的景观比例变化很小。
4 结 论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研究是当今全球地学界的研究热点,遥感与GIS的结合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与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工具。结合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从生态学与空间分形的角度为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方法和手段,为此景观生态学在土地资源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赵跃龙.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其综合整治[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9.13-19.[2] 傅伯杰.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1995,15(2):113-120.
[3] 张明.榆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与演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0,19(1):30-36.[4] 任志远.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试验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9,22(3):64-69.[5] 刘彦随.基于景观类型格局的退化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干旱区地理,1998,21(4):28-33.[6] 王教育.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景观空间格局遥感分析[J].干旱环境监测,1997,11(4):203-205.[7] 赵景柱.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度量指标体系[J].生态学报,1990,10(2):182-186.[8] 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9] 徐岚.利用马尔可夫过程预测东陵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1993,4(3):272-278.[10]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4-48.
上接第50页
参考文献:
[1] 沈慧,姜风岐,杜晓军,等.水土保持林土壤肥力及其评价指标[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2):60-65.[2]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化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土壤微生物研究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 郑连娣.农田防护林的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A].防护林论文集[C].1989.306-312.
[5] 张成娥,陈小丽.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微生物分布与肥力的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1996,2(4):77-83.[6] 吕桂芬.科尔沁沙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季节动态的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1999,19(1):107-109.
[7] 陈珊,等.东北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土壤生境的关系[J].生态学报,1995,15(1):91-94.[8] 柳云龙,吕军,王人潮.低丘侵蚀红壤复垦后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1,15(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