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检测分析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检测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检测分析
一、有关数据
1、选择题抽样得分率
2
50分左右学生比例偏小,40-50分的学生多。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检测分析
二、考生答题情况及原因 1、选择题
从上表可看出,第6、17、18、19、20题得分率低。
第6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种类的关系,这种理论性的知识需要记忆,且不能混淆。因是期中前所学内容,学生遗忘得多,失分多。
第17题,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元素组成,进而推断物质的存在。需要学生具根据现象正确得出结论,合理推理的能力。这是化学学习需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看来缺乏的学生很多,需补偿。
第18题,要求会从溶解度曲线上查得有用信息,进行比较、推断。另外还要能理清溶质、溶剂、溶解度、溶液质量的关系。
第19题,学生要具备以下能力:①会分析坐标图,对比曲线比较反应的快慢;平线高度与产生氢气的量之间的关系。②根据金属化合价推出化学方程式。③会利用化学方程式寻找到金属质量、消耗酸的量与氢气质量的关系,金属质量与消耗酸的量的关系。
第20题,考查学生对多组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概念没完全理解,是错误的主要原因。 2、非选择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检测分析
三、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很多错误都是因为没有按题意回答,结果题目会做却不能得分,如溶解度算出为36.2,却没写单位。还有的是没有看到题中信息,或把信息理解错了,或没挖出题中隐藏信息,结果在信息不全或错误的情况下答题,错误就难免了。所以平时讲解例、习题时,分析题目意思和作答要求的工作要常做,设计训练学生审题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会审题,审对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会分析装置图、实验操作图、表格、曲线图等。 2、帮助学生整理关联度大、易混的概念和知识点 ①组成与构成
组成用于从宏观角度来说明物质。如:水(宏观)由氢、氧两种元素(宏观)组成。 构成用于从微观角度来说明物质。例如:1个水分子(微观)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微观)构成。
②适量、过量和足量
两种或几种反应物相互反应,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物为适量。
若某种或几种反应物在反应完全后尚有剩余,则该反应物为过量;适量和过量都称为足量。 一定的质量的某物,有不确定性,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③反应完全和完全反应
反应完全指反应物之间可以反应的相互反应了,反应物之间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某种(或几种)有剩余,强调反应进行的程度。
完全反应指反应物之间彼此完全反应掉,都没有剩余,强调的是反应物之间的“量”相当。④点燃与燃烧
点燃是指某些反应的条件。燃烧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
3、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检测分析
①规范表述。如实验操作方面:气密性检查、验纯、检验可物中的C、H元素、物质的鉴别、检验,还有将来要学的pH检查等等。
②准确表述。如各种化学用语。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等,该写时要准确地写,不需要写时不写。
在平时的课堂上,要经常让学生表述,不能图省事只是教师自己讲讲,而忽略了学生是怎么表述的问题,或学生表达不理想时不帮纠正。
下一篇:四川新津工业园区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