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三

发布时间:2024-11-25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三)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2.《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不能说明清初

A.皇权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牵制

C.部分制度承袭前朝

D.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千耦其耘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

4.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人,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主要说明

A.雇佣关系出现 B.家庭手工业发展

C.自然经济解体 D.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5.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A.权力重心在中书 B.三省已具雏形

C.外朝受内朝牵制 D.皇权逐步加强

★6.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 B.“以仁入法”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

★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8.“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9.陈寅格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10.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A.城镇经济繁荣 B.统治者政治清明

C.创作者水平不高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11.明代张履祥曾记载:一般人家“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正与男事相类 ……男治田可十亩。女养蚕可十筐,日成布可二匹,或纺纱八两,宁复忧饥寒乎?”反映出当时农村

A.农业商品生产已相当发达

B.以织助耕是主要经营方式

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D.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12.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

B.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

C.罗马法内含自然法的原则

D.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3.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被指控“渎神和腐化青年”而受到审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苏格拉底的朋友劝他最好逃离雅典,他的答复是:“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他平静地接受了死刑。材料表明

A.雅典民主制度处于初创阶段 B.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弊端 D.雅典民主程序缺乏公正

14.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

A.反对暴力革命 B.主张自由和理性 C.反对财产平等 D.主张实行法治

15.“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下列文献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6.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三条规定:“士兵在和平时期,非经房主许可不得驻扎于任何民房;

在战争时期,除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外亦不得进驻民房。”其基本精神是

A.严明军队纪律 B.维护法律尊严

C.保护私有财产 D.协调军民关系

17.19世纪末.德图政府积极鼓励“技术接受”。从1886年到1890年,德国六家公司购 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成功地从英国手中夺得了世界市场上合成工业的垄断权。导致这一观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垄断组织的产生

C.国家统一的完成 D.社会观念的转变

18.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公开提出“和平、土地、面包”三点要求,其主要意图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C.争取工农大众的支持

D.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19.梁启超说:“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此矣,然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用力相等,然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入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也。”他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1865年,赫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21.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是更不胜负担。

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

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主因

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结局

★22.《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

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

23.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引发新文化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促使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24.下图反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C.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确立

毛泽东在

党内的核

心领导地

25.1935牛12月,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的路线政策中的“关门主义”错误,改“工农共和国”口号为“人民共和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力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放弃民主革命纲领

C.犯了右倾错误

D.改变了政权性质

26.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邀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政协工作时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同年12月1日至25日,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这表明

A.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使命结束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实行

c.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统一战线组织正式建立

D.政协与人大、政府机关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确立

27.1971年,毛泽东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只有古巴和智利同我们建交,这次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这可是一件大事。”导致此种状况出现的因素有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③欧洲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④美国对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不能反映

A.主权在民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

29.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A.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30.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上述说法

A.全盘否定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 B.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D.试图改变所有制形式

3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

①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②信徒皆为祭司

③用理性的武器扫荡一切权威 ④回到《圣经》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2.下图为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该时期

A.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B.英国处于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33.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34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

治清明、农村繁荣 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 ④当时已经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35.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五至八年(1916年一1919年),获有盈余,其它时间都是亏损。汉冶萍公司在民国五至八年出现盈余的客观原因是

A.欧战爆发,钢铁的价格大涨

B.新迸外国机器,设备先进

C.抵制日货,爱用国货的影响

D.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36.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C.提出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双百方针”的提出

37.下图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克服上表中这种现状,我国应该重点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38.右图为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图。该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②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③加入

WTO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9.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

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D.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40.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下列中国外交活动中充分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41.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任以来推行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外交”,把维护“人权”和推广西式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作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德关系发展

B.实质是一种冷战思维

C.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D.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42.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43.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D.知识经济兴起

44.下面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实施

B.b段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

C.c段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力推行

D.d段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混合经济”的实施与“新经济”的出现

45.美国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林围墙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开启。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Windows3.0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B.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南北差距

C.柏林墙倒塌是全球化加速的根本动力

D.“铲平世界”是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趋同

46.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品

A.《最后的晚餐》 B.《人间喜剧》

C.《牧神午后·前奏曲》 D.《等待戈多》

47.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同一历史主题。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历史主题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共产党宣言》

48.《大国的兴衰》载:“由于那么多的国家请求美国提供贷款、武器和军事援助……这次轮到美国人发现他们在各地的非正式影响已发展成为无法摆脱的更加正式的影响了, ‘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已经到来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时

B.美国参加二次大战之后

C.哈里·杜鲁门任总统之时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

49.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下列选项中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应有误的是

A.董仲舒新儒学——汉代大一统

B.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C.启蒙思想——美国《1787年宪法》

D.毛泽东思想——“大跃进”运动

50.1934年《食货半月刊》创刊,其《编辑的话》指出:“史学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位编辑要表达的是

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