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边缘检测及提取算法研究与分析(4)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本科生毕业论文,内容完善,仅供参考,请勿抄袭!否则后果自负!!
第2章 图像边缘及边缘检测
2.1 边缘的定义及类型
尽管边缘在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边缘的精确且被广泛承认的数学定义。文献[1]将边缘定义为:两个具有不同灰度的均匀图像区域的边界,即边界反映局部的灰度变化。局部边缘是图像中局部灰度级以简单(即单调的)方式作极快变化的小区域。这种局部变化可用一定窗口运算的边缘检测算子来检测。边缘通常存在于目标与背景、目标与目标、区域与区域、基元与基元之间。边缘的描述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边缘法线方向——在某点灰度变化最剧烈的方向,与边缘方向垂直;
2) 边缘方向——与边缘法线方向垂直,是目标边界的切线方向;
3) 边缘位臵——边缘所在的坐标位臵;
4) 边缘强度——沿边缘法线方向图像局部的变化强度的量度。
一般认为沿边缘方向的灰度变化比较平缓,而边缘法线方向的灰度变化比较剧烈。基本的灰度变化可以是阶跃形、屋顶形或脉冲形等,如图2.1所示。 [2][1]
(a)阶跃形 (b)屋顶形 (c)脉冲形
图2.1 理想的基本灰度变化图
2.2 图像的边缘检测
图像边缘检测的基本步骤:
(1)滤波。边缘检测主要基于导数计算,但受噪声影响。但滤波器在降低噪声的同时也导致边缘强度的损失。
(2)增强。增强算法将邻域中灰度有显著变化的点突出显示。一般通过计算梯度幅值完成。
(3)检测。但在有些图像中梯度幅值较大的并不是边缘点。最简单的边缘检测是梯度幅值阈值判定。
(4)定位。精确确定边缘的位臵。
总的说来传统边缘检测的流程如图2.2所示:
上一篇:通知(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