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5-04-12
时间:2025-04-12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试卷62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用公式形象表述:“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的人是 【 】
A.格兰朗德 B.斯塔费尔比姆 C.泰勒 D.德雷斯
2.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我们称之为【 】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 C.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D.安置性测量与评价
3.在编制客观性试题时,题干要尽可能地采用 【 】
A.疑问陈述 B.正面陈述 C.否定陈述 D.似真性陈述
4.解释测验分数的参照系为 【 】 A.标准 B.常模 C.目标
D.等级
5.包含和目标相适应的一组题目构成的测验称为 【 】
A.领域参照测验 B.目标参照测验 C.掌握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6.以考试分数作为追求的目标和决策的依据,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学习历程用笼统的
分数表达,这种分数我们称之为 【 】
A.表征性分数 B.实质性分数 C.掌握性分数 D.认知性分数
7.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等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我们称之
为 【 】A.记忆 B.观察 C.思维 D.想象
8.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 】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9.科举考试制度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朝
10.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 【 】A.选拔适合精英教育的学生B.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C.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精确的评定 D.改变教育的内外环境
11.效度始终是针对一定的【 】A测量目的而言 B测量手段而言 C测量过程而言 D测量方法
而言
12.美国教育测验中心举办的“托福”考试线性变换分数是 【 】
A.500+100Z B.90+20T C.500+70Z D.100+15Z
13.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 】 A合格分数线 B掌握分数线 C标准分数线 D等
级分数线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绝对评价等级制常见的方法 【 】
A.教师综合评价法B.测量结果转换法 C.核心内容参照法D.最佳行为评价法
15.以下哪一项不是思维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 】
A.语言文字推理测验 B.图形 C.作品分析D.数字符号
16.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和性格等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或他人的一种心理过
程,我们称这种方法为 【 】 A.自陈量表法 B.投射测验法 C.情境测验法 D.逆
境对话法
17.在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控制无关变量,操纵某些自变量,激发学生内心矛盾冲
突,从而测评学生的品德行为、品德动机、品德情感体验及认识评价的方法是 【 】
A.品德情境模拟测评B.品德现场情境测评 C.品德情境积分测评 D.品德现场评语测评
18.学生身体领域发展目标,本质上是【 】 A.身体发育、增强体质 B.身体素质、身体形态
C.身体发育、身体形态 D.身体发育、身体素质
19.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而编制成的测验称为 【 】
A.标准化测验 B.非标准化测验 C.成就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20.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最高境界是 【 】
A.接受 B.反应 C.价值评价 D.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1.教育评价是在获得足够多的资料事实的基础上,作出 。
22.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 ,而是为了改进。
23.按测验的材料可分为文字测验和 。
24.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 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
25.主观性试题主要适合于测量 的教学目标。
26.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有经验法、调查统计法和 。
27.教育调查依据目的可以分为常模调查和 两类。
28.任何一批原始分数,转化成Z分数后,这批Z分数的平均值为 。
29.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是 。
30.学生课业发展的内容框架可以从个体一般发展目标,学科性发展目标和 三个层
面来界定。
31.考试只是评价过程所运用的 而已。
32.思维能力的测验与评价方法有语言文字推理测验,图形和 。
33.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有学习能力倾向测验和 。
34.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 。
35.“三环结构说”的核心是 。
36.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有身体素质锻炼和 …… 此处隐藏:732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榆中县第四中学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下一篇: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