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生活第十课训练题
发布时间:2024-11-21
发布时间:2024-11-21
本训练题能提高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精华版!
2013高一级《经济生活》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建设》训练题
出题者:张富泉 审题者:李红莲
(总分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主观题每题25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右边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
3、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
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
15%和60%。这表明: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
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漫画《节能之路》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节约能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只要节约能源就能促进经济增长
C.节能是GDP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
D.节约能源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5.下边漫画《“增长”的背后》的经济生活寓意是( )
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B.要统筹城乡发展
C.牺牲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必然代价 D.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据此回答6~7题。
6.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 ) ①坚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发展
③坚持协调发展、以人为本 ④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的做法,结果是投资效率的持续下滑、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这告诫我们,必须( )
A.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B.加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C.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D.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8.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区域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本训练题能提高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精华版!
9.下图是某杂志社进行的“未来五年你最担忧的事情”的手机短信调查结果。要解决老百姓所担忧的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 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D.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0.近几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
进展,但节能减排形式相当严峻,一些
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还比
较突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要( )
①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环保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技术仍制约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这说明( )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B.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
C.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D.我国已实现工业化
12.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只能依靠自主创新。从经济学角度看,自主创新是( )
①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 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根据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 )
A.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 B.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
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
14.××县党委宣传部准备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主要街道悬挂一些宣传标语,下列宣传标语中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
A.践行科学发展观 我为××县作贡献B.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以提高速度为目标
C.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县D.明确新思路,树立新标杆,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15.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把目标转向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 )
A.必须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 B.只能依靠国家的鼓励政策
C.唯有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D.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
16.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10年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为基本政策取向。下列措施中有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的是( )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④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 ) ①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②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本训练题能提高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精华版!
④由主要依靠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向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某省省长提出要做好民营企业“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其中的“除”就是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淘汰落后产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低水平企业)。这启示政府必须( )
①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加强对企业的微观管理
③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做到扩大内需和节能减排有机结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③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山东省确定在“十一五”期间,将全面淘汰105项落后工艺和装备、15种落后产品,加大对高能耗产业的监管力度。山东省采取的上述举措,是为了( )
①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③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而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从工业内部看,高能耗行业的比重大,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低。面对这一情况,国家应该 ( )
①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②提高第三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③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有这样一种观点:统观当今世界经济,美国人掌握标准,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术,站在中间;中国人靠力气,只好在底端干苦力。要改变这一格局的关键在于( )
A.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B.大量引进技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C.扩大对外开放规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3、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中的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 129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是因为:( ) 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 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 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这一工程将:( )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本训练题能提高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精华版!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材料一 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31:16.7:52.3转变为2010年的
9.53:41.15: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材料二
(1)、请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该如何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分)
27.材料1:淄博市石油、化工、建材、制药等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循环经济,把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适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走出了一条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切实做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利用;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材料2:2010年,淄博市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努力实现淄博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
1,分析说明淄博市倡导的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9分)
(2)以上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0分)
本训练题能提高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精华版!
出题者:张富泉 审题者:李红莲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总分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主观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6、(1)
————————————————————————————————————————————————————————————————————————————————————————————————————————————————————————————————————————————————————————————————————————————————————————————————————————————————————————————————————————————————————————————————————————————————————————————————————————————————————————————————————————————————————————————————————————————————————————————————————————————————————
(2)、
——————————————————————————————————
本训练题能提高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精华版!
——————————————————————————————————————————————————————————————————————————————————————————————————————————————————————————————————————————————————————————————————————————————————————————————————————————————————————————————————————————————
27、(1)
————————————————————————————————————————————————————————————————————————————————————————————————————————————————————————————————————————————————————————————————————————————————————————————————————————————————————————————————————————————————————————————————————————————————————————————————————————————————————————————————————————————————————————————————————————————————————————————————————————————————————
—————————————————————————————————————————————————————————————————————————————————————————————————————————————————————————————————————————————————————————————————————————————————————————————————————————————————————————————————————————————————————————————————————————————————————————————————————————————————— ——————————————————————————————————————————————————————————————————————————————————————————————————————————————————————————————————————————————————————————————————————————
(2)、————————————————————————————————————————————————————————————————————————————————————————————————————————————————————————————————————————————————————————————————————————————————————————————————————————————————————————————————————————————————————————————————————————————————————————————————————————————————
本训练题能提高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精华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