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生活第十课训练题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本训练题能提高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精华版!
2013高一级《经济生活》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建设》训练题
出题者:张富泉 审题者:李红莲
(总分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主观题每题25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右边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
3、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
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
15%和60%。这表明: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
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漫画《节能之路》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节约能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只要节约能源就能促进经济增长
C.节能是GDP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
D.节约能源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5.下边漫画《“增长”的背后》的经济生活寓意是( )
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B.要统筹城乡发展
C.牺牲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必然代价 D.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据此回答6~7题。
6.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 ) ①坚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发展
③坚持协调发展、以人为本 ④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的做法,结果是投资效率的持续下滑、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这告诫我们,必须( )
A.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B.加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C.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D.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8.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区域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本训练题能提高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精华版!
9.下图是某杂志社进行的“未来五年你最担忧的事情”的手机短信调查结果。要解决老百姓所担忧的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 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D.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0.近几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
进展,但节能减排形式相当严峻,一些
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还比
较突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要( )
①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环保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技术仍制约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这说明( )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B.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
C.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D.我国已实现工业化
12.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只能依靠自主创新。从经济学角度看,自主创新是( )
①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 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根据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 )
A.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 B.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
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
14.××县党委宣传部准备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主要街道悬挂一些宣传标语,下列宣传标语中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
A.践行科学发展观 我为××县作贡献B.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以提高速度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