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0-11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8)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21.结尾段作者说,“常书鸿的一生,从在巴黎见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起,便与敦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且再未分离过”。一个优秀的文化工作者或艺术家,常常终其一生,只追求做好一件事。请举例说明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与思考。(5分)
18.(3分)D
19.(3分)A
20.(6分)答案要点:
为敦煌艺术的博大和辉煌、为以常书鸿先生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工作者们的品格感到震惊和感动(2分);常书鸿先生的艺术造诣和九十年人生经历让作者为之歌哭泣涕(1分);作者创作历程艰辛,受到心灵的煎熬(1分);最后将辛苦转化为欣慰,完成了礼赞爱国艺术家的作家使命,灵魂得到升华(2分)。
21.(5分)
评分标准:认识2分,举例分析3分。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时间
①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改变一切,证实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对时间的敏感往往和自己的生命感受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又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大约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
②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正仿佛不少人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是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③生命的意义解释得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如果人的生命都只能浓缩成“生、老、病、死”这四个字,那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呢?因此一些聪明人同一些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他们虽都肯定了生活是由“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所构成,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也就有了分歧。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思考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呼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了愚蠢家伙。)
上一篇:动词用法辨析
下一篇:Web系统测试方案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