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梭罗的自然观念及(9)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其生态伦理意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版,但就像徐迟所说的那样“那时正好举国上下,热气腾腾。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争取得了辉煌胜利,因此注意本书的人很少……”∞,梭罗以及他的《瓦尔登湖》就这样被掩埋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下。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徐迟翻译的《瓦尔登湖》第二版。1994年,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陈凯教授将罗伯特 塞尔所编的《梭罗集》译成中文,分上、下两卷出版。至此,梭罗才似乎真正进入了少数中国读者的视野。以1996年《读书》杂志刊登的一系列文章来探讨梭罗的《瓦尔登湖》为开端,我国的梭罗研究始于20世纪末。时至今日,除了台湾学者陈长房在其专著《梭罗与中国》@中系统地探讨过中国古典哲学对梭罗思想的影响,侯文蕙在《征服的挽歌——美国环境意识的变迁》中用了一章的篇幅介绍了梭罗生平、《瓦尔登湖》的主要内容及其自然观念以外,以梭罗为主题进行研究的专著作品再也无迹可寻。近年来,国内对梭罗的研究渐渐升温,发表的各类论文也有不少。
首先是对梭罗作品的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研究,如张建国的《梭罗(瓦尔登湖)的语言风格探析》@认为《瓦尔登湖》的语言清新、形象、生动但蕴含了抽象、深奥的思想;洪娜的《英译汉语篇连贯重构的功能分析——徐迟<瓦尔登湖)研究》鲫则尝试将一种新的功能语篇分析模式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试图通过对译本实例的分析,重点找出译者在译著中体现了源语的哪些连贯特征,如何实现源语篇连特征的重构,以及这种连贯特征重构的意义,旨在为翻译中的连贯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还有从文学比较角度进行研究的,在《从星空到大地一一论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笔下的“自然’’主题》@一文中,作者黄丹通过分析三位对自然有着特殊情感的超验主义作家的创作,具体展现他们是如何以个性化的视角看待自然的,通过比较他们在观察自然、体验自然和描写自然的方式上的相似和差异,揭示出他们之间多层次的关系,分析三者笔下自然主题的演进。
还有一些文章从哲学角度对梭罗进行研究。梭罗在其作品中曾多次引用中国的儒家经典和佛教故事经典,这在当时的学者中并不多见。所以有学者将梭罗的∞亨利 大卫 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卜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页。
圆陈长房:‘梭罗与中国》。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
。张建国:‘梭罗<瓦尔移湖>的语言风格探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锄洪娜:‘英译汉语篇连贯重构的功能分析——徐迟(瓦尔径湖)研究》,华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黄丹:‘从星窄剑人地——论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笔下的“自然”主题》,由京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2005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