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小城镇研究简述
发布时间:2024-11-18
发布时间:2024-11-18
吴江小城镇研究简述
冯月根
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社会学者和实际部门的社会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变迁中的重大课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从而,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就吴江小城镇研究及其成果作简要阐述。
吴江,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东南隅,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三大城市的中心,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何为“小城镇”。 费孝通定义为“新型的正从乡村性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经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小”是规模层次,但小城镇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形态,是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区域一体化进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小城镇研究始于1982年费孝通教授主持的小城镇研究,费孝通从家乡吴江“破题”,采用实地考察、类型比较、功能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对吴江小城镇进行了分析解剖。提出了“类别、层次、兴衰、布局、发展”这10字研究课目,研究探析中国城乡结构、人口分布以及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费孝通以分类法总结了吴江县域集镇的5种类型,即第一种类型是以农副产品和工业品集散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中心(震泽镇)。第二种类型是以丝绸工业中心,具有专门工业的小城镇(盛泽镇)。第三种类型是吴江政治中心的城关镇(松陵镇)。第四种类型是富有水乡特色的古镇(同里镇)。第五种类型是水陆便利的交通枢纽节点(平望镇)等五种类型特征,将县域集镇按行政区地位划
分为3层5级。费孝通认为,吴江小城镇一度由盛而衰的症结是当时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和政策;小城镇复苏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乡镇工业经济的勃兴与带动,小城镇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成为人口的“蓄水库”而小城镇的集体商业经济尚未搞活,流通渠道有待疏通,小城镇应当成为商品的集散地,农村的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
他指出,我国的农村城市化要走自己的道路,不是走把农民集中到城市里去发展工业的路子,而是把工厂办到农村里去,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小城镇介于城市与乡村,兼有城乡特点,是城乡生产交换、生产方式及经济社会建设的纽带。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应该走小城镇发展模式,建设颇具地方特色的新型小城镇。通过调查比较,费孝通又提出了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概念,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传统区域发展模式。
费孝通又提到:“我们以吴江小城镇为调查点进行分析,或许是触到了小城镇问题的塔尖。所谓塔尖是指吴江县小城镇建设的今天有可能是其他地区发展的明天;现在在这里出现的问题有可能将来在别的地方也会碰到。”吴江调研后,费孝通发表了《小城镇 大问题》这篇名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政府决策层的关注,成为中国小城镇研究的开门之作,推动了小城镇研究的兴起和深入,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小城镇,大问题,大战略,大政策,大发展”的讨论。其后,中国的城市化策略转为“积极发展小城镇”。众多学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展开大规模的小城镇调查和研究,其著述斐然可观。
1983年,吴江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群众性研究机构——吴江松陵镇小城镇研究会,费孝通担任了名誉会长,对上挂“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吴江小城镇研究会”。聘请省内外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为顾问,就吴江区域内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小城镇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小城镇合理
经济结构及社会发展模式、小城镇发展的时序与空间、规模与层次,构建城镇体系,城乡协调,工农关系等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某个小城镇个案研究和县域总体研究这两大系统。探索一条从吴江实际出发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化道路。研究会还组织撰写了《小城镇经济管理概论》、《乡镇社会工程师》、《社会工程师概论》等书籍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费孝通教授身体力行,坚持实地调查,探究从江村到江镇的提升,多视角探索研究小城镇发展理论。他以吴江小城镇为调查基点,从两个方向推进小城镇的深入研究。一是以吴江——苏州——江苏——到全国性的横向调查研究;二是以农村——小城镇——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纵向综合研究。促使全国各地、各学科、各领域对小城镇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吴江也成了学者们研究小城镇问题的调查基点和样本,尤其是吴江籍的费孝通、朱通华、徐大伟等学者对吴江小城镇的跟踪与系统性研究。调查研究形成的论文和专著,主要有费孝通《谈小城镇建设》(刊载在1983年第2期〈社会学通讯〉),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小城镇 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沈关宝著《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城镇化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特殊产物。在小城镇研究中,学术界试图探索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之路,深化对小城镇的认识,扩大研究视野。许多学者还把各地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条件的小城镇发展与吴江进行分析比较,全方位,多视角对小城镇发展进行专项和综合性研究。就吴江的小城镇研究涵盖了小城镇总体发展、区域规划、社会保障、产业集聚、土地与户籍制度、战略性地位与功能 等诸多方面,多学科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中以实例分析居多,代表性专著有政协吴江市委编《江村——江镇》(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刘豪兴 冯月根著《乡镇社区的当代变迁——苏南七都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曹雪娟 张明著《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江苏吴江市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刘豪兴 冯
月根著《以工兴镇——苏南七都镇再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等。 发表刊载的主要论文有,沈道齐 段正梁 刘成刚《吴江县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探讨》(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选《小城镇再认识》,1989年),徐大伟《以城市为中心的乡村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模式——初探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研究》1984年增刊),于孟达 王培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益改革》(载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选,《小城镇 再认识》,1989年),张新焕 徐建刚 马晓冬《大都市边缘区小城镇整合发展模式研究——以吴江东部临沪地区为例》(2006年第4期《区域研究与开发》),纪晓岚 黄镇《小城镇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横扇镇与菀坪镇实证研究》(2008年第4期《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朱东风《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中的方案比较——以吴江市黎里镇为例》(2002年第2期《规划师》),瞿嗣澄 王雨林《小城镇中传统特色的保护措施——以吴江市松陵镇盛家厍地段保护为例》(2009年第1期《小城镇建设》),朱东风《城镇群落的区域职能与空间发展——以吴江市东部城镇群落为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张素兰 姚士谋《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与可持续发展——以吴江梅堰镇总体规划为例》(《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第4卷第3期),惠海鸣《吴江小城镇的兴起与发展》(2006),尹海伟 孔繁花 徐建刚《吴江东部城镇发展格局梯度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2卷第3期)等等。此外,还有江苏省的《小城镇研究》和《名镇世界》等刊物关于吴江小城镇研究的专刊。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小城镇发展总结和理论上的研究探讨,更有对吴江的小城镇发展提出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费孝通等学者在吴江的小城镇研究,得到了日本学者的积极响应。1985年,日本日中小城镇研究会与江苏省小城镇研究会达成协议,两国学者就小城镇研究课题进行易地调查和学术交流。重点研究吴江及苏南的小城镇建设中,就其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对于地区社会的影响,乡镇企业的任务,劳动力转移的成效,
对地区农业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从行政制度看它所处的地位,与社会主义有关各个领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其成果在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刊发。
在西方区域发展理论中,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和模式主要有两种,即“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有学者认为,吴江小城镇发展动力在1980年前是按“由上而下”推进,1980年以后则是“由下而上”自发推动。这正是苏南乡村工业的勃勃生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农村工业化成为城镇化先兆。而近10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型人才的不断引进,民营企业的崛起与集聚,国外资本纷纷投资,直接导致城镇人口的增加,带来投资和经济的刺激,促进了新一轮小城镇的繁荣和发展。
关注现实,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是吴江小城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大特色。吴江,空间区位优势明显,小城镇星罗棋布。23个大小城镇分布在1176平方公里,密度为50多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长度间隔6——10公里就有一座城镇,属城镇高密度地区,在全国也是罕见。1983年7月,在费孝通的指导下,对黎里乡、镇试点,进行乡镇合一体制改革,实行镇管村,取得实效。1985年10月又在其它六个县属大镇推开,从而冲破了乡镇分治的壁垒,减少了行政管理权限,有利于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统一。1992年吴江撤县设市,至1994年5月,吴江全市的23个小城镇全部成为建制镇,从县乡体制到市镇体制,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功能逐步完善,小城镇集聚经济要素和经济辐射功能增强,吴江小城镇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吴江小城镇“多子多孙”规模过小,分布稠密,建设成本大,很难再发挥规模经济和带动效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1年至2004年,吴江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村镇行政区域调整。23个建制镇、555个行政村和202个社区居委会撤并为10个镇、250个村及49个社区居委会,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小城镇经济社会得到健康发展,展现出一幅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新气象。
总之,吴江的小城镇研究,无论从介入时间、参与人数、规模层次、学科领域、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等方面,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政协
下一篇: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