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存和而不同_从青年建筑师的创作看中国新建筑文化走向

时间:2025-04-20

2006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l2006第26卷第4期(总78期) JournalofXi 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26(SumNo.78)

多元共存 和而不同

从青年建筑师的创作看中国新建筑文化走向

戴 路,邹德侬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 通过对中国青年建筑师的类型分析,研究了青年建筑师多元的创作观念,提出今后中国在走向新建筑文化的过程中,建筑师要解开形式本位的情结而创新,要注重依靠大自然条件和地方条件的建筑,要更多地注重技术问题,建筑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应为!弱势群体 效力。[关键词] 中国建筑;青年建筑师;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245X(2006)03 0092 04

Multi coexistenceandConsistencewithDifference

DevelopmentalTrendofChineseNewArchitecturalCulturefrom

AnalysisonContemporaryYoungArchitects ArchitectureCreation

DAILu,ZOUDe nong

(SchoolofArchitecture,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 FromtheanalysisofthetypesofChineseyoungarchitects,theircreationconceptsarestudiedpro posingthatinthecoursetowardthenewarchitecturalcultureofChinainfuture,thearchitectsshouldmakein novationsbyunfasteningform orientationknotsanddirectmoreattentiontoarchitecturesrelyingonnaturalandlocalconditionsandfocusmoreontechnologicalproblems.Ontheroadtobuildamoderatelyprosperoussocie tyinanoverallway,architectsshouldservethe"socialvulnerablegroup".Keywords Chinesearchitecture;youngarchitec;tarchitecturalculture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建设时期,越来越多的青年建筑师出现在中国建筑创作舞台的中心,并在国际建筑界产生不小的影响,为中国建筑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青年建筑师的教育背景、人生经历、所处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建筑创作观念,价值取向对于建筑作品多样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以类型来研究,进一步体现多元的创作观念,青年建筑师大概可以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作在国营大中型设计院,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秩序;第二类是类似集体和个体的设计院或事务所,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来创造工作条

[收稿日期] 2006-01-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106)

[作者简介] 戴 路(1973-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工学博士。

件;第三类是在高等院校任教的建筑师,经常立于建筑创作的潮头。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划分,实际上会有许多交叉的现象。

一、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的成长历程及设计手法

(一)青年建筑师成长历程

通常工作在国营大中型设计院,所处地位比较正统。中国的!正统建筑师 理所应当指的是建筑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行业的主流力量设计院里的建筑师。建国50多年来,可以说是国营建筑设计院体制下的建筑师塑造了中国的城市与建筑,这是中国建筑界的主流。

当代青年建筑师中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入学的学生,毕业后有很多人出国。留在国内设计院坚持创作设计的人相对较少,尤其是很多有才华的人选择了出国去进修、学习和工作。坚持留在国内的青年建筑师在前辈建筑师悉心、毫无保留的传授与扶持下,完成了一些作品,他们在当时是一种新生力量。90年代大量海外学子回国,然后是大量的国外建筑师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建筑师的竞争背景有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和国际的差距突显出来。从以前国外的商业公司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商业性项目,到现在国际上顶尖的建筑大师和事务所(这些人不仅在中国有很大的胜算,即使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会体现出他们的国际水准),青年建筑师面对这些人,一方面是仰慕,另一方面也是学习。

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力量,如今一些人已经成为各大设计院的!院长 、!总建筑师 ,成为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与那些在国外学成归国创立设计公司的青年建筑师,一同作为官方杂志与会议的常客,!名人 色彩越来越浓。不论是国家设计院,还是设计公司的建筑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建筑态度。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为了生存,与市场彼此适应,他们要伺候好业主,设计作品不能太怪、为所欲为,更多的是在限制中创作,注重单体建筑与城市或周边环境的关系,发掘各种限制的潜能,敢于在各个层面上突破。不同于纯艺术的绘画,工程要受到地形、造价、建造手段、业主意图等的限制。在中国现实的情况下,如果建筑师脱离限定去做建筑,恐怕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意图。

青年建筑师们坦言一直没有放弃对文化的追求,对技术的追求,对社会进步的追求。他们!对建筑的兴趣,已从对构图的推敲、到渲染图的效果,转到了对真实建筑的感受;对任务书的理解,已从功能的布局、指标的核算转到了对真正使用者的关切;对设计的控制,已从对方案的推敲、与各专业的协作,延伸到施工现场的追踪;对项目的服务,已从三阶段设计,向前参与了策划,向后介入了宣传;工作的方式,已从一个项目的建筑师,变成数个项目的主持,直到一堆项目的指导。向智者学习,已从翻书刊专辑,到出国寻访,更有了同行的交流。对个人的实践,已从沾沾自得,进而不

[1]

断反思,更感学道尚远。 作为建设部设计院的总建

筑师崔恺的这番话,应该代表了这一代正统建 …… 此处隐藏:533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多元共存和而不同_从青年建筑师的创作看中国新建筑文化走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