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新教材整合教学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新教材整合教学的实验研究
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新教材整合教学的实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算盘--“一框中梁十八档上二下五共一百二十六珠”,是我国在大
约1400年前发明的计算器具。算盘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计算,并在
很长的时间内是人们常用的计算器。算盘内在效用的研究和传授,一
直被人们传承着。中年以上人不会忘记“打百珠”、“三盘清”、“九盘
清”、“爬楼梯吃珠子”等算盘的技能和游戏吧。
珠算式心算,简称珠心算。在传统的珠算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
通过手指拨动算珠到模拟拨珠训练即脑中打算盘的一种计算活动。它
是凭借算珠的直观形象,按照珠算的模式在大脑内进行计算的一种速
算方法。珠心算是将儿童实际操作的算盘,采用一定的教学艺术逐步
转化为“心理算盘”进行运算的过程。这是一门从具体到抽象的系统
科学。
珠心算教学研究在崇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辉煌过,当时作为
崇明小学数学教学的特色之一,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进行观摩、
学习、交流、研究。
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计算器的普及应用,生活中算
盘被计算器逐步替代,课堂中的珠算教学被淡化,并被多媒体教学所
替代。珠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逐步在消失。
“二期课改”的教材,以小亚、小胖等人物为学习伙伴,在一系
列声情并茂,形象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下,在一系列规范的算
法图例的引导下,加上配套的媒体,使学生在新颖的学习氛围中,数
学与生活得到了沟通与联系,一些直观的情景转化为形象,一些静态
的变成了动态,学习兴趣得到了一定的激发,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
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小学生的好动性逐步显现,使学生的好奇心、
新鲜感在规范的图例和图解中逐步淡化,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在逐步消
退,学习效果也随之逐步降低。
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新教材整合教学的实验研究
随着二期课改开始,数学课程及其教学被重新定义,上海市中小
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
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要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体验数学的
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
到全面发展。”“应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要选择具有广
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充实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开发数学实践环节,
强化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确保所有学生都
能获得必备的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应适当安排拓展性
的数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教学的
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学科特点、教学
的主要目标及具体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还有教师的风
格和特长等,选用教学方式和方法。成功的教学,常常是多种方式结
合运用、恰当配合。”“教材编写人员、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
必须明确,课程资源是实施的重要支撑,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
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等一系列新的课标理念、要求、方法与途
径,引导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以学生发展为本,与生活密切联系的
内容与方法,传承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好,拓宽学生成长
途径的教学研究实践课程被不断地挖掘和开发,珠心算内在的功效,
算盘文化教育仍在被人们传承着,珠心算与新教材整合的教学实践研
究,由此应运而生。
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新教材整合教学,就是把珠心算教学有机地与
小学新教材内容与方法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过程。它不但能够提
高珠心算教学效益,还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任务,进而挖
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珠心算与新教材整合的教学实践在
课堂教学中完全能体现生活性、发展性、主动参与性,完全符合新课
程标准“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教
学理念。
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新教材整合教学的实验研究
二、实验的实施
2007年9月,在市课改办的建议下,我们选定了县小学数学学科
基地、市新教材课改基地学校,有很好的“三算”(珠算、心算、笔算)
教学经验的实验小学,实验在洪校长支持下,选择了实验自愿者施卫
琴老师,在一年级开设了一个“珠心算”教学与新教材整合教学班。
珠心算与新教材整合的实验教学在进修进修学校和基地学校领导的支
持下、县教研员与教师刻苦钻研和不断实践下,对新教材进行了重组
与整合,开展了“学生学习准备期运用珠心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的实践研究”、“珠心算如何与新教材内容相整合,促进新教材教
学,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可行性和实践性的研究”等一系列内容的
实践研究活动,近一年来研 …… 此处隐藏:870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