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继续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考试1

时间:2025-04-04

一、单选题

1、根据本课程,春秋时期哪个国家是文明而非富强的国家()

A秦国B鲁国C齐国D楚国

2、本课程提到“重几千斤的大象因为从小养成的思维定式的束缚,致使一根细小的铁链就能将其困住”的故事,意在说明()的重要性A定性B存养C治心D自省

3、博厄斯学派最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人类不同文化()

A共同性B历史性C特殊性D包容性

4、下列哪项属于物质民俗包括的内容()

A民间游戏B民间节日C民谣谚语D民间饮食

5、本课程从()各方面谈历史特色。

A 3

B 4

C 5

D 6

6、元杂剧中,负责主唱的男性角色称为()。

A孤B正旦C正末D老旦

7、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是融汇中国、印度、希腊三国文化的桥梁,其总长有()多公里。A 4000 B 5000 C 6000 D 7000 8、当前在()领域存在一种全世界同行的符号系统

A宗教B哲学C历史D交通

9、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主要记录了古代哪位僧人赴印度取经的故事。A鉴真B玄奘C法海D慧能

10、本课程提到,()出使过西域。

A郑和B张骞C哥伦布D玄奘

11、“愿天下有情人都做了眷属”出自()。

A《西厢记》B《牡丹亭》C《会真记》D《望江亭》

12.本课程认为衡量一个社会道德好坏主要是看()。A 好人多还是坏人多B领导的品行C是否公平正义D伪善是否盛行13、明代状元罗明恩的故事,告诉我们()重要性极其真正实施起来的难度性A致诚B慎独C主敬D谨言

14、本课程提到,台湾这些年上乱而下不乱体现的是()对道德教育的作用。A政治B宗教C文化D经济

15“正名”一词出于()A《论语、卫灵公篇》B 《论语、宪问篇》C《论语、子路篇》D《论语、先进篇》

16、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之一是来自不同的人在互动时会存在一种()意义上的隔膜。A文化水平B价值观C文化符号D文化背景

17、从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发展来看,()才能真正代表一个民族的持久生命力。A富强B文明C经济D政治

18、在二战结束前,()一直把汉字当作唯一的官方语言。

A朝鲜B日本C越南D泰国

19、视频《最后的编织》告诉我们,莫要“役于物”,被外物所驱使,实质上在告诉我们,要()。A谨言B主敬C慎独D致诚。

20、孔子将()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

A爱B和C仁D义

21、航海王子是指()

A恩里格B哥伦布C郑和D张骞

22、本课程提到,朱熹曾经说过,“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该话语出自()A《大学章句》B《修身篇》C《诗经》D《孟子》

23、根据本课程,几乎每一首诗歌都能够体现出传统的儒家士大夫的道德人伦的诗人是()A韩愈B白居易C杜甫D李白

24、本课程提到,()字强调的是一种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尊重事物自身规律和成长的法则的改变()A修B养C国D学25、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的思想。

A仁B和C爱D义

26、本课程认为,诸子百家的学问主要目的是()A 帮助列国国军管理国家B追求利益C爱国主义D贡献精神

27、中国两千年以来,被认为最伟大的老师是(),他被称为“至圣先师”A老子B孟子C孔子D墨子

28、本课程认为,以下哪位诗人()在古代的士大夫精神转型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意义。A韩愈B白居易C杜甫D李白

29、本课程认为,对于山水田园诗来说,以下作品具有标志性意义()。A《竹里馆》B《山居秋暝》C《辛夷坞》D《鹿柴》

30、本课程认为,中国现在应当以()作为核心价值,A 公平正义B是非分明C任人唯贤D尊老爱幼

31、“养,从食,羊声,上面的羊是代表他的读音,下面的“食”代表它的含义。“养”是一个()A象形字B会意字C指事字D形声字

32、中国最早的关于拔河游戏的记载是()A《沧县县志》B《荆楚岁时记》C《帝京景物略》D《史记》

33、他的很多诗歌都有佛教禅宗的意味和境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里的他是指()。A王维B皎然C陶渊明D白居易

34、下列哪项属于物质民俗包括的内容()。A 民间游戏B民间节日C民谣谚语D民间饮食

35建立一种具有最大()的文化传播方式,是实现不同文化和睦相处的重要前提。A差异性B共同性C通约性D协调性

36、根据本课程,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A 王维B皎然C陶渊明D白居易

37、梁启超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中最有力量的东西是()。

A公德B私德C关系D制度

38、“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是()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39、本课程认为,美国与欧洲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拽是因为()。A认识文化的历史节点不同B国家的经济力量不同C文化交流的途径不同D文化活动的频度不同

40、直到()时期,中国文明才真正从北方转移到长江两岸。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41、“中庸之道”是()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但它更是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A儒家B道家C法家D诗人

42、《霓裳羽衣曲》从哪里传来()

A荷兰B雅典C波斯D印度

43、长期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灌输的是()的观念,,勿忘国耻。A反对霸权主义B少年强则国强C落后就要挨打D弱国无外交44、科学对人性论的基础就 …… 此处隐藏:122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考试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