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十一迈克尔孙干涉仪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2024-11-17
发布时间:2024-11-17
基础物理实验
实验三十一迈克耳孙干涉仪
(MichelsonInterferometer)
实验报告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学院: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1100012623张晓晨姓名:姓名:1100012623指导教师:
时间:年
一、目的要求
1.2.3.4.
掌握M-干涉仪的调节方法。调出非定域干涉和定域干涉条纹。
了解各类型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花纹特点、变化规律及相互间区别。用M-干涉仪测量气体的折射率
二、仪器用具
M-干涉仪,He-Ne激光器及其电源,扩束透镜,小孔光阑,白炽灯,毛玻璃,小气室,打气皮囊,气压表,凸透镜,特制显微镜。
三、实验原理
(一)M-干涉仪光路图
M-干涉仪是一种分振幅双光束的干涉仪,光路如图31-1
所示。
图31-1M-干涉仪光路图
S为光源,G2为补偿板,作用是保证I和II两束光在毛玻璃F处的光程完全相等,激光应垂直导轨方向射向M-干涉仪。
(二)干涉条纹的图样
图31-1中M′2是M2被G1反射所成的虚像,从观察者来看,两相干光束是从M1和M′因此我们把M-干涉仪产生的干涉等效为M1和M′2反射而来,2间空气膜所产生的
干涉进行分析研究。
图31-2等效光源示意图
1、点光源照明-非定域干涉条纹
激光束经短焦距凸透镜汇聚后可得点光源S,它发出球面波照射M-干涉仪。在这
个光场中任何地方放置毛玻璃都能看到干涉条纹,这种干涉称为非定域干涉。
图31-3非定域干涉原理光路示意图
当毛玻璃与S1,S′2连线垂直时得到圆条纹,特性:
S1,S′2到接收屏上任一点P的光程差为 L=S2P S1P,当r<<z时有 L=2dcosθ,而cosθ≈1 θ2/2,θ≈r/z,所以
r2
L=2d 1 2z2
(1)亮纹条件
当光程差 L=kλ时,有亮纹,其轨迹为圆,有
r2
L=2d 1 2z2 =kλ
若z,d不变,则r越小k越大,即靠近中心的条纹干涉级次搞,靠边缘干涉级次低。(2)条纹间距
2
rk
2d 1 2z2 =kλ
rk 12
2d 1 2z2 =(k 1)λ
两式相减得:
λz2
r=rk 1 rk≈
2rkd
(3)条纹吞吐
缓慢移动M1镜,改变d,可看见条纹“吞”“吐”现象,这是因为对于某一特定级次为k1的干涉条纹有
rk12
2d 1 2z2 =k1λ
当d增大时,rk1也增大,看见条纹“吐”的现象,当d减小时,rk1也减小,看见条纹“吐”的现象。
对圆心处,r=0,2d=kλ。若M1镜移动了距离 d,所引起干涉条纹吞或吐的数目N≡ k,则有
2 d=Nλ
若已知波长λ就可以从条纹的吞吐数目N求的M1镜的移动距离 d。2、扩展光源照明——定域干涉条纹(1)等倾干涉条纹
等倾干涉条纹定域于无穷远,在E处用人眼直接观察可看到一组同心圆。圆心处 L=2d=kλ。k级条纹2dcosθk=kλ。k+1级条纹2dcosθk+1=(k+1)λ。条纹间距(角距离)为
θk=θk θk+1≈
λ2dθk
故干涉条纹中间稀疏,边缘密集,条纹随d
的减小而变得稀疏。
图31-4等倾干涉原理示意图
(2)等厚干涉条纹
等厚干涉条纹定域于镜面附近。
θ2
L=2dcosθ≈2d 1 2
在交棱附近,干涉条纹呈直线;远离交棱处,干涉条纹呈弧形,弯曲反向凸向交
棱方向。
图31-5等厚干涉原理示意图
(3)测量空气折射率
λ为激光波长,D为小气室厚度,N为条纹变化数目, p为气压改变值,p取
1atm=1.013×105Pa,则
Nλpn=1
+
2D p
图31-6测量空气折射率原理示意图
四、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图31-7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装置图
图31-8迈克耳孙干涉仪部分结构图
五、实验内容
1、将M1,M2背面的螺钉U1,U2,M2的两个微动螺丝U′2,置于适中位置。2、调节光路准直。
调节U1,U2,激光光源,在光源前放置一个与G1等高的小孔光阑F使反射像与小孔重合,从而M1和M′2大致平行。
3、调出非定域圆条纹
在P,G1间加扩束透镜L将激光束汇聚为点光源并均照亮G1通过观察屏E观察非定域圆条纹和椭圆条纹。
4、调出定域等倾干涉条纹
在L,G1间加毛玻璃使光源称为扩展光源,用肉眼沿G1,M1方向观察,调节M2的微动螺丝U′2,使眼睛上下左右移动时,条纹无吞吐现象。
5、调出扩展光源照明下的等厚干涉条纹
′调节U′2,使M1和M2有小夹角α,转动粗调手柄使弯曲条纹向圆心方向移动,观察条纹由弯变直,继续同方向移动M1,观察条纹由直变弯。
6、调出白光等厚干涉条纹7、测量空气的折射率
用气囊打气,然后缓慢放气,当观察到干涉条纹“吞”时,记录N和相应的D′,计算 D,进而计算n
。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非定域干涉条纹
同心圆条纹中心粗疏,边缘细密。
转动粗调手柄,d增大时,条纹“吐”,条纹变细,间距变小;,条纹变粗,间距变大。d减小时,条纹“吞”
解释如下:
实验中r≈1cm,z>20cm,基本满足r<<z,
2
rk
2d 1 2z2 =kλ近似成立。
2
rk
d减小时, ;反之d增大时,rk增大,条纹 1 2z2 增大,rk减小,条纹“吞”
图31-9非定域干涉条纹图
“吐”。
λz2
又有 r=rk 1 rk≈,
2rkd
故,d减小时,rk减小, rk增大,条纹变粗,间距变大;d增大时,rk增大, rk
减小,条纹变细,间距减小。
将观察屏E绕竖直轴转动一定角度,观察到椭圆条纹。
′调节微动螺丝U′2,使M1和M2有小夹角α,转动粗调手柄,观察到直线和双曲线条纹。
(二)定域等倾干涉条纹
′调节微动螺丝U′2,使M1和M2平行,观察到一组同心圆条纹。
眼睛上下左右移动时,条纹无“吞”“吐”现象,只是圆心位置改变。
转动粗调手柄,d增大时,条纹“吐”,条纹变细,间距变小;d减小时,条纹“吞”,条纹变粗,间距变大。
解释如下:
2dcosθk=2d
zz+rk
2
2
=kλ
θk=θk θk+1≈
λ
2dθk
故d增大时,
zz2+rkzz2+rk
2
2
减小,rk增大,θk增大, θk减小,条纹变细密;
d减小时,
增大,
rk减小,θk减小, θk增大,条纹变粗疏。
(三)定域等厚干涉条纹
′调节微动螺丝U′2,使M1和M2有小夹角α,转动粗调手柄,干涉条纹从弯曲变
直再变弯。
解释如下:
经M1和M′2反射的两光束,光程差为
θ2
L=2dcosθ≈2d 1 2
在M1和M′2交棱处,观察到直线条纹。
在远离交棱处,要增大d来补偿θ增大引起的光程差减小,故干涉条纹在θ逐渐
增大的地方要向d增大的方向移动,从而条纹呈弧形且弯曲方向凸向M1和M′2交棱。
在干涉条纹呈直线时,加上白色光源,转动细调旋钮,观察到呈接近直线的彩色干涉条纹,继续转动细调旋钮,干涉条纹很快便消失。
观测到白光干涉条纹时d0=
31.73915mm
图31-10白光干涉条纹图
(四)测量空气的折射率
λ=632.8nm,D=3.53cm
表31-1测定空气折射率数据记录表
N88645686
直接计算得:
pkPa25.526.219.311.016.219.525.618.5
n1.0002861.0002781.0002831.0003311.0002811.0002801.0002851.000282
n±σn=1.000291±0.
000008
由n=1+
Nλp
知N和 p呈线性关系,且为正比例关系,投点进行线性拟合有:
2D p
图31-11测定空气折射率数据图
将斜率进行计算得:
n±σn=1.000289±0.000003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对可见光的折射率约为1.00029,故以上两种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均比较吻合。但是后者的线性拟合更为准确。
七、思考与讨论
(一)思考题
1、实验结果部分已解释。
2、倘若两束光振幅相差很大,则形成的干涉条纹明暗变化将很不明显。3、其圆形越标准,眼睛位移时条纹不吞吐,则两者相对更平行一些。(二)讨论
1、在第一步调节M1和M′2的平行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实验。
2、在调节激光仪水平时要近调高低远调俯仰使误差最小。
3、在测量空气折射率时,为尽量减小误差,应在放气时数吞吐数,尽量使吞吐数为整数然后观察气压的变化,另外可以讲第一个条纹不计,从第二个开始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