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课程试题(A 卷) 共 3 页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文具,满分为:100 分。
第1页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 材料循环概念揭示了 作用。 材料 、 能源 和 环境 之间密切的相互
2, 相律表达式 f = c – Ø + 2 中,f 、c 、Ø 分别代表 组分数 、 相数 ,2 是指 温度 系统平衡的外界因素。 3, 物料配合时,一般按照“两头 大 颗粒,降低气孔率。 ,中间 小
自由度 、 独立 和 压力 两个影响
”的原则,严格控制中间
4, 玻璃态物体结构中,微晶学说强调 不连续性 、 性 、 有序性 、 而不规则网络学说强调 , 性 、 均匀性 、 无序性 。 5, 水泥的生产过程,概括起来称为 两磨一烧 热 状态。 。
不均匀 连续
6, 钢化玻璃强度的提高主要是玻璃表面具有很高的 7, 从热力学观点来说,玻璃态是一种 高能量 8, 泥料颗粒的堆积,一般遵循 9, 颗粒间的相互结合应遵循
应力而引起的。
非等大 球的最紧密堆积,降低气孔率。 内能 最低的原则。 锡 液表面进行展薄、抛光、拉引的。 表面能 降低是推动烧结的基本 , 可塑 ,
10, 在浮法玻璃生产中,玻璃液是浮在 11, 烧结是一个自发的不可逆过程,系统
动力。 12, 材料成型工艺中, 主要有三种基本的成型方法 压制 注浆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
付玉彬
年 月 日
院系负责人签
字
年 月 日
共3页 第2页
中国海洋大学 2007-2008学年 第2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A卷) 共3页 第3页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1,材料硬度;答:用来表示固体材料软硬程度的力学性能指标,表示材料表面局部区域抵抗压缩和断裂的能力。
2,高温蠕变性;答: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常温下呈脆性,但在高温下承受小于其极限强度的某一恒定荷重时,会产生塑性变形。变形量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加,甚至会使材料破坏,此即高温蠕变。
3,耐火度;答:材料在高温下达到特定软化程度时的温度。
4,热震稳定性(热稳定性);答:指材料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冷热交替变化而不致破坏的能力。
5,水玻璃的模数;答:分子式中二氧化硅与氧化钠活氧化钾摩尔数的比值 6,混练;答:是两种以上不均匀物料的成分与颗粒度均匀化,促进颗粒接触和塑化的操作过程。
五.简答与例举题(每题3分,共18分)
1,简要比较玻璃态结构的微晶学说和不规则网络学说,并概括其结构特点。 答微晶学说认为,玻璃是由无数微晶体组成,晶子是具有变形晶格的有序排列区域,分布在无定形介质中,从“晶子”到无定形部分是逐渐过度的,
它强调玻璃的微观不均匀性、不连续性和有序性;不规则网络学说则认为,玻璃是由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的三度空间网络所组成,,但其排序不像晶体那样有序,而是完全无规则的,缺乏对称性与周期性的重复,它主要强调玻璃结构的连续性、无序性和均匀性。
2,简述多晶材料中玻璃相的作用和分布形式。
作用:1,填充气孔与空隙,把多晶材料内松散的晶粒结合在一起,降低烧成温度,
3, 举例说明如何克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脆性,改善韧性,提高强度。
答:
4, 简述非等径球最紧密堆积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举例。
5,何谓石灰浆体的碳化,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6,简述碳元素家族成员巴基球的结构特征和应用领域。
六.综合论述题(每题5分,共20分)
1,论述玻璃态物质的基本结构特征和五大特性,并简单描述用何种方法可以简
单区分玻璃态和晶态。
2,叙述晶界定义并论述晶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论述传统陶瓷和特种陶瓷的一般概念;以及陶瓷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技术
特点。
4,论述生态环境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举例说明其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