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安全培训试题(2010.12.2版)
时间:2025-02-22
时间:2025-02-22
新员工、上岗前、安全培训、测试题
新员工安全培训考试题
姓名: 部门: 年 月 日
一、 填空题( 20 分 )
1、火警电话( );急救电话( ); 2分
2、发现或发生火灾时,在场人员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如果现场有人受伤
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报警早,损失小; 2分
3、报警时要做到:
(1)沉着镇定,不要 ,延误时间。(1分)
(2)讲清着火单位的 和 。 (2分)
(3 讲清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火部位,火势大小,有无 被困,以及报警人
的 、 、和 ,以便及时联系。( 4分 )
(4)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在 等候,引导接应 进入火场灭火。 (2分)
(5)报警时,应同时报告相关 ,在场人员立即扑灭 和疏
散 、 。(4分)
4、火灾现场救火注意: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围困,要立即组织力量去抢救, 应坚
持 第一, 重于救火的原则, 是火场上的首要任务。同时组织
人员在安全情况下进行物质疏散。 ( 3分)
二、选择题:(40分)
1、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D.安全第一,防治结合。
2、《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B.许可;C.安全;D.技术。
3、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
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B.事故隐患;C.设备缺陷; D.安全生产责任。
4、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
( )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A.领导;B.行政;C.直接;D.法律
5、我国2004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高速公路最高时速是多少公里?( )
A.120;B.110;C.100;D.140
6、作业者在疲劳状态下继续作业,立即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是使工作效率降低、____ ,
并且会使作业者作业后的疲劳恢复期延长。
A.易患职业病;B.事故发生可能性加大
C.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D.企业经济效益增加 。 ;
新员工、上岗前、安全培训、测试题
7、根据叉车驾驶安全操作规定,只有司机座而又没有驾驶室车门的叉车( )载人行驶。
A、可以 B、不可以 C、技术高,车速慢可以 D、领导同意可以
8.对劳动者不良的主要化学环境因素有哪些?( )
A.异常温度和湿度;B.光照不良; C.噪声; D.毒气
9.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 )最危险。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10、车辆着火,发生在电器部分,不能用( )进行灭火。
A、干粉灭火器; B、水 ; C、1211灭火器 ; D、二氧化碳灭火器。
11、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 )
A.生产过程密闭化; B.通风; C.发放保健食品; D.穿防护服
12、危险化学品库门应采用( )
A.外开式; B.内开式; C.都可以;D.都不可以
13、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米 以上
(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A.2米; B.2.5米; C.3米; D.5米
14、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C.水平挂用;D.勾挂牢靠,挂位不受限制
15、【多选题】.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哪些属于从业人员的义务:( )
A.自律遵规、服从管理; B.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
C.危险报告; D.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E.制定规章制度。
16、【多选题】:《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 B.放射性物质; C.有毒 ; D.高温 ; E.有害。
17、【多选题】正大集团生产职能线安全委员会指定需要申请批准的危险作业如下:( )
A.动火作业, 如电焊、气割、禁火区域内打磨;
B.在密闭处所的作业, 如清理料仓、液体罐、地下室、地沟等;
C.高空作业, 如在屋顶或建筑结构件上面进行焊接、防水等维修;
D.对设备及其系统进行停机维修、保养或清理时必须挂牌与上锁。
18、【多选题】常用的主要有:( )
A.。泡沫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1211灭火器。
19、【多选题】不安全操作:( )
A、操作没有严格执行标准; B、操作没有一步一步按正常程序进行
新员工、上岗前、安全培训、测试题
C、侥幸冒险或工 …… 此处隐藏:73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的研究与调查
下一篇: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