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
一、单选(20题 20分)
1、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 C )
A.现代教育 B.减负 C.素质教育 D.科技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B )
A.教育政策 B.“三个面向”“三个代表”
C.教育法规 D.素质教育
3、在课程划分上,与实有课程相对的是( A )
A.空无课程 B.隐性课程 C. 分科课程 D.活动课程
4、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施:一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 B )
A.开设活动课程 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
C.边缘学科的开设 D.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性质的是( D )
A.可评估性 B.可伸缩性 C.可完成性 D.家长可参与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 A )
A.组织复习,认真考试 B.问题牵引,有问
必答
C.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D.选取课题,开展研究
7、课程标准中,要明确各门学科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部分是( D )
A.前言部分 B.内容部分 C.评价部分 D.课程目标部分
8、下面不是教学大纲弊端的是( D )
A.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
B.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C.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D.教学以掌握技能为目的
9、与自主性学习类似的说法是( B )
A.被动学习 B.主动学习 C.机械学习 D.他主性学习
10、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C )
A. 激发学习动机 B.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C.要便于家长课后辅导 D.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问题
11、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 B )
A.范围 B.范围和性质 C.性质 D.范围或性质
12、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表述是( B )
A.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 B.客体取向的课程评
价
C.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 D.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13、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是( C )
A.国家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14、学生档案袋最具代表和教育意义的类型是( B )
A.展示型 B.理想型 C.评价型 D.课堂型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内涵的是( D )
A.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C.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性课程的是( D )
A.语文 B.数学 C.政治 D.体操
17、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 A )
A.内容 B.手段 C.方法 D.程序
1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的文件是( A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教师培训》
C.《学校质量》 D.《今日之教师》
19、下列说法不符和新课程对教师定位的是( D )
A.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D.教师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20、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 ”,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指( A )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C.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D.教师培训
二、多选题(5题 10分)
2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取原则是( ABCD )
A.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与学生的经验联系
B.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C.鼓励动手,重视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联系
D.注重综合,注意各科知识相联系 E.便于考试得高分
22、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包括(ABE )
A.国家 B.地方 C.农村 D.城市 E.学校
23、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ABCDE )
A.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入 B.通识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
C.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D.教师对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定位困惑
E.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的标准
24、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有( ABC )
A.自主 B.探究 C.合作 D.默写 E.死记
25、“以校为本” 教研制度的具体实施包括( BCDE )
A.为实践者的知识保密 B.收集资料和理清情境
C.形成行动策略 D.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 E.寻找研究的起点
三、判断改错题(4题 24分)
26、课程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对)< …… 此处隐藏:229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