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 国际公法 名词解释 题库
时间:2025-02-23
时间:2025-02-23
电大 国际公法 名词解释 题库
国际公法-名词
A:
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历史国组成。每个理事国有1名代表。常任理事国是不经选举和永久担任的,他们现在是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法国。
B:
保护性管辖:是指国家对外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和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管辖。
报复:是指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行为而采取的一种相应的强制措施,以迫使对方停止其不法行为,或对其不法行为、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进行赔偿,从而使争端得到解决,它只能在向对方提出合法要求无法实现时在能使用,而且不应超过所受实际损害的程度。
庇护:庇护是指国家允许因政治原因受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在本国入境、居留并对之加以保护的行为。国家对外国人的庇护通常在本国领域内庇护,但不排除条约规定的域外庇护。
边界:是确定国家领土范围的界线,是分隔一国领土和他国领土,
边境:边境地区,是指边界线两边的一定区域。
边境通行:是指专为在上述海峡继续不停和迅速国境的目的而进行的自由航行和飞越。
边境制度:边境也称边境地区,是指边界线两边的一定区域。 边境制度是为保护国家安全、维护边界线和便利当地居民的生活,国家在边境地区建立的有关维护界标、利用界水、边境居民往来等有关的制度。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国家在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他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内外事务,同时也指国际组织不的干涉属于成员国国内管辖的事项。
C:
出生地主义:依出生地取得国籍,是指一个人的国籍根据他的出生地来决定。
D:
大国一致原则:指需要参加表决的全体成员的同意,决议或决定才能通过。
大陆架:是指沿海国的陆地领土在该国领海之外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大陆架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足200海里的可延长到200海里,但不得超过350海里或不超过2500公尺等深线100海里。
单一国: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
权的国家。它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和一个中央政府,并有一个通过的宪法和国籍。
登临权 是指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依据认为外国船舶(享有完全外交豁免权的除外)有从事海盗行为,奴隶贩运、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或虽然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的嫌疑时,可命令该船舶焊船并派人登临和险查的权利
独立权:是指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对内对外事务,而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多国河流:是流经两个以上国家领土的河流
调查:调查是根据争端当事国的协议组成国际调查委员会,协助当事国解决因事实问题引起的争端的方法。
调停由第三方代表在争端当事国间做些有利谈判的斡旋工作,并提出解决争端的建议,并且可以参加谈判。
F:
反报:是指一国对另一国的不礼貌、不友好、不公平的行为同样或类似的行为的一种措施。
反和平罪:就是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或违犯国际条约、协定或诺言之战争,或参与上述任何罪行之共同计划或阴谋。
反人道罪:就是在战争发生前或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之谋杀、灭绝、奴化、放逐、及其他非人道行为。
非法劫持航空的犯罪行为:依照《海牙公约》对非法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行的规定:凡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或用任何其它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这类行为的任何未遂行为,或是从事这类行为任何未遂行为的共犯即为犯有罪行。
封锁:是交战国以兵力切断敌国的或敌国占领的海港以及海岸的交通,使所有国家的船舶和航空器不能出入。
否决权:如果对某一事项是否属程序事项的发生争执,须先行决定该事项是否属于程序事项时,常任理事国可行使否决权,否决其为程序事项。
复合国:是两个以上的国际的联合体。复合国可分为联邦和邦联。联邦也称联邦国家,是两个以上的联邦成员国(州)组成的国家联合。邦联,是两个以上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根据国际条约组成的国家联合。
G:
个人人权:个人人权是指以其自身名义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属于某一种族、宗教、或语言少数群体或者其他某一社会组织或团体(如工会)的成员以其个人名义享有的权利。
公海: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7年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项协定是一项多边条约,但在几十年来的实践中已逐步演变为一个事实上的国际组织。
国籍:国籍是指个人(自然人)作为某一特定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该国的一种法律资格或身份。国家的主要作用是在有关个人和特定的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特别而稳固的法律联系。
国籍的抵触:国籍的抵触又称国籍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不止一个国籍或不具有任何国籍的法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