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4-11-17
发布时间:2024-11-17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屈原《离骚》中,通过写戴高帽、配饰品来表明诗人迫求高洁品质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
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照耀下湖面荡漾的水波和无风时水中美丽的月影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故衫白居易①
暗淡绯衫②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③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漫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注释]①本诗作于宝历元年(825),白居易从忠州刺史徙杭州刺史再徙苏州刺史时作。
②绯衫:指大红色官服。唐代官员三品以上着紫红,四品五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为绯
红官服。
③梅:梅雨季节。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______
A.“暗淡绯衫称老身”是说衣服虽旧,但合身,“半披半曳”指随意地披在身上。B.颔联诗人用“新诗本”“旧酒痕”概括了自己吴郡、杭州两地的诗酒人生的经历。C.颈联“残色”“故香”既紧扣诗题中“故”字,同时也映合了诗人生活穷困的处境。D.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旧衫的色香襟袖,穿衫的经历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变化。
诗人想借“故衫”抒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由生产型社会过渡为消费型社会。与消费型社会相适应,大众消费文化应运而生。消费文化左右着大众的生活方式造成影响,人们受到沉重生存压力,为了释放心理焦虑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大都选择休闲类的文化产品。
消费文化成为许多作家从事长篇小说写作的指导理念。长篇小说创作可谓是一种极其艰辛的精神劳动。但是,消费文化_______,这使一些严肃文学作家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旨趣趋向庸俗、低俗、媚俗,一些长篇作品__________地描述官场规则和游戏方式,以博得市场占有率。尽管目前每年有近万部貌似长篇小说的作品出版问世,但文质俱佳的精品力作却______。
现实主义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文学传统,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都是以现实主义大师身份而彪炳史册。但近年来,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在长篇小说领域似乎已经成为______,现实主义表达方式逐渐淡出一些作家的创作视野。
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品大都是宏大叙事的产物。这种大体量、规模化的文学叙述,
第1页,共25页
(),更需要作家具有追求史诗性创作的心魄和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富于强大思想张力和绚丽美学光泽的优秀作品。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消费文化左右着大众的生活方式造成影响,人们承受着沉重的生存压力,为了释放心理焦虑和调剂紧张的生活,大都选择休闲类的文化产品。
B.消费文化左右着大众的生活方式,人们受到沉重生存压力的袭扰,为了释放心理焦虑和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大都选择休闲类的文化产品。
C.消费文化给大众的生活方式造成影响,人们承受着沉重生存压力,为了释放心理焦虑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大都选择休闲类的文化产品。
D.消费文化左右着大众的生活方式,人们受到沉重生存压力,为了释放心理焦虑和调剂紧张的生活,大都选择休闲类的文化产品。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无孔不入连篇累牍屈指可数明日黄花
B.无孔不入乐此不疲硕果仅存陈词滥调
C.见缝插针乐此不疲屈指可数陈词滥调
D.见缝插针连篇累牍硕果仅存明日黄花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是对作家阅历、学识和耐性的全面检验,作家既需要长期潜入生活,还需要经年研读经典
B.既需要作家长期潜入生活,还需要作家经年研读经典,是对作家阅历、学识和耐性的全面检验
C.作家既需要长期潜入生活,还需要经年研读经典,是对作家阅历、学识和耐性的全面检验
D.是对作家阅历、学识和耐性的全面检验,既需要作家长期潜入生活,还需要作家经年研读经典
4.下面是一封助学金申请书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______
我是高三1.班的学生刘钦。我家有四口人----父亲、母亲、我和妹妹。我父母都是农民,以做农活为生,并且母亲常年多病,看病费用负担重,家里每年收支不平衡,欠了一屁股债。我现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特向学校申请助学金,助完成学业。
5.下面是中国网记者采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何建明的回
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
记者:1.______(不超过35个字)
何建明:从《诗经》到屈原的作品,再到司马迁的《史记》,等等,这些作品的文脉是有继承性的。近现代作家,当代作家,同样继承了前辈作家的文脉,代代传承。
我们的国家在奋进和发展,文学也是跟着这种潮流走。写作方向明确,我们产生的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才会长久。
记者:2.______(不超过25个字)
何建明:20年前我到天津采访,碰到一个老人家,这个老人讲了他自己的事。老人退休以后,为了援助贫困大学生,自己蹬三轮车在火车站拉客,赚了二十几万块钱,给了贫困大学生,而他自己就吃住在广告牌的后面。我当时非常感动,这个老人家就进入我的作品《落泪是金》中。像这样的小故事很多。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6.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将游戏障碍添加到成瘾性疾患中,
引起关注。如何分析游戏成瘾的原因,并制定对策,这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也不是光靠强制戒断的方式所能解决的。游戏具有强烈的交互性,玩家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可以直接走进幻想空间,以自己的行动改变游戏结局,这对现代人尤其
第2页,共25页
是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创造与掌控,是游戏魅力的关键,也是理解游戏成瘾的钥匙。
②今天的成瘾研究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三个角度切入,认为游戏成瘾是三
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与教育的因素在国内未成年人的游戏成瘾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高强度而又较为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态,进而在游戏中寻求逃避。社会流动和竞争压力又会产生父母与孩子分离的现象,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也更容易向游戏寻找心理安慰。当父母怪罪孩子沉迷游戏时,其实应该好好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我每天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们在一起时有共同分享的快乐吗?孩子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我对于这些问题又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
③网络、手机、游戏,这些新媒体都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容易令人上瘾的可能性,但
新媒体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理解个人、社会、时代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成瘾原因,及其与新媒体的复杂关系。一方面,游戏厂商需要在游戏中建立防沉迷的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游戏在娱乐、社交、认知、情绪释放等方面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融合进游戏元素,寓教于乐,让教育本身变得更生动,更活泼。
④把数字化新技术和社会关怀结合起来,为家庭搭建更好的亲子沟通、亲子娱乐的
网络平台,开发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游戏,这是解决游戏成瘾问题更好的努力方向。
比如风靡世界的一款教育游戏让孩子使用绘图工具画出各种部件和场景,内置学校各年级相关教学案例,几乎可以模拟教科书全部物理现象,让课本内容变得生动直观。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也表明,电子游戏能给大脑功能带来积极改善,如提高注意力、增强短时图象记忆力、使人在不同任务之间转换更自如,这些大脑的高效状态如果能与需要专注和想象力的严肃工作进行结合,就能更好地提高效率。
⑤康德、席勒、斯宾塞等思想家早就阐发了游戏的意义,他们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游戏可以帮助人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进入自由与审美的境界。今天,游戏与技术日益融合,技术打开游戏的可能,也释放人类的游戏天性,使游戏成为重要文化现象。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我们更需要认识人类的发展与游戏的关系,在游戏与学习、教育、工作乃至社会治理方面寻找结合点,把人的游戏本能通过新的媒介形式转化为创造与进步的动力。
(摘编自严锋《把游戏本能转化为创造动力》)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从游戏成瘾的原因探究治疗的途径不是医学方面的问题,仅仅强制戒断不能够解决。B.相比于其他孩子,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到游戏中寻求精神寄托。C.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或许更易让人上瘾,但我们无法否认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D.康德等人认为游戏能让人感性和理性合一,达到自由和审美的境界,是艺术的本源。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开篇剖析了游戏的交互性特点,指出创造和掌控对理解游戏成瘾的作用,观点鲜明。B.文章分析了家庭与教育、新媒体与游戏成瘾的关系,论证了游戏助力孩子成长的可行性。
C.第④段举出一款游戏让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的实例,目的是为游戏开发者指明方向。D.末段分析了当前游戏成为重要文化现象的形势,号召人们将游戏本能转化为创造动力。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青少年游戏上瘾,是因为在游戏过程中能主动进入虚拟空间,自我操纵游戏的结局。B.父母只要认真地检讨自身,给孩子多点陪伴,就能阻止孩子在游戏中寻求逃避。C.如果能将游戏与需要专注和想象力的严肃工作进行结合,就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D.当前的游戏厂商既要设计防沉迷的机制,更要在游戏和教育有机融合方面下大力气。
第3页,共25页
7.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摘编自贺胜兰《调查报告:群众眼中的基层干部与基层干部眼中的自己》)材料二:
“奋斗的过程也是幸福的过程。”王传喜说,“我在代村奋斗了快20年,每年都是一年忙到头,包括大年初一。别人问苦不苦,其实我们感觉不到,我们在享受着这个过程,我们一直在奋斗。看到群众期盼的目光和群众满意的笑脸,我们心里的幸福是满满的。”
奋斗是时代的召唤。龙书伍所在的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大山深处一个苗族村寨,以前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国外打工的龙书伍得知消息后坚定了回乡致富的信心,说服妻子一同辞工回乡。回村后,龙书伍先后开过农家乐,当过村里的会计,2017年4月15日,他高票当选新一任村支书。
(摘编自罗旭《基层干部: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材料三:
关于国家治理,有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如果把国家比作人体,那么中央是心脏和大脑,基层政府是毛细血管,通过基层工作这种微循环,血液得以遍布全身,人体得以完成新陈代谢。从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到杨波、余留芬等,广袤大地上涌现出的最美基层干部见证了国家的发展,续写着时代的荣光。
虽然已经干了4个驻村任期,在当初人均年收入不足1600元的穷地方扎根了7年,但因为“村里还有20户村民没脱贫”,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海嘎村“第一书记”
杨波说,“想在海嘎一直干下去”。为了挽救村集体经济,他忍痛收了亲哥哥的矿点;创业为村民谋福利,他不捞半点好处;不顾血癌术后虚弱,连夜冒雨步行抢修设备。这样的基层群众带头人还有很多,范振喜、毛丰美、程扶摇等用生命的光亮,为一方百姓照亮前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很多基层干部信心饱满、热情迸发,不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相继公布,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发展斗志。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基层干部的噪音杂音,有些人对基层干部群体做出极端负面评价,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客观地说,囿于政策水平和管理艺术等原因,加之适逢改革转型期和利益调整期,一些地方确实有个别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未能妥当处理多种问题和关系,有的甚至身涉贪腐,把自己“绊倒”在基层。这不仅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和疏离,而且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和落实程度。对此,如何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畅通学习路径、让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跟得上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期待等问题,必须尽早提上议程。但个别人的不合格不应无限扩大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概括性评价,尤其是在
第4页,共25页
某些自媒体的传播下,“群体极化”效应直接导致社会对该群体的观感进一步偏离真实面,这是值得警惕的。
(摘编自莫洁《别让基层干部“被误读”》)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超过七成的受访干部表示自己工作动机是“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超过六成的则表示工作动机是“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
B.不足四成的受访干部表示自己工作动机是“为了当地群众过得更好”,这表明基层面貌的改变、当地民生的改善还需更多的干部转变工作动机。
C.工作动机为“有权力,有资源”的受访干部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够端正,认真对待工作的不足三成人,把工作做得尽美尽善的不足三成。
D.相比其他工作动机的基层干部,工作动机为“为了当地群众过得更好”的受访干部,最愿意把工作做得尽美尽善,最不愿意把工作仅当作“完成任务”。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国家就像人体,而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等基层干部是毛细血管的组成部分,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B.材料二列举了一些数据,叙述了王传喜、龙书伍等党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说明了基层群众的好日子是怎么得来的。
C.材料三叙述杨波等众多基层群众带头人的先进事迹,意在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催生了大量优秀的基层干部。
D.材料三辩证地分析了当下基层干部队伍的长处与短处,指出部分基层干部被负面评价的危害性,并提出消除危害的具体对策。
怎样才能成为群众认可的基层好干部?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夏日花格窗肖复兴窗户,对于老北京人度夏而言,很重要。在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的年代,全靠窗户通风透气,让凉爽能进得屋子。以前的老北京,一般人家,大多不是玻璃窗,而是那种花格纸窗。夏日到来,即使不可能家家都像有钱人家换成竹帘或湘帘,起码也要换上一层窟窿眼儿稀疏的薄纱布,好让凉风透进屋里。过去有竹枝词道:“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各家的窗户上安上新纱帘,即竹枝词里说的“糊冷布”。那时候,我们管它叫“豆包儿布”,很便宜。
对于老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夏仁虎在《旧京琐记》里曾给予特别的赞美:“京城屋制之美备甲于四方……因地因时,皆有格局也……夏日,窗以绿色冷布糊之,内施以卷窗,昼卷而夜垂,以通空气。”他说的没错,一般的窗户都会有内外两层。只是,我小时住过的大院房子,和他所说略有不同:窗户外面的一层,是花格窗,糊窗户纸;里面的一层,一平到底,糊冷布。这样的设计是有道理的,可以让风尽可能畅行无阻地吹进屋子里。
那时候,在我们大院里,糊绿色冷布的有,卷窗很少见。外面的一层窗是可以打开的,往上一拉,有个挂钩,挂在窗户旁边的一个铁钩子上,旁边还有一个支架,花格窗就支了起来。如此一来,里面的“冷布”,既可挡住蚊虫,又可让凉风长驱直入进屋子。
如果夏夜户外正好有树,又正好有明亮的月光,把摇曳的绿叶枝条的影子,映在窗户纸和冷布上,朦朦胧胧的,变幻着好多图案,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这是在玻璃窗上绝对看不到的景象。
前些日子,读到邵燕祥先生的一则短文,题目叫《纸窗》。他说的是1951年的事情。那时候,郑振铎的办公室在北海的团城,他去那里拜访。办公室是一排平房。
郑振铎的写字台前临着一扇纸窗。郑对他兴致勃勃地说起纸窗的好处,最主要的好处是它不阻隔紫外线。老人对这种老窗,才会有这样的感情。事后,燕祥回忆那一天的情景写道:“心中浮现一方雕花的窗,上面罩着雪白的纸,鲜亮的太阳光透过
第5页,共25页
纸,变得柔和温胞,几乎可掏了。”将纸窗的美和好处以及人和心情连带一起,写
出一种静暄柔美的意境。
对于北京的这种纸窗,燕祥还这样写他自己的另一番感受:“也许明清以后的人才用纸糊窗,也才领略此中的情趣。月明三五照着花影婆要,这是温馨的;若是霜天冷月,把因风摇晃的枯枝的影子描在窗纸上,可就显得凄厉了。”他说得真好,夏天的夜晚,月光把树和花的影子描在窗户纸上,才是美好的温馨的。而且,老北京多用高粱纸糊纸窗。冬天,薄薄的纸窗,是难敌朔风的扑打的。其实,纸窗再怎么好,也是难抵玻璃窗的。纸窗不过是农业时代的产物而已。
后来,我读《燕京杂记》,其中提到一种特殊的窗户纸:“玻璃纸,俗谓光明纸,用以糊窗,自内视外则明,自外视内则暗。”我没见过这种玻璃纸。在我们大院里,倒是看过有钱人家将花格纸窗换成玻璃窗。我家的窗户没有全换成玻璃的,父亲为了省钱,只是在窗户中间一块对开的杂志那样大的地方换成了玻璃,也算是跟随时代的发展吧。我曾为此很有些阿Q式的自鸣得意。尤其下雨的时候,趴在玻璃前看:雨珠打在玻璃上面,又顺着玻璃一颗颗滑落下来,再一滴滴前仆后继地爬上去。
这成了我寂寞童年里难忘的记忆。
后读清人杨静亭的竹枝词:“画堂春坐日迟迟,富贵人家得自宜。不待揭帘知客至,疏窗嵌得是玻璃。”不觉笑话自己当初的自鸣得意。人家早在清朝就已换上玻璃窗了,坐井观天的我还以为换上巴掌大的玻璃窗,就是跟上时代了呢。
我们大院没拆的时候,我回大院,看到那些花格木窗早都没有了,都换成了大玻璃窗。但是,每扇窗户旁边的铁钩子和支架都还在---虽都已锈迹斑斑,却像是沧桑的时光老人,不动声色地垂挂在那里,任其风吹日晒---是那个逝去年代的夏日留下的一点儿记忆的痕迹。我问旁边的年轻人: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他们一问三不知。
如今,大院早已拆干净了,老北京那种花格窗再也见不到了。
(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段从窗户之于老北京人度夏的重要作用起笔,再点出以往老北京普通人家大多用花格纸窗的事实,呼应标题,领起下文。
B.文中援引关于北京纸窗“月明三五”与“霜天冷月”之夜迥异氛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前者那种美好、温馨氛围的喜爱。
C.“却像是沧桑的时光老人,不动声色地垂挂在那里”这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看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之后的喜悦心情。
D.文章以“花格窗”为线索组织材料,既叙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插入他人的生活体验,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语言质朴。
文中两处引用竹枝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文章结尾一段能否删除?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9.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
..,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
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
..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
第6页,共25页
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
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候赢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于抱关。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
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伸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谢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范式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B.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C.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D.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
B.烈士,古义指有志于建功立业之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C.辟,指征召出仕,与文中“举州茂才”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
D.夷,古时对我国东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可用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范式信守承诺,按时拜访老友。范式在太学求学时跟张劭关系很好,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要去拜见张劭家人,到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前往。
B.范式接受重托,不负同窗之谊。范式与陈平子虽同窗却从未见过面,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将身后事情托付给范式,范式将平子视作死友,照料平子的妻儿。
C.范式不求回报,淡泊名利。范式将平子的灵枢护丧完成后就哭着离去,后来有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范式受到三府征召,但他都没应召。
D.范式偶遇故友,为他深感惋惜。范式与孔嵩本是好友,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孔嵩,为他的处境感到惋惜。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候以候之。
②式敕县代蒿,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是关于干禧一代00后的一些调查数据:
①对于学习目的(多选).67.8%的人选“获得更好的工作”,排第一;60.4%
的人选“提升自己”,排第二;而选“报效祖国”的有24.1%。
②对于获得成功需要哪些条件(多选),89.4%的人选“个人奋斗”,排第一;
62%的人选“良好机遇”,排第二;50.3%的人选“个人天赋”,排第三。
③对于遇到困难时会向谁求助(多选),69.5%的人选“求助好友”,排第一
155.1%的人选“求助家长”,排第二;48.1%的人选“自己解决”,排第三。
④对于未来希望过上怎样的生活(多选),61.6%的人选“有温暖的家庭与知
第7页,共25页
心好友”,排第一;45.7%的人选“收入丰厚、财务自由”排第二。
⑤对于眼中的现今中国(多选),73.1%的人选“虽不完美,但一直在进步”,排第一18.7%的人选“还有太多问题亟待解决“,排第二。
请从以上①~⑤五个方面的调查数据中选两三个方面,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00后的认识,可以叙事,可以议论,等等。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8页,共2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小题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小题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解析】
故答案为:
(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重点字:岌)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膺)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重点字:璧)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离骚》的中名句辑录:
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2.【答案】【小题1】C
【小题2】
【解析】
(1)C.“同时也映合了诗人生活穷困的处境”错误,从文中“朱门”“酒痕”等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并非处境穷困;
(2)“绯衫”本指官服,而官服已“暗淡”,与自己“老身”正相称,表达自嘲之意;
第9页,共25页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写这件官服上还留着吴郡做官时的诗本,杭州做官时的酒痕,可见作者历任地方官,可官服却依旧没变,官位仍旧得不到升迁,令诗人十分无奈;“曾经烂漫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写自己对这件旧衣的留恋,说自己丢弃空箱似乎缺少情谊,其实是比喻自己,希望皇帝能够记得旧恩,不忘提拔自己;
答案:
(1)C;
(2)首联用“绯衫”“老身”自嘲,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未获提拔重用的苦闷之情。中间两联借绯衫依旧感慨职位依旧,为职位长期得不到升迁而苦恼。尾联“欲弃空箱似少恩”借旧衣不可弃,则暗喻旧臣不宜疏远,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皇上提拔重用的心情。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
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
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
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
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
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
第10页,共25页
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3.【答案】【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
(1)A.“左右着……造成影响”句式杂糅,应删去“造成影响”;C.“释放……生活节奏”搭配不当,应:为了释放心理焦虑和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D.“人们受到沉重生存压力”搭配不当,应:人们承受着沉重生存压力。
(2)无孔不入: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指做坏事,贬义。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时间或机会,多用于褒义。此处指贬义,故:无孔不入,排除CD。
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此处指一些长篇作品不知疲倦地描述官场规则和游戏方式,故:乐此不疲,排除B。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陈词滥调:陈旧而不切实际的话
(3)承接“这种大体量、规模化的文学叙述”,“作家既需要长期潜入生活”与前文、后文主语不一致,排除C;“既需要……还需要……”与下文“更需要”衔接紧密,排除AB,应选D。
答案:(1)B。
(2)A。
(3)D。
(1)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第11页,共25页
(2)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3)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
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
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
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
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答案】①“做农活”改为“务农”;
②“看病”改为“医疗”;
③“收支不平衡”改为“入不敷出”;
④“欠了一屁股债”改为“债台高筑”;
⑤“吃了上顿没下顿”改为“生活困难”。
【解析】
“做农活”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务农”。“看病”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医疗”。“欠了一屁股债”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债台高筑”。“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生活困难”。“收支不平衡”一般用于说明国际、国家、企业
等经济状况,不用于家庭,也不得体。
故答案为:
①“做农活”改为“务农”;
②“看病”改为“医疗”;
③“收支不平衡”改为“入不敷出”;
④“欠了一屁股债”改为“债台高筑”;
⑤“吃了上顿没下顿”改为“生活困难”
第12页,共25页
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
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
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
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
溢。
5.【答案】中国从古到今的文脉是如何延续的?如何保持文学创作的生命力?能不能分享一下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
【解析】
本题是根据回答补写记者提问,应根据回答的内容写出问题,应抓住问题的
重点。第一问何建明的回答是举例表明作品文脉是有继承性的,并且以近现
代作家,当代作家为例表明如何我们产生的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才会长久。一
共有两个层次的内容,即:中国从古到今的文脉是如何延续的?如何保持文
学创作的生命力?回答时注意字数限制。第二问是何建明自述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所以记者的提问是:能不能分享一下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回答时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
1.中国从古到今的文脉是如何延续的?如何保持文学创作的生命力?
2.能不能分享一下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考查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涉及到的考点为语言的简明、
第13页,共25页
连贯、得体。口语交际用语要符合人物身份,得体礼貌;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人物该说什么话;注意不要遗漏对话中的信息,否则可能会造成对话前后衔接不上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适合语境,准确措辞。明确目的,有的放矢。看准对象,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口语交际类试题解题的基本技巧:
1.言之有“物”。要读通情境,抓住中心,就是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切忌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
2.言之有“礼”。领会意图,设身处地,说话要注意人物身份、说话对象和交谈场合,要做到文明得体。
3.言之有“序”。说话要注意有条理,注意前后句内在的联系,力求意明句畅。
6.【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1)A.“从游戏成瘾的原因探究治疗的途径不是医学方面的问题”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说“这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并非不是医学问题。
(2)C.“第④段举出一款游戏让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的实例,目的是为游戏开发者指明方向”错,举出的例子是教育游戏让课本知识更生动直观,并未明确说明其让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再者举出这类例子的目的是论证游戏本能是可以被借助用来转化为创造动力的。
(3)A.“是因为在游戏过程中能主动进入虚拟空间,自我操纵游戏的结局”说法片面,原文第二段“认为游戏成瘾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表述不妥当。B.“父母只要认真地检讨自身,给孩子多点陪伴,就能阻止孩子在游戏中寻求逃避”太绝对,根据第二段“家庭与教育的因素在国内未成年人的游戏成瘾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除家庭外还有教育的因素,因此这种说法
第14页,共25页
不符合原文意思。C.“如果能将游戏与需要专注和想象力的严肃工作进行结合”错,原文第四段的意思是“这些大脑的高效状态”与严肃工作结合起来,而不是游戏与严肃工作结合起来。
答案:(1)A。
(2)C。
(3)D。
(1)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
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
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
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
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
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
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7.【答案】【小题1】D
【小题2】B
第15页,共25页
【小题3】
【解析】
(1)D.“最愿意把工作做得尽美尽善”这一表述错误,“最愿意”与材料一图
2“基层干部工作动机对工作态度的影响”中“尽善尽美”部分反映的数据不符。故选D。
(2)A.“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错,参见原文信息“中央是心脏和大脑”。C.结合文本内容“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海嘎村……为一方百姓照亮前
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很多基层干部信心饱满、热情迸发”分析可知,“意在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催生了大量优秀的基层干部”这表述曲解文意。D.结合文本内容“客观地说,囿于政策水平和管理艺术等原因,加之适连改革转型期和利益调整期,一些地方确实有个别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未能妥当处理多种问题和关系……观感进一步偏离真实面,这是值得警惕的”分析可知,“并提出消除危害具体对策”这表述无中生有。故选B。(3)怎样才能成为群众认可的基层好干部,结合文本内容“奋斗的过程也是幸福的过程”“我们一直在奋斗,看到群众期盼的目光和群众满意的笑脸。我们心里的幸福是满满的”“奋斗是时代的召唤”“党员干部的奋斗。是为群众谋幸福的奋斗”“只要我们与群众心心相印、因结奋斗,就能向党和国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等分析可知,需要与群众心心相印为群众谋幸福而奋斗;结合材料一图表内容分析,要扎根基层、恪尽职守;结合“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基层干部的噪音杂音,有些人对基层干部群体做出极端负面评价,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客观地说,囿于政策水平和管理艺术等原因,加之适连改革转型期和利益调整期,一些地方确实有个别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未能妥当处理多种问题和关系,有的甚至身涉贪腐,把自己‘绊倒’在基层”等分析可知,还需要廉洁自律,妥当处理好各种问题和关系。
第16页,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