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 高教 笔记,不是很全
时间:2025-04-07
时间:2025-04-07
古罗马时期文艺理论思想
贺拉斯(公元前65-公元前8):《诗艺》“贺拉斯体诗”:他的抒情诗以希腊抒情诗为典范,并进行改造,往往采取写给友人的方式,谈友谊、谈爱情、谈诗,构思巧妙,语言精美,熔哲理和感情与一体,给人一种既感伤亲切又不失优美庄重的感受,贺拉斯的这种抒情诗称为“贺拉斯体诗”。
1 古典主义原则:贺拉斯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所谓古典主义,是指罗马的文艺要向古希腊的文艺学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典范的文艺主张。后来17世纪法国的布瓦洛等提倡法国的文艺向古希腊罗马文艺看齐的主张,称为新古典主义。
“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敢于不落希腊人的窠臼”“不在模仿的时候作茧自缚” 2 理性主义倾向:贺拉斯同意亚里士多德把文艺创作看做是“心之理性的生产”,将艺术看作人的生活的模仿,而不是神的诏语“我劝告已经懂得写什么的作家到生活中到风俗中去寻找模型,从那里吸取活生生的语言吧!”
判断力指艺术家正确的感受和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艺术家正确判断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什么。“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
3 合式原则:贺拉斯认为正确的判断力表现为艺术创作中的“合式”原则,级要求在艺术上做到协调一致,妥帖得体,恰到好处,叫人感到合情合理,无懈可击。渊源追溯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应该成为有机整体即“整一”原则。要求:
A人物的性格要前后一致,与年龄相符;再现古代作品中的人物,要描写人们熟知的性格特征。(青老年人各有自己的性格,阿喀琉斯,应该是 急躁无情尖刻;美狄亚应该是凶狠剽悍)---类型化的理论
B 人物语言符合个人的身份和遭遇(“忧愁的面容要用悲哀的词句配合,盛怒要用威吓的词句,戏谑配嬉笑,庄重的词句配严肃的表情”)
C 结构虚实参差无破绽,着眼整体效果,情节一致
D 高贵的内容与优雅的形式(有阶级内涵,要求符合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心态和艺术趣味,而不是符合“没有教养的庄稼汉的嗜好”;可以说他是第一个提倡“雅文学”排斥“俗文学”的理论家。)
4 诗的社会作用 “寓教于乐”“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是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由此看来,他认为快感和教益缺一不可。《诗艺》是西方第一部诗人以诗谈诗的著作。
郎吉弩斯:《论崇高》
1 崇高作品的特征:崇高包括伟大、雄伟、雄浑、壮丽、庄严、高远、遒劲等。A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崇高的语言对听众的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 B崇高的感染力具有普遍力,不容读者的判断,就被读者接受。C 崇高的作品具有永久性。
2 崇高的来源: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庄严伟大的思想,第二是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这两个来源主要依靠天赋;第三是运用藻饰的技术,第四是高雅的措辞,第五是结构的堂皇卓越,后三个可从技巧的训练中获得。
(1)“一个崇高的思想,如果在恰到好处的场合提出,就会以闪电般的光彩照彻整个问题,而在刹那之间显出雄辩家的全部威力。”“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2)高扬了情感在文艺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把人引向伟大壮丽事物的热情,才是崇高的源泉。(3)
(4)属于语言的技巧,(5)重申了“有机整体“的古老观念。
3作家修养论:(1)要做大自然的竞赛者。(2)做过去伟大诗人和作家的竞赛者。
他认为崇高必须是天才的创造,但是天才有天赋和后天训练的因素,也强调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崇高的提出使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认识重点从客体的特征转向主体情感。
普罗提诺(204-270):《九章集》
1 文艺本质论:“流溢说”(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太一”,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柏拉图所说的最高理式,也就是神。由于“太一”是完满的,充溢的,它要流溢,于是依次流溢出宇宙理性、灵魂、感性世界。)
2 神是美和艺术的来源:美:物体美(感性美),心灵美(灵魂美),理性美(理式美),把握美不能只是通过感官,而是要凭心灵和理性。抛开尘世的物质的羁绊,让自己的心达到完善。 艺术家不能创造艺术,只能在神的美的理念支配下创作出具体的作品,因此不是艺术家创造了艺术,是艺术创造了艺术家。“没有音乐就没有音乐家,是音乐创造出音乐家来,而且是先验的音乐创造出感性音乐。”(在普罗提诺看来,艺术美既与物质材料无关,也与社会生活无关,艺术家只是神的“艺术”在此岸世界的工具,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只是“参与了”创造,只是代神创造。这和柏拉图的所谓诗人“代神说话”是一致的。)
3 摹仿新解释:艺术摹仿自然,这自然就是理式的摹仿(这和柏拉图一样),但他同时认为艺术摹仿自然,不单是摹仿自然的外形,而是以产生自然事物的理念作为立意去摹仿自然的,这样艺术品就是美的占有者,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来自此岸世界,又通向彼岸世界。 他将东方神秘主义、亚里士多德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模仿说进行改造,纳入到柏拉图唯心主义理式论思想体系,发展成新柏拉图主义艺术理论。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