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公选课期末作业
发布时间:2024-11-12
发布时间:2024-11-12
教育学
论述题
第1题 (20) 分
论述影响课程的主要因
素。
答:学校课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课程发展史和当代各国进行的课程改革来看,最主要的受社会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儿童身心的发展三方面制约。
(1)社会需求 这里所谓社会是社会结构,它包括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因素,它们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课程是这些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社会因素对课程的共同需求体现在:对培养新的劳动者和新的政治及成人的需要;对更新坑成内容的要求;对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但社会因素对课程的需求往往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通过教育方针、政策、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的。
(2)科学知识的进步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课程的重要源泉。课程内容总是从人类积累的只是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体现着人类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和精华。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学校课程的完善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与普通学校开设的课程科目基本是同步的;自然科学新的发明和发现,对课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结构和形式都显著影响。在社会科学方面也有类似情况;科学知识的分类对学校的课程内容,尤其是课程设置有着重大的影响。
(3)儿童身心的发展 课程是要学生掌握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就必须是学生能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年龄特点等等,都是影响课程的重要因素。其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课程目标的制约。不同学段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课程目标也各异;对课程设置的制约。学者们的长期研究认为,个体发展有六个方面的共同需要:认识活动的需要、价值定向活动的需要、操作活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审美活动的需要、体力活动的需要。课程设置不仅反映社会需求和科学知识发展情况,也要反映个体的这种共同需求。因此,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所设计的课程体系中几乎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保函了上述六个方面的内容;对教材编制的制约。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制约着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只有把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材才能受学生欢迎。 综上所述,社会需求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只是的更新促进了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的变化;学生身心发展强烈影响各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组织。
第2题 (20) 分
论述教学的基本任
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他任务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基础知识是指构成一门学科的基本要素,即概念、原理、定义、公式及其结构。基本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活动方式,一般指读、写、算、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技能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的程度就是技巧。
教育学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一般地说,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能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能力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一般能力实在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如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等。特殊能力是人们在特殊领域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绘画才能等。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教学极其关键的任务。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体力,主要是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如视力、听力、运动器官的活动力)。发展体力不只是体育课的任务,各科教学中都应考虑这一任务的实施。如坐、立、行、阅读、书写的姿势,课业、作业负担量等,都与发展学生的体力有关。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还要努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观点、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这是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学内在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它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无论是社会科学范畴的课程,如政治、历史等,还是自然科学范畴的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其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基本环节中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再次,教师在教学中能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上述几项基本任务互相关联,各自又有独特的内涵,不可分割,也不可混同,它们统一在教学活动之中。
第3题 (20) 分
简述地方分权管理模式的利与弊
答:(1)根据是中央和地方关于教育管理事权的分配关系,将教育管理体制分为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
(2)中央集权有利于同一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有利于统一教育发展规划,有利于中央对薄弱地区教育的支持;但难于因地制宜,也不利于发挥地方教育的积极性。
(3)地方分权有利于因地制宜,有利于激发地方办学教育的积极性,但却不容易统一政令,造成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也不利于中央对地方教育的协作。
(4)不管是集权还是分权,都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也各有利弊,也难以解决一切教育问题;要真正搞好教育,管理是一个智慧,而不是简单套用哪一种管理体制。
第4题 (20) 分
论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之所以经常被采用,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对提高教学质
教育学
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一)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都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中教学方法。 2 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3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4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 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 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三)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1 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2 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伯的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3 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 实习法是学生 在教师纽上,利用一定 实习场所,参加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5题 (20) 分
论述新形势下学习方式的
变革
答: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求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他们形成具有自主、探究、合作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并带来其他方面的改革,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创新人才。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赋予学生学习自由,调适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积极推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式。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主动
教育学
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只有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子我知道和自我强化上。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使之养成习惯,是促进学习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2)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也成为发现学习。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学生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是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主基础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内讨论。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活动达到目标并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此外,还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或全校交流。
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积极意义。首先,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再者,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上一篇:医院流动资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