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2024-11-12
发布时间:2024-11-12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区域的划分
1.地理区域是根据
2.一个地区。
3.同一类型的地理区域,还可以划分出 不同尺度 或 不同级别 的区域。
4.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确定区域的主导因素
名称: B北方地区、A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 。
界线:① 与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 区界线接近,主导因素 夏季风 的影响。
②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即第一、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地形 地势。 ③是 秦岭---淮河 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oC等温线和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也是我国 亚热带与暖温带 以及湿润区与 半湿润 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 气温和降水 ----即 气候 。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自然地理差异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2、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地形特点 本区以 高原 和 盆地 为主。
气候 :(1)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 年较差 大, 降水 稀少,年降水量从 东 向 西
逐渐减少,太阳辐射 强,蒸发 旺盛,气候 干旱。
(2,再加上重重对 的阻隔,使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 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河流:本区河流 很少 ,多为 内流河 , 塔里木河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自然景观:盆地中有大面积的分布,盆地边缓有星星点
点的 绿州 分布。从东到西依次为 草原 、 荒漠草原 、 荒漠 。 青藏地区
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有 “世界屋脊” 之称。是我国 大江大河 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
“寒”: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 最低 的一个区域,许多山峰 终年积雪 , 冰川 广
布;这里也是我国 日照 最充足的一个区域。
降水少气候干旱 主要是由于 海拔高 ,阻挡了 海洋湿润气流的 到达。
以 牧 业为主的地区,是我国的主要 牧 区
牧场;青海和西藏主
要是 高寒 牧场。
,青藏的
牦牛 、 藏绵羊 和宁夏的 滩羊 。
种植业:在西北地区,人们还利用 河 水和 高山冰雪融 水,发展了 灌溉 农业 ,
主要分布在 河套平原 、 宁夏平原 、 河西走廊 和 天山山麓 。
在青藏地区的 藏南谷地 、湟水谷地 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北 京
1、大致位于:
2、自然地理特点:
地形、地势:北京的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 华北平原
的一部分,地势低洼,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气候 :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 寒冷干燥 ,夏季 高温多雨 ,冬夏
长 ,春秋 短 。
河流 属河、河和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 天津 ,汇入 海河 ,最终流入 渤海 。
3、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 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北京具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势 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势 北京西部背靠我国 黄土高原 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 黄淮海 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 内蒙古 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城市职能
北京是中国的 政治 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的最
高行政机关―― 国务院及党中央 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 文化 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
研机构,众多的体育场馆,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 国际交往 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
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
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5、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北京城建历史:已有 3000 多年,最早为 周武王 时的 蓟 城,先后有
金 、 元 、 明 、 清 各代在此建都。
至 明、清 两代,北京旧城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内建筑排列成 棋盘 状, 皇宫 居
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这
种 “凸” 字轴线形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为世界
遗产名录,北京可以凭借这笔巨大的财富大力发展 旅游 业。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6、北京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今后必须朝着 现代化大都市 方向发展。北京在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了 旧城 格局和 原有风貌 的同时修建了许多 现代化建筑 ,使北京出现了 传统 与 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 基础设施的 建设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发展 高新技术 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香 港 和 澳 门
1、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
2、 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人地矛盾突出,香港采取的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有两种一
是“上天” - 建筑高层建筑,二是“下海”――填海造陆
3、香港有以上的城市绿地面积,香港是既注重 效益又重视
4、“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 特别行政 区。“特别”之处在于祖国内地实行的是
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香港及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糸
港澳地区很发达 。香港是中心、息服务 中心和 旅游 中心。澳门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是 博彩旅游 业。
祖国内地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支持与合作 、
然料、原材料等资源以及 劳动力 和 广阔市场 。目前香港 80% 以上的生
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香港作为祖国内地 转口贸易 的重要基地,通过
香港,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香港的发展促进了内地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才 和 管理经验 通过各种渠道带到了祖国内地,目前香港 80%的 工业 转
移到内地。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形成了
台 湾 省
1、概 况
位置:台湾位于我国 东南沿海 ,北临 东海 ,南临 南海 ,东临太平洋 ,西隔 台湾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海峡 与我国 福建 省相望。
,北部属于 亚热 带(北温带)。
范围:台湾省包括 台湾 岛、以及附近的 澎湖列 岛、 钓鱼 岛等许多小岛。
面积: 36000 平方千米。
人口:台湾人口2200多万。 汉族 占97%,主要是 明清 以来 福建 、 广东 两省移民
的后代。
2、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台湾多 山 ,山地丘陵占 2/3 。其中 玉山 为台湾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
西部 及 东部狭窄的沿海 地带。
20oC--22oC,年降水
量22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均匀。
,最大河流为溪 ,最大湖泊 日月潭 。
3、 美丽富饶的宝岛
自然风光迷人,名胜古迹不胜枚举。(玉山、阿里山、日月潭等)
富饶: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 “海上米仓”、“东方甜岛” 、 “水果之乡” 的美誉。 岛上约 1/2 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 “森林之海” 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的美誉。 樟树 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樟脑 产是居世界首位。
岛的 西海岸 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有我国 “东南盐库” 的美称。
4、 出口导向型经济
等 型的经
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
升的同时还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的第三产业在20
世纪90年代成为三类产业产值构成中比例最高的)。
发展出口导向型经的优势和条件 海岛多港口 ; 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 ;
吸收了大量的外国资本 ; 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等
工业城市主要有: 台北 、 台中 、 高雄 等,都分布在台湾 西部平原的沿海 地
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新疆概况:
位于我国边陲;面积有160的省区;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地广人稀;以 维吾尔族 、 汉族 为主。
2、自然环境特征
、盆地、 天山 、 塔里木盆地 、 昆仑山 。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干旱 。
形成原因 ,,再加上对湿润气流 的屏障作用使 海洋湿润的气流 不易到达。
河流:河流 较少 ,多 内流 河,塔里木 河是本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植被:以 荒漠 为主。在有 山区降水 和 冰雪融水 的 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 和 部分沿
河地区 分布有星星点点的 绿洲 。( 绿洲边缘 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对 植被 的破坏和 水资源 的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 荒漠 化和 盐碱 化,并逐步成为 荒漠 。)
3、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 和分布的主
要地区)。
主要农作物 小麦 、 玉米 、 高梁 等(产量高,品质优良)
特色农产品 (特色:。原因:
夏季高温 昼夜温差大,光照足。)
农业缺水严重: 引水渠 、 灌渠 、 坎儿井(43页图) 等为农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灌
溉水源。但水资源仍然十分紧张。面对现实,人们应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
入手来缓解人与水的矛盾: (1)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如采用先进
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等。(2)减少水污染以及污水的治理再利用。
(3)节约每一滴水。
新疆及西部农村农业发展的方向:广大的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本区的优势,发展
特色 农业。如吐鲁番地区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行 农业先进技术 ,
既合理利用了水土资源,又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4、能源优势
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 1/3 。
仅塔里木盆地中的天然气就占全国陆上天然气的22%,有 克拉玛依、轮台、库车等大型油气田。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 石油及天然气 工业基地。
西气东输工程
9个省
市,目标地是 长江三角洲 。
对我国东西部的好处
西部:能够使本地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使天然气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迅速增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效。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与隔海相
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对外开放的前沿
区位因素 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人文因素 ( 政策因素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策略。(1980年
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 深圳 、 珠海 就在本区。1985年珠江三角洲
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
放体系。)
3、外向型经济
外资来源:74%的外资来自 港澳 地区,3%的外资来自台湾省,23%外资来自世界其他地区。 外向型经济的特点: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利用引进的外资、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经验和最新的工商科技信息创办起来的一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
加工制造业 (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为主导产业,以 出口外销 (产品主要是通
过 港澳 贸易渠道出口到东南亚、 欧洲 、 非洲 、 美洲 、 大洋洲
等地区 )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方式 “前店后厂” , 港澳 在前, 珠江三角洲在
后。这种合作模式对我国沿海地区,如: 辽中南 、 环渤海 、 长江
三角洲 等地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取得显著成效 本区产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使该地区 贸易 国际化水
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成为全球最大的 电子 和 日
用消费品 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评价: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税收
减少,吸引外资的优势下降等;
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应依托不同的条件,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
如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
4、城镇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1)非农业人口大量增加:加工制造业、餐饮、娱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使当地的和
外地的数百万剩余劳动力涌入珠江三角洲,使这个地区的非农
业人口大量增加;
2)城市数量增加,3)城市规模扩大。
4)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但是城镇化也可能带来一些 环境 问题和 社会 问题。城市的发展应与经济的
发展相适应。
-西双版纳
1、旅游资源丰富
原因 地理位置优越 :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1) 西双版纳位于 云南 省境内,地处 横断 山脉最南端,南部和 老挝 、缅甸 接
壤,还以 澜沧 江-- 湄公 河与 泰国 、 越南 等国水路相连。
(2)本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属于热带,为典型的热带季风 气候(特点:年平均气
温在20C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 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旱 季和 雨 季。每年 5~10 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 西南 季风,降水 较多 ,为 雨 季;每年 11月~次年4 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 东北 季风,降水 很少 ,为 旱 季。) 旅游资源
风景迷人:(1)热带雨林景观 西双版纳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除 海南 省外保存最为
完整的地方。这些雨林植物密集,各种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错落,形成
多大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
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观。
(2)这里的动物有上千种,其中有 亚洲象、绿孔雀 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人们称这里为 “热带动物王国” 。
风俗诱人:各具特色的 民族文化 是本区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这里有 傣 族、哈尼 族、
布朗 族等13个少数民族,他们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
傣族造型优美的 佛教 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 竹 楼、美味可口的 菠
萝 饭和 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 孔雀 舞、规模宏大的 泼水 节等。
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原因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鼓励;
(2)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
(3)西双版纳优越的旅游资源优势。
发展情况 1)本区先后建成了西双版纳 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 等一大批国
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 州内、边境 旅游精品线路,使旅游业迅速崛起为 重
要支柱 产业。
2)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本区多个部门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
务业、房产业等),并增加了 就业机会 和 人均收入 ,改善了人民生活,
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3)近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呈下滑趋势
原因:(1)周边景点增多;(2)本地景点分散;(3)不法商贩诱骗游客
购物;(4)生态环境被破坏;(5)景点大同小异。
o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重振旅游业的对策:(1)要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2)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黄土高原
1、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 太行山 、西至 乌峭岭 、南至 秦岭 、北抵 长城 、跨越
了晋 、 陕 、 宁 、 甘 等四省区。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物质的来源:证据有:(1)“黄土的厚度均匀”。(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质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
亚、蒙古等地戈壁、荒漠的矿物质成分相同”。(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3、地表景观:
4、地形特点:
5、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因素:(1)地形 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较大,坡又长;
(2)降雨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加剧了水土流失
(3)地面物质组成 黄土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
能保持直立性,遇水侵蚀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4)植被 植被稀少,不能保护土壤不被侵蚀。
人为因素 (1)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2)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间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 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
方千米。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 较大 ,降水季节 差异大 ,地
形一般为 山区 ,地表 坡度 较大。
严重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 肥沃的土壤 ,使农作物 产量下降 ;使 沟谷 增多、扩大、
加深,从而导致 耕地面积 减少;还向 黄河下游 输送大量泥沙,给 河道整治
和 防洪 造成巨大困难。
6、生态环境脆弱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1)水土流失严重
(2)自然灾害频繁 其中 旱涝 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黄土高原大
部分属于 温带大陆性季风 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 寒冷干燥 ,降水集中 夏秋 季节。受 季风 的影响降水的 年际 变化大。 春 季易发生旱灾, 夏秋 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
(3)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难以恢复,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
益加大。
生态环境恶化
人口增长 自然灾害频繁
7、生态建设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台理水土流失。
A 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B 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C 在缓坡地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
量。
8、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人地协调发展,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措施有:
(1)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把生态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3)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
极进行生态建设。
(4)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
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长江沿江地带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1、优越的地理位置
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长江横贯东西,航运发达。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 地势低平,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
(2)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
(3)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4)自然资源丰富
长江沿江地带 水利资源 ,水力资源 丰富。矿产资源不够丰富,本区除有色金属外,总体上看,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其上游资源种类多。其中水力资源、煤矿、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较下游地区丰富。下游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缺乏。
3、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长江沿江地带是沟通 东部沿海 经济发达地区与 西部 资源富集地区的纽带,三个
区域构成了英文字母 “H”的格局。
b 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c 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d 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 农业 区,工业 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
力的 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带之一。通过众多的 南北支流 和 交通干道 ,可将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向 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4、沿江地带的城市
(1和的生命线。
(2)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是长江沿江地带众多城市中的四个特大城市,它们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长江中下游城镇 密集 ,其中 长江三角洲地区 的城镇分布密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上游地区沿江城市 较少 ,城市密度相对 较低 。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4)四大城市密集区:以 重庆 为中心的长江上游 城市群;以 武汉 为中心的长江中游
城市群;以 南京 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上海 为中心的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5、沿江地带的工业
(1)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主要有四大工业基地:以 宜昌、重庆 为
中心的 电力、冶金 等工业基地;以 武汉 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的 钢铁、轻纺 工业的重要基地;以 攀枝花、六盘水 为中心的 钢铁、煤炭工业基地;由 沪宁杭 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 综合性 工业基地。
(2)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 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汽车工业基地,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
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1)上游: 水土流失 严重。治理: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
严禁开垦大于25度的坡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等
(2)中下游:是长江流域 洪涝 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治理: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沙石的行为。
(3)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主要有 水污染、大气污染(如酸雨) 。治理: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限期治理,按期达标。对新建项目要做到生产与“三废”防治同时规划,同步建设。对上海、武汉等工业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地理区域的差异: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2)地理区域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改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3)地理区域的合作: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在世界中求发展
原因:(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这一基本
国情,使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第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 综合国力 日益增强, 国际地位 逐渐提高。
途径:(1)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应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加
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2)我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直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同面对
人类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并担负着 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