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第九章环节动物门

发布时间:2024-11-12

普通动物学 课堂笔记

第八章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环节动物门

1、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环毛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

2、掌握多毛纲、寡毛纲、蛭纲的主要特征

3、了解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门的主要特征、真体腔及身体分节的意义、环毛蚓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难点:理解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及担轮幼虫的结构

环节动物、纽形动物、原腔动物、扁形动物合称蠕虫类,它们的共同特征为:

1、两侧对称

2、没有真正的运动附肢

3、有较发达的皮肤肌肉囊

4、都是以蠕动的方式进行运动

第一节代表动物——环毛蚓

一.外部形态

1.体节及分节现象

体节约为80-100节,生殖孔和环带的位置固定。

具节间沟、体环、围口节、口前叶等结构

同律分节:即组成躯体的体节在形态和机能上大致相同,如:环毛蚓

同律分节的意义:

①环节动物的每一体节几乎等于一个单位。对于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机体新陈代谢是②、分节和群体不同之点:分节的动物,只有1个头和1个神经系统有很大意义的

③体节的出现是对有机结构和生理功能更高级方向进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由于体节的出现,使环节动物的身体,长度有发展的余地,内部器官有充裕空间

2.运动附肢——刚毛

3.身体与外界相通的孔道:口(第一节)、肛门(最后)、♂生殖孔(1对,第XVIII节腹面)、♀生殖孔(1个,XIV节腹面)、受精囊孔(1~4对)、背孔(从Ⅺ-Ⅻ节起每节间正中都有一个)

二、内部构造

1.体壁层、脏壁层

和次生体腔

(1)皮肌囊(体壁层)

角质膜:位于最外层,较薄表皮层:单层柱状上皮细胞,间有单细胞腺、感觉细胞

体腔膜:来源于中胚层,极薄,为单层上皮。肌肉层:来源于中胚层,外环肌、内纵肌

运动:体壁肌肉层和刚毛及体液协调作用的结果

思考:扁形动物、原腔动物及环节动物的皮肌囊有何区别?

扁形动物皮肌囊:表皮:单层上皮,腹面具纤毛,间有杆状体、感觉细胞和粘液腺。基膜:无细胞结构,具弹性。肌肉:外环肌、中斜肌、内纵肌、背腹肌。皮肌囊内无腔,被实质填充。运动:由皮肌囊+纤毛+粘液共同完成。

原腔动物皮肌囊:角质层:非细胞层,具保护作用,特厚。表皮层:较薄,两侧、背腹加厚形成体线。肌肉层:只有一层纵肌,未形成完整肌肉层。

内有假体腔

普通动物学 课堂笔记

(2)脏壁层:

脏体腔膜:单层上皮,来源于中胚层。肌肉层:外纵肌、内环肌,来源于中胚层。单层肠上皮:来源于内胚层

(3)真体腔

体壁体腔膜与脏壁体腔膜之间的大空隙称为真体腔

真体腔出现在动物进化上有何重要意义

A、真体腔的出现使消化管壁出现肌肉,为肠的分化具备了物质基础,为消化系统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可在很大的“空间”盘转和蠕动,使消化率大大提高

B、真体腔的形成,与循环,排泄、生殖系统的关系也极其密切

C、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身体有足够的硬度和抗压能力,有利于在土壤中运行

(4)真体腔与假体腔的比较

2.消化系统

消化管

前肠——口(Ⅰ)、口腔(Ⅰ—Ⅲ)、咽(Ⅳ—Ⅴ)、食管(Ⅵ—Ⅷ)、砂囊(Ⅸ—Ⅹ)

中肠——胃(Ⅺ—ⅩⅣ)、肠(自XV节始)

后肠——直肠与肛门合称后肠,消化管后端20多体节

消化腺:单细胞咽腺、食道腺、盲肠(自XXVI节肠两侧向前伸出一对锥状盲肠)

3.循环系统

1)组成:背血管(能博动,血流从后往前)、腹血管(不能博,血流自前往后)、心脏(环血管,位于VII、IX、XII、XIII节,血流由背向腹流,能博动)、神经下血管(血流由腹向背)、食道侧血管(2条,位于食

道的腹侧)

普通动物学 课堂笔记

2)血液循环途径

3)闭管式循环:血液始终在血管和微血管中进行流动,不流入组织间隙中

4.呼吸和排泄

1)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主要靠体表进行。

2)排泄系统:环毛蚓无每节一对的大肾管,具有3类小肾管:体壁小肾管、隔膜小肾管、咽头小肾管。后肾型排泄系统:包括肾口、细肾管(血管网)、排泄管及肾孔,是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

思考:原肾管与后肾管有何区别?

5.神经系统:链(索)状神经

(1)中枢N系统:包括脑(咽上神经节,一对)、咽下神经节(第一对神经节)、围咽神经(一对)、腹神经束(2条,双股合成)

(2)周围N系统(外围N):咽上N节前侧发出8-10对神经,分布到口前叶,口腔壁,咽下神经节发出3对神经,分布到体壁和各器官

6.生殖系统

1)♂:精巢2对(X、XI节的精巢囊中)、输精管(1对,XⅢ节)、生殖孔(XⅧ节)

前列腺一对,位于♂

性生殖孔的内侧

普通动物学 课堂笔记

2)♀:卵巢:(1对,XIII)、卵漏斗(2个,XIII节后)、

输卵管(1对,较短)、♀生殖孔(1个,XIV节)

付性腺:纳精囊3对,位于VII-IX节内

3)受精与发育:异体受精、直接发育

蚓茧:当蚯蚓排卵时,沿环带分泌粘性物质形成蛋白质胶质管,卵落入其中,然后往后移与精子受精,最后逐渐脱离虫体形成两端封闭的结构,受精卵位于其中。蚯蚓具再生能力。

第二节环节动物门的特征

1.分节现象

2.次生体腔

3.刚毛与疣足:为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疣足:多毛纲动物体壁凸出的扁平状双层结构,分背肢和腹肢,其中有刚毛及足刺伸入以支持,有的体腔也伸入其中,形成一种有效的运动器官。疣足兼具呼吸功能。

4.循环系统为闭管式循环

一些环节动物的次生体腔退化,其它的组织进入真体腔,形成了血窦,血液在血窦中运行。

5.后肾管典型的后肾管为大肾管;有的后肾管发生特化,成为小肾管。

从胚胎发生看,环节动物的肾管有以下几种类型:1)体腔管,由体腔上皮细胞向外生长而成;2)混合肾管,近肾口部分为体腔管的一段,近肾孔部分为原肾管的一段;3)肾管混合,体腔管与肾管在近肾孔处愈合。有些多毛类的体腔管,可分为排泄管和生殖管,或为混合管。

6.N系统呈链式(节索式)

感觉器官:眼、项器、平衡囊、纤毛感觉器、触觉细胞。

项器:口前叶后的一对纤毛感觉窝,为化学感觉器。

7.环节动物一般靠体表呼吸,疣足亦有部分呼吸作用,

有些具很原始的鳃。

8.担轮幼虫

♀、♂同体(蚯蚓)或异体(沙蚕),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

担轮幼虫:幼虫呈陀螺形,

具口前和口后一圈纤毛环,顶部具顶纤毛束,具感觉作用;

普通动物学 课堂笔记

具有一对原肾管和原体腔。已出现消化道。是海产多毛类及软体动物的幼虫。

第二节环节动物的分类

一、多毛纲(Polychaeta)

1.外形:分头部和躯干部。头背有眼点4个,前缘中央有一对口前触手,两侧各有一分节的触须;躯干部每一体节的两侧均具一对疣足,为游泳器官、也可进行气体交换。

围口节:是身体的第一体节,两侧各有4条围口触手,腹面为口,吻可以翻出,有颚和拟颚

躯干部:位于围口叶之后,肛节之前的所有体节。体节形状和结构前后基本相同为同律分节;体节的形状和结构前后不相同为异律分节。

疣足:是运动,感觉兼呼吸的器官。分背叶(背枝)和腹叶(腹枝),由触须、足刺和刚毛组成。肛节:身体的最末节,肛门开口于此节后端,并具有1-2对细长的肛须,有触觉的功能

2.内部结构

1)消化管为一直管,食道两侧有一对食道腺或称食道盲囊,可分泌蛋酶,有消化机能。

2)循环系统为闭管式循环。

3)排泄系统各体节有一对大肾管。

4)神经系统似环毛蚓。感官发达,除眼、触手、触角外,有项器(nuchialorgan,有嗅觉功能)。

5)生殖系统多数为♀、♂异体。精子由后肾管排出。体外受精,发育时具担轮幼虫期

多毛纲的主要特征:

1,体扁长,有头和躯干之分

2,运动器官为疣足

3,呼吸体表,有些种类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鳃

4,感觉器官发达,触手、触须和项器等

5,多为雌雄异体,发育中有担轮幼虫期

多毛类的生殖现象:有性生殖的多毛类为雌雄异体。以体外受精为主,发育经过担轮幼虫的浮游时期。海洋种类于生殖前多发生形态上的变异,具生殖态的虫体称异沙蚕体。

3

.分类:

普通动物学 课堂笔记

二、寡毛纲(oligochaeta)

主要特征是头部退化,感光不发达;无疣足,

刚毛着生于体壁上,体表有呼吸功能,有环带,

♀、♂同体,直接发育。

三、蛭纲

1.外形:体背腹扁,无疣足及刚毛,体节固定

(可见26节),具体环,眼点数对。体前后端各具

一吸盘,有生殖带。

2.内部结构

1)次生体腔退化和血窦的形成。

2)消化管具嗉囊,口内有颚片,颚片上有小齿,具单细胞的唾液腺,能分泌蛭素,咽部有发达的肌肉。

3)♀、♂同体,异体受精,直接发育。

蛭纲的主要特征:

1,半寄生,有前吸盘和后吸盘

2,体节数目恒定

3,体腔被间质填充,血液(混合液)在血窦中循环

第三节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

1.环节动物的祖先一般认为起源于涡虫纲。因为:

(1)某些三肠目涡虫的肠、神经和生殖腺等均有原始分节现象。

(2)某些环节动物具有管细胞的原肾管。

(3)环节动物多毛类和多肠目都有螺旋式卵裂。

(4)担轮幼虫和牟勒氏幼虫形态上非常相似

(5)环节动物中最原始的原环虫身体没分节,且具纤毛。

2.另一种认为起源于似担轮幼虫式的假想祖先担轮幼虫。

环节动物门的各个纲中,多毛纲最原始,因具有担轮幼虫,且身体构造分化较少。寡毛纲可能是多毛纲适应穴居或土址中生活的结果。蛭纲是寡毛纲过半寄生的生活的结果,因蛭纲中的原始类群━━棘蛭目,体

腔发达,头端具刚毛,有真正的血管,均与寡毛纲相似。

普通动物学 课堂笔记

第四节环节动物资源的经济价值

(一)鱼类的天然饵料:是无脊椎动物较大的类群之一,无论成虫和幼虫均为鱼类的饵料,又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

(二)食用:许多地区的人们以沙蚕为食,沙蚕有一个习性,繁殖季节身体结构发生改变(异沙蚕相和异枝裂相),在夏季满月时,全部浮出水面,进行繁殖。

(三)饲料:高蛋白饲料,可以提高家禽、家畜和鱼类的产量

(四)改良土壤:对土壤的形成和肥力有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同时也是分解者

(五)药用价值

环节动物作药用的动物主要是蚯蚓和蛭类。蚯蚓称为地龙,有利尿、解热等作用。蛭类含有蛭素,有抗凝血、溶血栓的作用,用于治疗脑血栓等疾病。蛭类还可以清除手术中的淤血。

作业:

1.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

简述身体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从多毛类、寡毛类和蛭类的形态特征,试述其对各自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3.了解蛭类的次生体腔的演变与血循环系统的关系。

4.试述环节动物的系统发育。

5.名词解释:同律分节真体腔闭管式循环

后肾管型排泄系统

普通动物学第九章环节动物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