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数据接收缓冲流的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5-07-07

单片机串口数据接收系统设计

由一个串口接收数据引发的问题与字节缓冲流系统的设计

在一个wifi数据收发项目调试时发现,数据在高速连续发送和接收时,经常出现数据出现了丢失和系查询指定标志位:这种方式通常在main函数的大循环中不断的检测标志位或者等待该标志位来判断1:在大循环中 if(标志位成立)表明有数据接收 然后进行数据的处理。

优点: 不会引起整个main函数 线程的阻塞 ;在简单的数据接收项目中可以使用

缺点: 单片机一般都为单线程,复杂的控制中采用操作系统,例如UC/OS;所以,将所以都函数放在main函数大循环中进行轮番处理。整个循环周期时间不确定,其他任务函数可能发生阻塞,不能够保证数据到来时,正好在执行检测指定标志位,从而出现了数据丢失。

显然:以上两种发送在复杂的控制系统中是不能采用的 ,因此:在没有多任务操作系统时,数据的接收采用中断接收的法式是最佳的。使用中断,可以不用查询和等待的方式接收数据,解决了许多问题。,此时,单片机可以说是多线程执行程序。main函数是一个线程,中断服务子程序是一个线程。中断是前台,main函数是后台。由于是多线程(一般而言),不得不考虑数据的安全性。中断可能随时到来。Main函数会随时被打断,程序计数器寄存器PC指针指向中断函数入口地址,指向中断函数。Main函数在处理数据时被打断,可能会引发数据的丢失。共同访问全局变量时,使用互斥信号量等一些手段保障数据不被修改。设计可能被中断打断的函数时,要注意函数的重入问题,像static等关键字。

字节接收缓冲系统设计的核心思想:

消息队列核心算法实现:

1:消息队列核心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Queue

{

unsigned char front; //队列头索引 unsigned char rear; //队列尾索引

unsigned char *pArray;//简易的队列 指向数组

1:前台(即中断)负责接收数据,并不进行处理,将数据放入消息队列中。 2:后台(main函数)负责从消息队列中取出消息,并处理。

3:整个接收系统核心为 队列,可以当做缓冲区;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FIFO

2:在大循环中 while(标志位);通过while来等待数据的到来。

优点:数据不会出现丢失,稳定。

缺点:整个main函数主线程出现堵塞,其他函数无法执行,上述所示。

统的死机。单片机在接收串口数据时,传统采用中断方法或者查询指定标志位方法接收数据。 是否有数据接收。通常有两种方式:

采用队列方式接收数据比较简单,并且实现了缓冲,不会出现数据的丢失。

}QueueTypeDef;

单片机串口数据接收系统设计

2: 判断队列是否为满伪算法

3: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伪算法

4: 将数据加入队列伪算法

5: 将数据从队列中取出伪算法 if( 队列不为空) { }

以上是接收最简单的一个字节的队列;ASCII C 编译通过 不依赖于单片机 ;将其加入中断服务子程序中,把接收的数据加入队列中;以stm32 单片机串口中断为例:

void USART2_IRQHandler(void) {

Main函数从消息队列中取出数据

unsigned char val; while(1) {

if(out_queue(&Queue, &val)) //从队列中取出数据 if(USART_GetITStatus(USART2,USART_IT_RXNE)==SET) { } }

if(USART_GetFlagStatus(USART2,USART_FLAG_ORE) == SET) { }

USART_ClearFlag(USART2,USART_FLAG_ORE); USART_ReceiveData(USART2);

USART_ClearITPendingBit(USART2,USART_IT_RXNE);

en_queue(&Queue,(uint8_t)USART_ReceiveData(USART2)); //将数据加入消息队列中

Val = pArray[front];

front = (front + 1 ) % 数组长度 if( 队列不为满 ) { }

pArray[rear] = 数据; rear = (rear + 1) % 数组的长度 if(rear == front)

if( (rear + 1) % 数组的元素个数) == front)

单片机串口数据接收系统设计

}

}

…. …..

//其他任务 ……. if(i == 16) i++;

i=0;

LCD_print(1,i,val); //显示取出的数据

以上算法思路是以接收最简单的一个字节为例:当然可以接收更复杂的数据,数据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Message //消息数据结构 {

typedef struct Queue //消息队列 数据结构 {

MessageTypeDef;这个数据结构中 构造了接收数据的格式 并不是前面最简单的一个字节,根据实际接收数据的需要来构造数据结构,当然在中断函数中要进行数据的处理,也可以放在主函数中处理数据,中断中依然是将字节放入消息队列中。主函数处理完数据后在放入另一个消息队列中,由其他函数处理数据,多级消息队列。以下是带特定格式的消息数据处理: buff[buff_index] = USART_ReceiveData(USART2); // // // // // // //

{ } else {

buff_index++;

if(buff[0] == 0x2B) //校验数据头

//将接收的数据(1个字节)放入缓冲区

u8 front; //队列头 u8 rear;

MessageTypeDef message[MessQueueSize]; //消息

BOOL (*postMessage)(MessageTypeDef dat ); //消息进列 BOOL (*getMessage)(MessageTypeDef * datAddr);//消息出列

//队列尾 + 1

u8 clientID; //客户端名 u8 messgeLength; //消息长度

u8 message_str[MessageSize]; //存放消息的数组

}MessageTypeDef;

}MessQueue;

单片机串口数据接收系统设计

// // // // // // // // // // // // // //< …… 此处隐藏:473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单片机数据接收缓冲流的设计与实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