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概论论文[1](4)
时间:2025-05-03
时间:2025-05-03
是一篇好的论文
累计4000~5000h/年。这里是广大的草原特区,人口分散,难通电网。利用深井风力提水机组为牧民和牲畜提供饮水或进行小面积草场灌溉,对于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此外,甘肃、新疆北部及松花江下游也属于风能丰富区,适合发展风力提水。
2.小型风力发电机
行业现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把小型风力发电作为实现农村电气化的措施之一,主要研制、开发和示范应用小型充电用风力发电机,供农民一家一户使用。目前,1 kw以下的机组技术已经成熟并进行大量的推广,形成了年产1万台的生产能力。近10年来,每年国内销售5000~8000台,100余台出口国外。目前可批量生产100、150、200、300和500w及1、2、5和10 kw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年生产能力为3万台以上,销售量最大的是100~300w的产品。在电网不能通达的偏远地区,约60万居民利用风能实现电气化。截至1999年,我国累计生产小型风力发电机组18 .57万台,居世界第一。
3.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国外机组国产化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我国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制造工作正在加快发展。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与西班牙电力公司美德(made)再生能源公司成立的一拖—美德(made)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与德国恩德(nordex)公司成立的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分别生产了1台660 kw600 kw的主发电机组,并已经安装在辽宁营口风电场并网发电运行。这两台机组的国产化率达到40%。另外,浙江运达风力发电设备厂在生产200 kw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上又生产出了4台250 kw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广东南澳风场运行,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行状况最好的机组。
国外机组国产化。在我国风电场建设的投资中,机组设备约占70%,实现设备国产化、降低工程造价是风电场大规模发展的需要。但样机的研制及形成产品需要很大的投入,有关部门曾经研制过两种型号的200 kw样机,但还未来得及商品化,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已发展到600 kw机组。为了跟上世界技术发展水平,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经过消化吸收逐步实现国产化的方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型风电机的主要部件在国内制造,其成本可比进口机组降低20%~30%,因此,国产化是我国大型风力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大型风电机的国产化从250~300 kw机组开始,发展到600 kw。塔架可以在国内制造,发电机和轮毂也已在国内试制出来,将上述部件安装在进口风力发电机上考核,如果质量达到原装机的标准就可以替代进口件。其他部件如齿轮箱、主轴、刹车盘和迎风机构都可以在国内试制成功后取代进口件。根据我国的生产水平和技术能力,大型风力机国产化是完全可行的。
600 kw机组的国产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支付技术转让费购进全套制造技术,经过自主开发逐步完善提供商业化产品。另一种是通过技贸结合的方式购进一批技术成熟的风力发电机,同时引进制造技术,组建中外合资公司,严格按照原装部件标准在国内生产,逐步提高部件的国产化率。
三、地热能利用现状
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应用地热流体发电,截止到1992年底,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6 275MW ,其中美国、菲律宾、墨西哥、意大利、新西兰、日本、印度尼西亚、萨尔瓦多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均大于100MW[1 ] 。世界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在1944~1960 年增加7. 9 %。1978~1985 年间增长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17. 2 % ,在这一时期,新增7个国家利用地热发电,总数达到17 国家。1985~1992 年新增4 个国家。80 年代,由于1973 年和1979年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应用地热流体发电的投资迅速增加。
中国是世界上地热能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利用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 多年以前。但真
上一篇:2020餐饮业劳动合同(通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