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概论论文[1](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是一篇好的论文
正科学地大规模开发、研究始于本世纪70 年代。经过30 多年的研究与勘探,基本形成了我国地热利用的主格局,即以天津为重点开展城市供热、以羊八井为重点进行发电利用。
1、地热能发电利用
地热能发电利用的一大益处在于,它可以很经济地建立相对较小的发电机组(与水力发电相比) 。在一些电力市场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建立15~30MW 的地热电站比建立100~200MW的水力发电站要容易的多。由于在地热系统中,地下流体的运移距离很大,且地热能发电需要的水量也很小,因此地热发电非常稳定,它不受月或年降水量大小的影响。
地热发电有3 种类型,即干蒸汽、湿蒸汽或扩容蒸汽和中间介质。干蒸汽电站应用蒸汽热储发电,将蒸汽从井中直接传输到发电机组,这类热田单机组发电为35~120MW ,在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以及美国均建有此类电站,这些电站的总发电量占地热能总发电量的一半。世界上大多数地热田属液态热储,湿蒸汽或扩容蒸汽地热电站应用液态地热系统中的热液流体发电,在地表首先通过1~2 个压力步骤,将大部分液态水扩容为蒸汽,然后输送到发电机组发电,此类电站单机组发电在10~55MW。中间介质发电也应用液态地热系统发电,但由于热储温度较低,不能通过压力变化扩容成蒸汽而发电,只能通过低沸点的中间介质来发电,一般单机组装机容量小于3MW。
我国地热发电始于1970 年,是中间介质发电的先驱之一,比如河北的后郝窖、湖北的灰汤等低温试验电站,但由于缺乏商业价值,均相继关闭。1977 年在西藏羊八井建立第一个高温地热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MW ,到1994 年总装机容量为25. 18MW ,电力全部供给拉萨市,占拉萨市总需电量的40 %。1996 年在羊八井打出高温高产地热井,可建1 个10MW发电机组。最近拟在云南腾冲热海地热田建1 个10MW的地热电站,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
2、地热能直接利用
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存在广泛的市场,截止到1990 年,世界上已有14 个国家地热能直接利用的总热力容量大于100MW。
依据1990 年的统计数字,我国地热能直接利用在世界上位居第二,总热力容量为1 945MW。地热能直接利用项目主要包括:农业、印染、干燥、供热、工业
加工等。利用最好的4 个省(区) 有①河北(占全国的24 %) ,主要用于养鱼、洗浴和温室; ②天津(占全国15 %) ,用于供暖和养鱼; ③山东主要用于洗浴和养鱼; ④西藏自治区用于温室。
中国地热利用发展最快的是供暖和养鱼。例如,天津塘沽,在过去的几年里,建成供130 000 人供热的区域供暖系统。陕西建立2 个面积分别为30 000m2 和66 000m2 的鱼塘,这可能是世界上应用地热养鱼规模最大的渔场,主要用于养殖非洲鱼苗。在北京小汤山建立的驼鸟养殖场,现有成年驼鸟300 余只,若每只以3 万元计算,合900 多万元人民币,养殖周期为3~5 年,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四、我国的海洋能利用现状
我国海洋能开发已有近40年的历史,迄今建成的潮汐电站8座,80年代以来浙江、福建等地对若干个大中型潮汐电站,进行了考察、勘测和规化设计、可行性研究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总之,我国的海洋发电技术已有较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小型潮汐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已具备开发中型潮汐电站的技术条件。但是现有潮汐电站整体规模和单位容量还很小,单位千瓦造价高于常规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还比较落后,水轮发电机组尚未定型标准化。这些均是我国潮汐能开发现存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中型潮汐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电站造价亟待降低。
上一篇:2020餐饮业劳动合同(通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