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汽车涂装工艺设计的水平(5)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1)现代化的汽车车身涂装车间普遍采用多层立体分区布置方式,串联不分区布置方式已被淘汰,单层平面分区布置方式仅在车身长度>7.0m(升降不便的场合)和老厂房改造无法多层化的场合才采用。多层立体分区布置方式占地面积少,厂房空间利用率高,喷漆室无地下工程,物流和作业环境较合理先进。人工密集的作业(涂密封胶工序、打磨作业、检查修饰线等)洁净度要求稍低的作业布置在一层;环境洁争度要求高的喷涂作业(洁净间)布置在二层;烘干室布置在二层或三层;空调供风设备布置在三层或房顶(厂房的总高度不应大24m),实现分区(洁净区、一般作业区、高温区等)集中布置。
2)前处理设备、电泳及后清洗设备、喷漆室(手工和自动喷涂区段)、烘干室应力求直线布置。
3)前处理线和阴极电泳线一般布在边跨,厂房跨度15m偏紧,18m标准。前处理线与返回的阴极电泳线平行布置较好,可提高输送线路的有效利用率,且可避免在电泳槽旁布置电泳烘干室。以间歇式自行葫芦输送方式的前处理和电泳线为例,两线平行布置较直通式布置输送线路可缩短30%以上,不仅可节省投资,且减少了徒劳无效的线路。
4)基于现今高装饰性的汽车身身面漆喷涂工艺采用底色漆+罩光工艺,尤其在采用水性底色漆场合,水性底色漆喷涂后需预干燥(使涂膜中的90%以上水分挥发掉),才能罩光。因此面漆喷涂线很长。在年产15万台的经济规模下,底色漆(BC)喷涂段与罩光(CC)喷涂段直线布置,长达140m左右,某公司推出的3C1B喷涂线方案,中涂、底色漆和罩光3个喷涂段总长达250m左右。现今典型的面漆喷涂线工艺布置是BC喷涂段与CC喷涂段平行布置,使喷涂区域长度大幅度缩短(约70m);使BC段与CC线之间的横向转移段成为冷却(晾干)段。这样的布置使喷漆室集中于洁净区段中,有利于供排风和供漆管路的布置。
5)各线、工序(工位)间应紧密衍接,布置紧凑,力求消除或减少无效的输送。电泳、PVC、中涂和面漆烘干后设置的跑空线路仅供停产(下班后)的“跑空”和缓冲贮存车身用,平时不运作。按需可设几个离线工位。
6)在烘干室中输送车身宜选用积放式输送方式,以实现烘干室紧凑化,节能减排的目的,滑橇积放式输送车身与推杆式地面链输送,烘干室长度能缩短20%左右。烘干室长度控制在120m左右为宜,短了辅助设备与有效段之比较大不经济,长了链速超过3.5m/min故障偏多。
7)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降低碳排放。以大客车车身涂装车间的工艺平面布置为例,习惯采用抽屉式布置(即厂房中间布置转行车及轨道两旁布置喷漆室、烘干室等设备及工位),每道工序间车身的转移都要靠横向转移车,这种作坊式生产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①喷涂后漆膜未干或擦净后的车身在转移过程中产生污染;
②车身进出喷漆室或烘干室等设备占用时间长,设备空运转;
③使用转移车频率高。如选用小流水与抽屉式结合的平面布置的生产(即漆前准备-喷漆-烘干等工序布置呈小流水式喷涂线,其他工序仍为单工位)方式,则可消除上述不足之
上一篇:术中心律失常的处理new
下一篇:品管圈管理与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