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马克思期末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4-11-10

读书报告题目: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体现其伟大的成就和质朴的一生

1. 本书或本文的思维框架

这是恩格斯写给马克思的一片悼文,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是一篇耳熟能详,广为人知的文章。个人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以及他改变世界的成就。作为马克思最好的朋友和同志,恩格斯这篇文章饱含沉痛,却不失敬意和深情。下面我将对本文的思维框架进行分析:

首先是阐明了马克思离世的时间,地点,表达自己的缅怀和他的离开带来的遗憾,其次是对马克思一生两个发现的列举。第一个发现是“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个发现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其中恩格斯评论第一个发现,其重要程度甚于达尔文发现生物的进化论。这种“进化”,区别于机体的“进化”,更多的是思维和生活方式的“进化”。而对于第二个发现,即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使之前所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理论分析都黯然无光。这是两个非常高的评价,另外,恩格斯还专门补充说明道,“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在上述的评价上更进一步,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说明了马克思才情方面的过人之处。因为即使是在其中一个领域做出深刻研究并且有自己的发现,都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而马克思居然在很多方面做出了如此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社会的形态结构。

结果更加出乎意料的地方在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敬佩之处在下文又上升了一个高度:“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即科学家只是马克思的一个副业或者第二职业,他的第一职业是一个斗士,是一个不屈不挠,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的人。

从思想家到科学家,再从科学家到革命家,恩格斯通过不断提升赞誉的境界表达了对马克思一生成就的敬意。

在文章的最后,恩格斯这样说道:“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以上是对这篇文章总体思维逻辑上的一个简要把握,下面的观点分析,我又查阅了其他马克思的专著或文献后,并进行分析。

2. 自己认为对的观点,为什么?

论马克思的两个发现。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代表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揭露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之前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人们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于神和自然的力量,认为这是不可撼动的。导致对很多事情不自信与对很多人盲目崇拜。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其实历史记载的神明与神化的伟人,也不过是人类以自身为模板,却加入了很多超能力,或者超现实的东西的写照。用这些去作为历史发展的依据,解释过去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态,人们开始从“人”自身的角度去解读我们发展的历史,这里的人却成为了理性或者神秘的个体,也不能很好的解释我们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属性和他们的活动都取决于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解释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想法是客观的,也是被人们广为赞同的。正是这种客观唯物的现实规律,推动了人类意识形态乃至社会形态的进步,其意义确实可以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第二个发现代表了剩余价值理论的诞生。解释了经济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理论包含其生产,实现,分配三个部分。其中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绝对剩余价值(时间延长)和相对剩余价值(效率提升)两个部分。在其中,马克思并未否认,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和流水线作业等发明,提高了生产力与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相对剩余价值。另外,马克思发现如果要实现剩余价值,就必须要流通,循环,周转资本,通过投资积累,扩大生产规模,达到进一步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但是,他同样指出,万恶的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利益,靠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并挤压工人的休息,生活,收入,乃至吃饭的时间和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工人健康乃至生命的衰退。剩余价值的分配不均,资本家的剥削行为导致了生存状况的迥然不同,这一切也是激化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矛盾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通过客观的经济规律,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也揭示了

 

无产阶级出现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这个发现,是变革社会,是共产党一路奋斗下来的原因,它确定了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成为共产党的方法论,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恩格斯对于这个发现伟大之处的评判,毫无偏颇。

3. 自己认为不对的观点,为什么?

如果说非要从这篇堪称经典的悼词中,找出一点自己认为有待商榷的地方,那么我只能讨论一下关于马克思的两个职业,科学家与革命家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是文中先后顺序的逻辑。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最应被人称道的身份,是革命家,是斗士,而其次才是一名在诸多领域有所发现的科学家。而我认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在革命的道路上奋斗的如此波澜壮阔,这要归结于他如科学家一般犀利的眼光与睿智的评判力。如果他不能抓住资本家剥削的手段,不能揭露经济,历史,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那么他的战斗力也就无从谈起。革命靠的是“勇”,而客观分析靠的是“智”,很显然,勇字当头并非是对马克思一生很好的描述,“智勇双全”才是对其一生最真实最客观的写照。正是由于勇气与智慧并存,马克思的一生才较其他人更加伟大,其成就才更加引人瞩目。

4. 自己有什么新的感悟?

关于自身的感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无产阶级的奋斗从未停止,消除剥削,消除贫富差距,完成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度,实现全民族的幸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这不是空话,从一点一滴做起很重要,但是一定不能失去梦想和魄力,大方向的把握一定要正确。

2) 能力与勇气同样重要。做任何事情,能力很重要,但是勇气同样重要。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是一方面,但是如果发现了一个足以改变社会,改变人类生活的问题,能否有勇气顶着别人的压力,坚持吧事情做好,把问题解决好;是否有勇气承担事情的后果,同样很重要。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唯物主义观,伟大的发现与真理往往是用鲜血维护,用时间证明的。

3) 友谊的光芒可以点亮人的一生。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如伯牙子期一样的默契知音,更比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多了一些英雄的情怀,两个人的友谊是在他们的革命和战斗中产生的,他们在困难时互相接济,在工作时互相补充,互相激发对方的潜力与智慧,在一个人去世的时候,另一个人还会用

 

如此美好激昂的文字进行缅怀。所以,好的友谊,完全可以点亮一个人的一生。

 

清华大学马克思期末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