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5)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 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三 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 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4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5分)
(3)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陈独秀的观点,并指出其论证的理论依据。(4分)
下一篇:万科风情商业街城商铺销售营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