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江西省清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经学时代”盛行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3.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 )
A.霾是灾难的象征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自然规律
4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转变为世俗化、习惯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5.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6、“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受。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 )
A. 泰勒斯 B. 普罗泰格拉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7.《十日谈》 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 )
A.人的自然天性难以泯灭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是不会盲从盲信的
8、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城邦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 机能部分 其三为审判机能”的思想,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 )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9、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 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
下一篇:万科风情商业街城商铺销售营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