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重点
发布时间:2024-11-10
发布时间:2024-11-10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1、信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2、数据:又称资料,是记录客观事实的、可鉴别的符号。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 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成为信息。 3、信息的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变换性、价值性 4、信息的量度: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一般用概率 来度量信息,信息量的单位为 Bit。 5、信息量的的定义公式:H(x)= ∑P(Xi) log P(Xi) i=1,2,3,…,n 6、系统: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 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7、系统的分类: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 8、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9、信息系统: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 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管理、调节和控制的人造系统。 10、信息系统的类型(按照处理对象分类) : (1)作业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 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的信息进 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更是一个社会 系统。 11、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1) 管理的任务在于有效的管理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要管理这 些资源,需要通过反应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2)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a 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b 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c 支持计划 的基础——预测 d 支持计划的优化 (3)信息系统对组织、领导职能的支持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采用金字塔式的集中管理,而这种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 非集中管理转变。 (4)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a 行为控制;b 人员素质控制;c 质量控制;d 其他控制(库存、生产进度、成 本、财务) 。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12、决策: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13、决策的过程: (1)情报:进行情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研究决策环境、 分析和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或条件的一系列活动; (2)设计:发现、制定和分 析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3)选择:从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特定的方案,对它 进行评价与审核,并付诸
实施。 14、决策过程模型的阶段: (1)情报活动阶段; (2)设计活动阶段; (3)选择 活动阶段; (4)实施活动阶段。 15 决策问题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的特点 (1)结构化决策:比较简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 (2)非结构化决策:过程复杂;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 (3)半结构化决策:可适当建立模型,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16、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对思维的管理。 17、战略规划: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的规划。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管理信息系统: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 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 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 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一个多学科 交叉的边缘学科。 3、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销售 与 市场 战略管理 管理控制 运行控制 业务处理 生 产 物资 供应 人 事 财务 和 会计 信息 处理 高层 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4、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式结构的含义。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内容和管理决策的层次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信息系 统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其含义描述如下: 首先, 组织的管理是分层次的, 一般可分为战略计划层 (高层) 管理控制层 、 (中 层)和运行控制层(基层) 。相对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它们提供的信息处理与决 策支持也分为三层。 其次,组织的管理在分层的同时,又按照管理职能分条,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也就可以分为:市场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人事子系统、财务子系统等。 第三, 下层系统为上层系统提供数据, 形象地说下层较 “宽” 上层越来越 , “窄” 。 总综合以上三点,就组成了纵横交织的金字塔结构。 5、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1)依据功能、目标、特点、服务对象分: a.业务信息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2)依据功能和服务对象分: a.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b.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c.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 d.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 e.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3)依据我国应用实际和服务对象分: a.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包含各综合统计部门在内的国家及信息系统。 b.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面向企业,主要进行管理信息的加工处理。 c.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面向事业单位,主要用于日常事务的处理。 d.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柜价格及行政机关,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 e.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从事
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 6、制造资源计划(MRP II) (1)MRP: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量及 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 (2)假设基础: a.生产计划是可行的,即人力、资金、设备都是足够的; b.物料采购计划是可行的,即供货能力和运输能力是足够的。 (3)MRPⅡ构成(闭环图)3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销售计划 生产计划大纲 预测
能力计划
主生产计划
资源分布
车间控制
物料需求
制造数据管理
成本核算
采 购
库存控制
财务 (4)工作原理 经营计划 编制生产计划大纲 编制粗能力需求计划
满足生产计划大纲? 效益评估 Y 编制主生产计划 编制物料需求计划
N
编 制 车 间 作 业 计 划
Y 经过努力 满足主生产计划? Y 编制能力需求计划
N
Y
满足主生产计划?
N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7、企业资源计划(ERP) (1)面对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 在 MRPⅡ的基础上,向内主张以精艺生产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增 加战略决策功能和供应链管理功能,逐渐发展成为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2)结构:a.支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战略经营系统;b.全面成本管理系统; c.敏捷后勤管理系统。 (3)经营理念:a.采用精艺生产方式;b.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成化市 场营销;c.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d. ERP 内容在发展。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1、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战略规划的作用 MIS 的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 MIS 长远发展 的一个规划,往往是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 MIS 必 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3)指导 MIS 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2、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1)MIS 目标、约束及整体结构; (2)单位(企业或部门)的现状; (3)业务 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4)对影响规划的信 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5)近期计划。 3、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 (1)初装:购臵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2)蔓延: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应用程序,使 单位的事务处理效率有了提高; (3)控制:计算机数量超出控制,计算机投资的回收不理想,需要利用数据库
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是实现从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的关键; (4)集成: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的硬件进行重新连接,建立集中式的数 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5)数据管理; (6)成熟: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的要求,真正实现信息 资源的管理。 4、诺兰阶段模型的意义 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认为模型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中的各个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缺点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 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那一生长阶 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的特征来指导 MIS 建设。 5、制定 MIS 战略规划的方法 (1)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一种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 MIS 战略 规划的结构方法。 U/C(过程/数据)矩阵的步骤 a.画一个矩形关系表,在表的第一行填入各项“数据类” ,在表的第一列填入各 项“功能” ; b.如果某一功能使用了某种数据类,就在表中间的矩阵的相应交叉点上写个 U 字,如果某一功能产生了某种数据类,则在相应的交叉点上写一个 C 字; c.按照逻辑顺序关系以及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排各个功能; d.重排数据类,原则是使得所有的 C 尽可能靠近矩阵的主对角线; e.分组,即把 U 和 C 比较密的区域框成一个组,就是子系统。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 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 a.了解企业或 MIS 的战略目标; b.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c.确定关键成功因素;d.明确各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6、 企业流程: 企业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在逻辑上 相关的业的务活动。 7、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在信息的角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 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等 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之中。 8、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及其优缺点 (1)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 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 MIS。 优点:实行逐步发展,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可以避免大规模信息系统运作不协 调的危险; 缺点: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进展,往往要做许多重大修改 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2)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有 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
息系统。 优点:逻辑性很强、整体性 缺点:难度较大6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9、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强调“从上 到下” 、整体性和全局性。 (2)原型法:本着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迅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 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基本思路:开发人员首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 并运行之。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针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反复对它进行修正, 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 特点:快速性、 “从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4)CASE 方法:只是一种开发环境而不是一种开发方法 CASE 中集成了多种工具。这些工具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CASE 的 概念也由一种具体的工具发展为开发信息系统的方法学。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1、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1)管理上的可行性: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 (2)技术上的可行性:软硬件技术能否满足对系统提出的要求、开发人员水平。 (3)经济上的可行性:预估费用支出、评价项目经济效益 2、数据流程图的符号 外部实体 3、储蓄系统 取款单 存款单 处理 数据流 数据存储
存折储户
合格存折 查对账户 取款单 取款处理
取款单
不合格存折、取款单 单 存折、利息单和现金7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4、数据字典的内容:对数据流程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 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5、决策树 残疾(w-30)*2 头等舱 正常(w-30)*4 国内乘客 残疾(w-30)*3 其 他 舱 行李重量 >30kg其他舱
正常(w-30)*6 残疾(w-30)*4
头等舱
行李
外国乘客
正常(w-30)*8 残疾(w-30)*6 其他舱 正常(w-30)*12
行李重量 ≤30kg 6、决策表(又称判断表) 决策规则号 条 欠款时间>100 天 件 需求量≤库存量 欠款时间≤30 天
免费
处理订货单的决策表 1 2 3 Y N Y Y N N N Y
4 N N Y
5 N N N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1、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2、代码: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 3、代码的功能 (1)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2)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3)提高了数据的全局一致性; (4)是任何计算机交换信息的工具。 4、代码的种类:顺序码、区间码、助忆码 5、代码中的校验位 (1)算数级数法:原代码各乘以权,乘积之和除以模,余数作为校验位; (2)几何级
数法:原理同上,但权数应改为 36,12,8,4,2 等; (3)质数法:原理同上,但权数应改为指数系列 17,13,7,5,3 等,注意以 11 为模 时,若余数是 10,则按 0 处理。 6、模块化:把一个信息系统设计成若干模块的方法。 7、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P135---138)
第八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1、系统实施的内容: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 与录入、系统切换和评价。 2、程序设计的目标: (1)可维护性; (2)可靠性; (3)可理解性; (4)效率 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1)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应注意:a.模块的独立性 b.模块的大小和划分要适当 c.模块功能要简单 d.共享的 模块应集中。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三种基本逻辑结构:a.顺序结构 b.循环结构 c.选择结构。 4、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一种支持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乃至整个系统 生命周期的大型软件环境。9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5、程序和系统调试的内容:程序调试、分调、总调(分为总程序和调度程序调 试、程序的总调) 、特殊测试(峰值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响应时间测试、恢复 能力测试等) 。 6、程序正确性的验证方法:理论法和实验法。 7、实验法调试的方法:代码测试(白盒测试) ,程序功能测试(黑盒测试) 。 8、系统切换的方法 (1)直接切换法:在某一确定时刻,老系统停止运行,新系统投入运行,新系 统一般要经过详细的测试和模拟运行。 (2)并行切换法:在新系统投入运行时,老系统并不停止运行,而是与新系统 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对照两者的输出,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检验。 (3)试点过度法:先选用新系统的某一部分代替老系统,以此作为试点,逐步 地代替整个老系统。
第十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1、信息系统开发方式:购臵商品软件、专门开发。 2、制定信息系统项目工作的常用方法 (1)甘特图:一种对各项活动进行计划调度与控制的表格,具有简单、醒目和 便于绘制等特点。 (2)网络计划法:用网状图表安排与控制各项活动的方法,一般适用于步骤密 切相关,错综复杂的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 3、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 计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 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和扩展提出意见。 4、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 (1)系统性能指标:可使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性、安全与保密性、 文档的完备性。 (2)经济效益指标:投资额、运行费用、运行新增加的效益、投资
回收期。 (3)定性效益指标:定性效益是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及运作方式,提高人员素质 等途径,促使成本下降、 利润增加等难以计量的效益。 成因关系复杂,计算困难, 只能做定性的分析。 5、系统维护的内容 (1)日常维护:包括定时定内容地重复进行的有关数据与硬件的维护。是应急 维护和适应性维护的基础。 (2)应急维护:应对外部突发性事件或内部隐患爆发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和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遭受损害后的紧急处臵和恢复工作。 (3)适应性维护:为适应环境进行的变革,信息系统自然地也要做相应的改进 与提高。 6、系统文档管理 系统文档是描述系统从无到有整个发展与演变过程及各个状态的描述性资料。 系统文档管理是对开发过程各阶段产生的各种技术文件与档案的保管及运行过 程中更新文档资料的工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工作。 系统文档不是一次性形成的,而是在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过程中不断地按阶段 依次推进编写、修改、完善与积累形成的。没有规范的系统文档,信息系统开发、 运行和维护会处于一种混沌状态,严重影响系统的质量,甚至导致系统失败。 系统文档是信息系统的生命线,没有文档就没有信息系统。系统的开发以文档描 述为依据,系统实体的运行与维护需要文档来支持。
第十一章:决策支持系统1、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1)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首次提出决策支持系统(DSS)一词; (2)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当时的 DSS 大都由模型库、数据库及人机交互系统 三个部件组成,被称为初阶决策支持系统; (3)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专家系统与 DSS 相结合充分利用 两者的优点,形成了智能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IDSS,提高了 DSS 支持非结构化决 策问题的能力; (4)DSS 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构成了能提供异地决策者共同参与决策的群体 决策支持系统 GDSS,它利用便捷的网络通信技术在多位决策者之间沟通信息, 提供良好的协商与综合决策环境,以支持需要集体作出决定的重要决策。 2、决策支持系统(DSS)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 与方法, 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的信息 系统。 3、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结构 (1)两库结构:由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和对话子系统形成三角形分布 的结构; (2)三库结构:在两库结构基础上再加入方法库就构成了三库结构; (3)四库结构:在三库基础上引入基于知识管理的功能,就构成了四库结构。用户 数据库管理系统 人机对话系
统 方法库管理系 统 方法库 模型库管理系统11
数据库
模型库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黄梯云主编,高教第四版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重点 4、智能决策支持系统(P234---240) 概念: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传统 DSS 形成智能的 IDSS。 结构:智能人机接口、问题处理系统、知识库子系统与推理机 5、群体决策支持系统(P240---244) 概念:一种在 DSS 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供多个决策者为了一个 共同的目标, 通过某种规程相互协作的探寻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解决方 案的信息系统。 类型:决策室(同时同地) ;局域决策网(同时异地) ;虚拟会议(异地同时) ; 远程决策网(异地异时) 。
第十四章: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系统1、供应链:由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的上游及下游企 业所构成的网络。 2、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 3、供应链管理:围绕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贸易 伙伴关系等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优化的一系列现代化管理。 4、长鞭效应:传统企业管理的供应效率十分低下。这表现在零售商向批发商订 购的产品数量高于市场上的实际销量, 批发商集中各零售商订购数量后向制造商 发出的订购数量又要加码, 而制造商制定计划时往往误认为销售情况很好而再加 码,即它向原料供应商的订购数量又增加了。这种层层加码,愈往上游订购量愈 大的现象,就像打鞭子那样愈挥愈高,形成了长鞭效应。 5、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1)快速反应:零售商和制造商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利用 EDI 等信息技术 及时交换销售信息和订货补充信息,用多频度、小数量的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 来缩短交货期、减少库存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管理方法; (2)有效客户响应:供应链上的生产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等通过合作和协调, 以更好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种管理方法。具体 做法如有效引入新产品、实行有效商品管理和有效促销等; (3)准时制生产:追求目标是零库存,要求在刚好需求该零部件时,就刚好把 它生产出来并送到需要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