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初中历史 河北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第21课“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
石家庄市第41中学霍月彩
【纲目】
一、历史沧桑——港澳问题的由来
二、回家之路——“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
三、共创未来——港澳与祖国大陆共同繁荣
四、携手泯恩仇——海峡两岸关系
【导入】
《七子之歌》+港澳人民庆回归的两张图片
《七子之歌》当我们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仿佛听到孩子对母亲的呼唤与诉说,诉说他们被异族略去、受尽欺凌、渴望回归的强烈感情。(出示港澳人民庆回归的两张图片)港澳回归之路是怎样铺就的?回归后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新授】
过渡:步入近代,西方列强四起,古老的中国日益衰落多次遭到侵略,母亲的尊严被践踏,善良的儿女被掳掠。我们回顾历史沧桑----港澳问题的由来
一、历史沧桑——港澳问题的由来
出示《香港行政图》、《澳门行政图》,师生共同回顾港澳问题由来。
总结:从此,香港、澳门开始了百年屈辱的岁月。
过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从不承认列强强加给我们的不平等条约,并且声明将在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澳门主权。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实现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的道路上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二、回家之路——“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
1、学生阅读教材13
2、133页请回答:“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请用一两句话说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请看材料材料:香港、澳门一向是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不但对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利。——《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学生活动:依据材料探究:“一国两制”利在哪里?(设计本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一国两制”是伟大的创造性的构想。)
※朗读材料:女生声音洪亮
活动安排: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请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教师总结: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港澳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有利于全国、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3、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揭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出示《1982年撒切
尔夫人访华》的图文资料
材料:邓小平:“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并且明确提出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
过渡:从邓小平谈话中可以看出,收回香港中国决心已定,但是素有‚铁腕‛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可谓来者不善,为什么这样说呢?
出示材料
材料:1982年,阿根廷用武力收回了被英国强占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动用了皇家海军2/3的力量,在美国、法国的支持下,跨越13 000千米,远征马岛,打败了阿根廷军队,夺回了马岛。撒切尔夫人携大败阿根廷之余威访华,还想维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过渡:撒切尔夫人携大败阿根廷之余威访华,还想维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还想维护大英帝国的威严,然而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
4、教师出示《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图文资料
1
初中历史 河北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材料:经过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声明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过渡:艰难激烈的谈判中,我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5、出示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是说话算数的。……当然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材料二: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尔夫人回忆录回答问题:
激烈的谈判中,我国政府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过渡:1997年7月1日在炎黄子孙的盼望中终于一步步走来,让我们回放历史,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6、播放香港回归盛况的视频。
总结:香港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正如江泽民主席所说:‚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是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7、出示澳门回归仪式的照片。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