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北中桥施工方案
发布时间:2024-11-08
发布时间:2024-11-08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及规范
1.1编制依据
1、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纸等。
2、铁道部、上海铁路局有关文件及其它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3、铁道部客货共线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标及施工技术安
全规则等。
4、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及现场实地勘察资料。
5、施工前期技术人员对宿淮线工程的施工调查报告。我公司现有
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1.2施工技术规范及验评标准
1、《铁路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TB10425-94);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4、《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
5、《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J342-
2004);
6、《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J259-2003)
(TB10401.2-2003/J260-2003);
2.工程概述
2.1地质情况
地质状况为粉砂(100kPa)、粉质粘土(150kPa)、黏土(200 kPa)。
2.2连续梁刚构
桥北中桥连续刚构计算跨度为12.5+16+12.5m。端支座中心至梁端
0.5米,道砟槽宽4.5米,两侧挡砟墙各宽0.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05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米。桥全宽截面采用变厚度连续刚构梁从刚构结点开始渐变1.5-1.0米,在墩身支点附近局部加厚至2m,顶板宽度7 m,梁底宽为4.5m,两侧悬臂宽为1.25米。
2.4钢筋体系
Q235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3013-1991),
HRB335级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2007)。
2.5防水层及保护层
防水层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保护层采用C40
聚丙烯晴纤维混凝土。按照《客货共线铁路桥梁防水体系》(通桥(2006)8061)技术标准施工。
2.6桥梁支座设置
边墩支座采用TZ-1500-ZX-0.10g
3.施工总体方案
3.1总体施工方案
桩基础采用钻孔施工。
承台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输,。
承台及墩身采用整体钢模板浇注。
全桥均采用支架法施工,钢筋一次性绑扎分段浇注施工。
3.2分项施工方案
3.2.1钻孔桩施工方案
钻孔桩采用反循环汽车钻,采用孔外造浆,严格控制泥浆指标。钢筋笼采用集中加工,保证垂直度及尺寸满足要求。按《钻孔桩施工专项
方案》执行。
3.2.2承台施工方案
本桥1、2#墩承台基坑施工时采用钢板桩防护,施工时采用钢模。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模板采用拉近及外侧支撑加固,严格控制模板支立质量,作到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装方便,接缝采用双面胶塞缝确保严密不漏浆。
按《承台施工专项方案》执行
3.2.3墩身施工方案
桥墩身施工采用钢模。模板框架采用槽钢加固,加劲肋采用等边角
钢加固,严格控制加工质量,作到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装方便,接缝采用双面胶塞缝确保严密不漏浆。
按《墩台身施工专项方案》执行
3.2.4连续刚构施工方案
上部结构为现浇刚构,应先对地基作适当的加固处理;其上设临时
支架,临时支架上堆载预压以消除支架变形、地基沉降影响;立模、绑扎钢筋、就地现浇砼。
现浇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施工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其底部应整平夯实并铺垫碎石混凝土,支架安装时应预留沉降及设置适当上拱度,并采用预压消除弹性变形,克服支架变形产生的不利影响。预压重量为梁体自重的120%,在支架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梁体混凝土浇注顺序、支架拆除方向均应由跨中向支点平稳进行,尽量减少作用于支架的水平力。
墩身钢筋一次绑扎成型,分段连续浇注混凝土。刚壁墩墩顶受力复
杂,墩身于梁体混凝土接缝应设在距梗肋底下方1-1.5米处。为减小混凝土收缩对刚壁墩及基础产生的不利影响,中跨混凝土的浇注应在夜晚较低温度下进行。待梁部混凝土强度达到90%后方可落架。
3.2.5各分项工程进度安排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连续梁施工总工期天(因工序搭接,所以总工期不是以上简单的累
加,具体见横道图)。
3.3施工总体安排及组织
3.3.1施工前准备工作
3.3.1.1施工场地布置
现场施工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3.3.1.2施工用水、电布置
采用发电机自行发电。
3.3.1.3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对施工所用钻机、拌和站、混凝土输送泵、吊车等设备进行维护与
保养,检查设备的所有性能,保证施工时所有设备的完好性。针对拌和站和输送泵准备一定数量的易损件,以便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
3.3.1.4施工放样
对桥身平面位置进行施工放样,本桥测量采取建立局部三角控制网
与总路线导线点相连接,测量仪器为全站仪、水准仪,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确保箱桥体高程及平面位置准确。
3.3.2施工组织安排
架子队队长由工段副经理王龙会担任。
技术负责人:秦文达,张京青,张敏。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物资负责人:魏敬胜
现场负责人:桑海泉
技术指导:王世前
质检工程师:冯现清
安全员:冯贵明
架子队作业层安排生产工人28人,辅助生产工人8人。
连续刚构施工劳动配备表
3.3.3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施工生产设备配置表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4.连续刚构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梁体施工采用支架法施工,支架采用碗扣式脚
手架搭设,模板采用竹胶板模板。
4.1支架基础处理
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连续刚构现浇梁施工的支架,承台基坑应分
层夯填密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25cm,土质地段应采用平板夯将地基夯实,确保承载力达到150Kpa以上,达不到者采用掺水泥或石灰等改良土壤,然后在其上夯填50cm 厚山皮土垫层,若连续降雨、无法保证灰土含水率达到要求时,应采用级配碎石回填基坑及换填地基,最后在顶面浇筑20cm厚C30混凝土垫层做为脚手架基础,基础四周设排水沟。脚手架上铺设纵横方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作为梁的底模。
附《脚手架检算书》
4.2支架搭设
支架材料规格:支架采用碗扣式钢管架,立杆主要采用3.0m、2.4m、
1.8m几种,立杆接长错开布置,顶杆长度为1.5m、1.2m、0.6m,横杆采用0.9、0.6m、0.3m三种组成,顶、底托采用采用可调托撑。
碗扣脚手架,立杆纵向排距均为60cm,横向排距为60cm, 纵向排
距为60cm,横杆步距采用60cm。脚手架上铺设纵横方木,其中底板部分纵横梁均采用10×12cm方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作为底模。
附《连续刚构支架法施工图》
4.3支架预压
1)预压荷载的计算
支架预压重量根据每节段连续钢构梁实际断面计算平均分配到底
模上,预压的最大荷载为箱梁重量加上施工荷载总重量的1.1倍。
2)测点的布置:
预压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测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量位置设在支点、梁跨的1/6、1/3、1/2、2/3和5/6处,每点位横向均设3点。预压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
3)预压材料的选用
预压荷载选用重1吨左右,袋子装完后,称量出具体重量后标注
在袋子外面醒目位置,便于预压时记录。预压材料在搅拌站装完称量后运至施工场地。
4)吊装设备的选用
预压吊装设备采用汽车吊,以加快施工进度。
5)预压顺序及观测
预压顺序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
预压,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预压,根据本工程的几何特点及混凝土浇筑顺序,预压的顺序应为:
按设计标高调整好底模标高,并对观测点进行初始观测。然后开
始预压,先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加载向远离墩身的位置排列砂袋。
全部重量达到50%时对底模、支架等处的观测点进行标高和平面
位置坐标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分析支架的变形规则。
继续按上一步的步骤进行预压,待压至总重量的100%时继续对观
测点进行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
预压至总重量的110%时停止预压并持荷一天。在这期间对底模、支
架等处的观测点每6个小时进行一次观测,作好详细记录。预压时间根据地质情况、梁体重量、支架类型等进行现场预压试验后确定,若沉降不明显趋于稳定可卸载(沉降两次差值小于1mm), 卸载后继续观测一天。一般要求预压时间为2~3d。
沉降观测数据要如实填写在沉降观测记录表上,绘制加载-支架沉降
曲线。支架的变形及地基压缩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δ=δ1+δ2+δ3+δ4+δ5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δ1——梁自重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δ2——支架弹性压缩量;
δ3——支架与方木、方木与模板、支架与下垫垫木之间的非弹性
压缩量;
δ4——支架基础地基的弹性压缩量;
δ5——支架基础地基的非弹性压缩量。
通过预压施工,可以消除δ3、δ5的影响,则在底模安装时,其预
拱度的设置按Δ=δ1+δ2+δ4计算,在模板的高程控制时加入预拱度数
值。
注意观察,加载过程中如发现基础沉降明显、基础开裂、局部位置
和支架变形过大现象,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卸载,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6)卸载
按照预压顺序后预压的先卸载,先预压的后卸载的顺序进行卸载。
卸载至总重量的100%、50%及全部卸载完时,对观测点进行观测并记录。
在预压重物全部卸完后对现浇支架全面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砂袋
应在桥下不妨碍施工的地方临时存放,待该节段施工完毕,下阶段支架搭设好以后,继续进行预压作业。直至最后几段,满足预压需要后,多余的砂子运回搅拌站,合拢段预压完后,剩余所有砂子全部运回搅拌站,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7)支架预拱度设置
根据测出梁段荷载作用下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值及地基下沉值,将
此弹性变形值、地基下沉值与施工控制中提出的因其它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叠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按算出的预拱度重新调整底模标高。施工中根据预压观测成果和有资质施工监控单位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支架预拱度的设置。以确保成桥后的梁体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预拱量采用厚度分别为1~10mm的各种薄钢板在相应设计位置处
水平支垫底模的横梁。调节预拱度时,由水准仪配合,精确测量。
4.4模板工程
采用δ20mm竹胶板模板。竹胶板直接安放在临时支架分配梁上,在
墩顶范围内先铺设方木,然后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底模要适应梁底线变化和加宽的需要且模板底垫平使用楔块时,楔块应有保险措施保证浇捣混凝土时不发生松脱。立模标高以技术人员所给交底为准。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a、 表面平整度:3 mm
b、 模板的侧向弯曲:L/1500 mm
c、 两模板内侧宽度:+10 mm,-5 mm
d、 相邻模板错台:1mm
4.5钢筋及预埋件工程
1、所有普通钢筋的施工,安装均应严格按照《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2、当上、下层钢筋间距太大时,应在两层之间设置架立钢筋。所有钢筋净保护层梁顶面3cm,其余为3.5cm。
3、如因浇筑或振捣混凝土需要,可对钢筋间距作适当调整。
4、埋置预埋件时应严格保证位置准确,当预埋件位置与普通钢筋
位置发生冲突时,可适当调整普通钢筋的位置。在混凝土浇注前应仔细检查预埋件,确保其数量及位置的正确。所有预留孔洞(包括施工需要临时预留(要经设计批准))都要设环状钢筋网。
5、所有预埋件外露部份都要进行防腐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
6、所有预埋件定位要准确,加固要牢固。
4. 6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措施
1、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其电子配料系统严格根据审批的配合比执
行。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2、派专人(试验人员)至搅拌站监督检查配合比执行情况以及原材
料、坍落度、含气量、试验取样、称量衡器检查校准以及拌合时间是否相符。
3、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输送管接头要密封,保证不漏气,管道安
装要顺直、并垫平,泵送混凝土之前要先拌和一定数量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
4、浇筑混凝土之前,全部模板和钢筋要清洗干净,不能有杂物。模
板间若有缝隙要填塞紧密,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需征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5、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最大不超过30cm,
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m,超过2m要使用串筒或溜槽,以免混凝土产生离析。
6、混凝土浇筑作业连续进行,如因故发生中断,其中断时间小于前
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超过中断时间,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并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7、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的插入或拨出时的速度要慢,振捣点均匀,
在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辅以插铲式振捣,以免发生漏振现象。
8、施工缝的处理,要按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在旧混凝土
表面浇筑新混凝土前,必须将其表面凿毛清洗干净,用水湿润后,先浇一层高标号水泥砂浆以确保新旧混凝土之间能结合良好。
9、混凝土终凝以后要采取运当措施养护,并在浇筑部位注明养护起
止日期,以免遗漏。
10、合拢段混凝土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浇注,可保证合拢段
新浇的混凝土处于气温上升的环境中,在受压的状态下达到终凝,以防混凝土开裂。混凝土的浇注速度每小时10m3左右,3-4小时浇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分级卸掉T构两端的平衡重。混凝土浇注时的其它事项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与箱梁悬臂浇注梁段施工相同。
5.总体施工计划安排
5.1桩基施工
⑴、概况
桥北中桥0#桥台、1#、2#墩、3#桥台共计20棵桩基,直径为1米。
⑵、计划安排
桩基施工于2010年5月10日开始,至2010年6月10日结束,共
计30天。
5.2承台及墩台身施工
⑴、概况
桥北中桥2个桥台,2个墩
⑵、计划安排
施工于2010年5月20日开始,至2010年6月20日结束,共计30
天。
5.3连续刚构施工
⑴、概况
桥北中桥为三跨12+16+12
⑵、计划安排
施工于2010年6月20日开始,至2010年7月20日结束,共计30
天,包括满堂支架预压施工部分。
6、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6.1安全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⑴、健全各级安全组织
建立以工段经理负责的安全保证体系,工段经理部建立安全领导小
组,作业队设专职安监(全)员、工班设安全员,形成安全管理网络。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建立各级“标、保、考”安全责任制,坚持安全“三查”原则,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安监员、安全员的作用,跟班督导检查,及时消除险情隐患,工地设保健站。
⑵、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A、认真执行《国营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条例》,深入开展安全预
想预防活动,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各专业、分部与分项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和岗位安全责任制。
B、坚持定期和经常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安全状况分析、研究,及
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C、施工人员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安全上岗证》方准上岗,未经培训,
干部不许指挥生产,工人不准上岗作业。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准持证上岗。
D、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执行集团公司各类人
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奖罚细则、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整改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使全体施工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E、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工地建设,搞好文明施
工,施工中严肃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作业,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防护设施上,做到文明施工,有条不紊。
3、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⑴、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
血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⑵、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常用的工具应系在身上。
所需材料或其他工具必须用牢固结实的绳索传递,禁止用手抛掷,以免掉落伤人。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⑶、凡2m以上悬空、陡坡和无平台处作业要佩带安全带,挂妥安全
带钩。有平台的要安装好防护栏杆和安全网,防止跌落。
⑷、所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都要戴好安全帽和扣好帽带。登
高作业人员要穿胶鞋或软底鞋、不准穿拖鞋、硬底鞋以防滑倒和摔下。
⑸、六级以上大风,禁止进行高空作业。
4、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临时用电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颁标准和
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运行规程,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电动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应由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
计,经技术负责人审核,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在路面设计高程范围内和其他施工现场施工时,施工设施最高处与
架空线路垂直距离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任何情况下不小于6米。
低压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铝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
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
电缆线沿地面敷设时,不得采用老化脱皮的电缆线,中间接头应牢
固可靠保持绝缘强度;过路处要穿管保护,电源端必须设漏电保护装置。
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绝缘橡胶套电缆。
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
缘良好。
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
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门设备作保护接地。
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
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零保护。
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接地或接零。传动部
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置。
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应断电挂牌,设专人看守,防止其
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
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一闸多用”。
现场的配电箱应坚固、完整、严密,应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
同一配电箱超过3个开关时,应设总开关、熔丝及热元件,必须按技术规定严格选用,禁止用铁丝、铜丝等非专用熔丝代替。室内配电盘、配电柜要有绝缘垫,并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增加
接地深度、增加高效降阻剂等降阻手段。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悬挂“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
及绝缘强度,每季测定一次;固定用电场所每月检查一次;移动式电动设备、潮湿环境和水下电气设备每天检查一次。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
5、脚手架施工安全措施
脚手架所用材料和加工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不得使用不合格品。
杆件弯曲变形的严禁使用。确保脚手架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力。
脚手架拆除时划出工作区标志,禁止行人进入。严格遵守拆除顺序,
由上而下,后搭先拆,先搭后拆的原则。使用脚手架必须满足安全要求。应有专人负责搭拆脚手架安全和日常检查整修工作。
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例如:第1节立杆用长2.4m和3.0m的立杆
错开布置,往上则均采用2.4m长的立杆,至顶层则再采用1.5m和0.9m的顶杆找平。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应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
差应不大于10cm。脚手架拼装到3-5层高时,应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无松动或空浮现象,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垫实调整,但可调托撑外露不得大于20cm。
斜撑的网架应与架子的尺寸相适应。一般情况下,斜撑杆应尽量与
脚手架的节点相连,但亦可错节布置。斜撑杆必须对称布置,且应分布均匀。斜撑杆对加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应按规定要求设置,不得随意拆除。
搭拆脚手架时,脚手架下不准人员停留或通过。靠近架空电线搭拆
脚手架时,应严格按供电部门要求留出安全距离(一般动力线2m以上,照明线1m以上);作业中应时刻注意,防止碰触架空电线。脚手架应搭设牢固,脚手板外伸悬臂,应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整修,不得浮起活动。脚手架搭设完毕,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全面检查验收后方能使用。
6.2 质量保证措施
1、技术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操作程序组织施工,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
计划,及时制定各类工艺和技术质量标准细则。
坚持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认真落实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
进行四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并有记录。
认真贯彻ISO9001:2000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每
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善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走向国际标准化。
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同时满
铁路施工参考文献
足竣工验交的要求。
工程开工前,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递交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分项
工程开工前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递交施工方案,并按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落实。
加强专业技术工种岗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2、制度保证措施
(1)编制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制度
每项工程开工前,主管工程师根据设计及技术要求编写作业指导书,
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功能作用及与其它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了解施工对象和掌握施工方法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2)“三检”及工序交接检制度。
“三检”即:施工中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交接检即:每
道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合格检验,并经监理签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工序交接制度坚持做到:“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橛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3)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工班、队、工段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
格后填写检验申请报告,连同有关资料,呈报检验签证,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不经签证,不能进行隐蔽。
(4)测量资料换手复核制度
外业测量及资料由专业人员进行,复核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并
报监理工程师验证。现场有关测量桩橛标记必须定期复核检测,确保测
上一篇:5第五章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下一篇: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