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络病理论与通络法

时间:2025-04-04

中国康复.$&&*年$月.第$&卷第#期

.5#.

中医的络病理论与通络法

郁保生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长沙"##&&&’

关键词"络病理论%通络法!!!!中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4$$"!!&&#!$&&#$&&*&#!&&5#!&$!!4!,!!!#

是以络!!中医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中脉生理功能变化为基础的特殊病机学说$早在&

F!络病的临床表现

便有大量关于络脉及络病的论述%&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络病及虫药通络等治疗方法$许多疾病在病变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血淤络阻的现象#而且病程愈长愈明显$因此络病理论与通络法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说形成及特点

络病即是以络脉阻滞为特点的一类病证$络病学说即(久病入络)的学术体系#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得到发展%&临证指南医案’中多处提及*(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痛久则入血络)#此即为著

名的(久病入络)及(久痛入络)理论+##$,

$外感六淫#内伤七

情#跌扑金伤#饥饱劳倦等均可致络病#络病的特点是久病#其病机乃络脉空虚#气不足血行迟滞而留邪致虚实夹杂之证%毒邪蕴积#暴病之后#邪毒郁伏于体内致顽疾难愈%络脉损伤#外伤或内结均可致络脉损伤#血溢络外而淤滞#最终均致络病$络病的共同表现为络脉结滞#气机不通#实质为络阻#即络脉的血行不畅#属于(淤)的范畴当无异议#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淤)又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络阻更为深伏#病

变也更为复杂+%,$尽管对血淤与络阻不能简单地比较轻重#

但从临床实践来看#络阻的治疗更为棘手$这显然与(络)之所在及络阻形成的过程密切相关$此外(络阻)还可理解为一个阶段或过程#病变由(经)到(络)#反映的是一种由气至血-由浅入深的过程$现代病理生理学从微观的角度探讨络病的特点#发现所谓经脉空虚是正气不足的表现#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益气法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而毒邪蕴积#既有外来之毒如细菌-病毒等感染#亦有内生之毒为机体自身所产生的毒#如氧自由基-钙离子超载-炎性反应及炎症介质等$络脉损伤见于各种外伤及内伤#如胃出血-脑出血等各种证候#其共同的病理表现均为微循环障碍$由此可见#络病是多种疾病发展的共同病理表现#因此有其共同的临床特点与治法治则#这也是多种疾病入络之后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郁保生!#)**!"#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伤寒治法方面的研究$

万方数据!

络病的临床特点为久-淤-痛-难-怪+",

#具体表现为久

病$&内经’言(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故络病均为顽疾久证#

其中淤证包括血淤#局部肿大成结#疼痛#青紫#失血$痰淤可见各种怪证#偏瘫失语%水淤可见少尿-水肿等证$虚证使络脉失养及实证使络脉阻滞均可致疼痛#其特点为痛处固定#

可表现为临床各种疼痛类型#如隐痛-胀痛-闷痛-刺痛-刀割样痛#可呈阵发性#也可呈持续性$难治怪异且损及脏腑#因络病病位较深#结构复杂庞大#故常涉及多个脏腑#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表现怪异多变$在有关的资料中#

关于络阻的临床表现往往与血淤并为一谈+*,

$因此#有关络

阻的诊断目前尚无专门的判定标准#而是把诸如痛有定处-体有结块-舌质暗或紫暗-舌边有紫点或紫斑-脉涩等有关血淤的诊断标准#加上病程日久作为判断依据$不少情况下#化淤与通络具有同等或相当的作用$笔者认为#络病理论在临床上的意义不仅仅是要弄清化淤与通络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揭示一个思路#即对于久病或久痛#应该想到络阻存在的可能%对于应用活血化淤而获效不佳的患者也应该想到去尝试运用通络法$

!治疗原则

络病的治疗均以(通络)为本#叶氏通络法可分广义与狭

义+$,

$广义通络法即指对一切络脉均具有宣通作用的治疗

方法#用药以辛味为主#又包括祛邪通络和扶正通络%狭义通络法即虫蚁搜剔通络法#始见于&金匮要略’#至叶氏得到全面发展#(攻坚垒#佐以辛香)#(盖散之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

邪非着里%补正祛邪#正邪并树无益)$将水蛭-鳖甲-全蝎-蜣螂虫-穿山甲-蜂房等#佐以辛香如麝香-牛黄-琥珀-生牡蛎-羚羊角-犀角-鹿角等#用于久病且一般通络法无明显疗效或新患者络见神志障碍-抽搐与全身弥漫性出血等$针对络脉病变特点#古代医家还提出(络以辛为泄)的治疗原则#选用辛味为主的药物#配合通络药#形成辛温通络-辛润通络-补气通络-虫药通络等络病治法方药$对络脉淤阻患者#重用辛香走窜#祛痰活血通络#络淤日久病重可用虫类祛

淤#搜剔疏拔#(藉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络脉绌急#

内风拘引#治以搜风解痉通络#以祛风散邪-温阳散寒或揉肝

熄风#病久以虫蚁搜风解络通络%络虚不荣#治以通补兼施#寓通于补#即(大凡络虚#通之最宜)$需要指出的是#临床治

EG

.5$.

疗络病常和活血化淤混淆!实际上血淤证和络病是在内涵和说文$外延上既有重叠又各自独立的$个不同的病机概念"#曰%&淤!淀滓浊泥也’(&淤!积血也’"血淤证重点是反映 …… 此处隐藏:301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医的络病理论与通络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