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自考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第十章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第十章 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宏观经济政策、各类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实现政府职能的财政活动之中。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
2、政府行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实际上分为两个方面:
一、为完成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以及提供某些不便由社会厂商提供的公共服务活动而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由于上述活动,特别是政府购买,它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总需求,故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过程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本身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国家劳动立法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3、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有着重大的影响。
4、政府购买。(识记)
答: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以及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酬金报酬等。
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总需求,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5、转移支付。(识记)
答:转移支付是政府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在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以及某些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6、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的特点。(领会)
答: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有着性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公共部门生产和服务规模的决策者是各级政府,凭借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职能活动所决定,其决策目标通常为服务最大化。
第二,公共物品的生产规模受到财政收入水平的硬约束。
第三,公共部门的绝大部分产品或服务不能用价值指标进行准确地评价与度量。
第四,公共部门的产品和服务不存在可以比较准确计量的市场需求曲线。
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政府只能在权衡财政收入和公共物品的社会效用的条件下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规模。通常的做法是成本—收益分析。
7、公共部门工资收入的特点。(领会)
答:公共部门需求的增长与就业量的增加,使其工资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一般来说,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实行“比较工资”的原则,即公共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参照相当于企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进行制定。
公共部门劳动者工资水平通常比企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附加福利在工资性收入中的比重,公共部门劳动者比企业部门劳动者高。
2、公共部门劳动者的流动率通常低于各类企业部门,工龄的增长与职务的提升带来工资的增加。
3、公共部门的劳动特点、职业结构特点使工资结构中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占较大比重。
类似于生活必需品,其收入弹性相对较小。
5、公共物品的生产更多地分布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领域,等等。
8、公共部门就业增加的原因。(综合应用)
答:在现代社会,公共部门就业量增长相对较快的原因主要是:
1、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公共部门服务的需求。
2、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交换为基本外在特征的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公共物品的社会价值,例如气象信息服务等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公共物品。
3、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收入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公共部门迅速发展的基础。
9、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公债)。税率水平及其变动可以反映市场主体的税赋负担和税收总量的关系,税率水平及其变动方向对市场主体的经济选择和决策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10、个人所得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定量标准以上的劳动所得课税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将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工资率提高,就业量下降。在个人所得税中,劳动者承担部分税负,雇主承担部分税负。
11、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通常都根据工资总额来征收社会保障税(交纳社会保险费亦同),用于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对劳动者进行帮助,如支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
12、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识记)
答: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
13、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体系的作用原理。(综合应用)P326
答: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三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得到法律的保护。上述三个构成要素在保障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14、最低劳动标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和其他劳动条件标准等。
15、最低社会保障制 …… 此处隐藏:754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三色新闻报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