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杠杆导学案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课 题:第一节 杠杆
【学习目标】
1、理解杠杆的定义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3、会画杠杆的力臂 【重难点】
重点:1、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1、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自主学习方案】
1.杠杆:在 的作用下可绕 转动的 叫做杠杆。 2.与杠杆有关的5个名词:
(1)支点:杠杆绕着 的点;用字母 表示。 (2)动力:使杠杆 的力;用字母 表示。 (3)阻力: 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表示。
(4)动力臂:支点到 的 距离;用字母 表示。
(5)阻力臂: 到 的 距离;用字母 表示。 【课堂导学方案】 一、认识杠杆
观察教材及下面所示的几种工具并亲自做一下。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 转动的 叫杠杆。 2.五要素
支点指 。 动力是 。 阻力是 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是 到 的距离。 阻力臂是 到 的距离。 (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警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3.画力臂(如图甲、乙)
步骤:(1)找准支点。(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4)标出力臂。 练习: 一、 作垂线:
二、画力臂:
1.(2010年广西河池)请画出图中动力F1的力臂l1.
2.(2010年新疆乌鲁木齐)轻杆A端挂重物,OA在绳子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画出绳对A点的拉力及力臂。3. (2010年重庆,15题)图10是利用杠杆吊起重物的情景,O是支点,请画出F1的力臂,并用字母L1表示。
1题 2题 3题
1.图3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杠杆示意图. 2.画出图4中杠杆示意图
图
二、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_______阻力。 2.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_______阻力。 3.费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_______阻力。 4.下列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
①省力杠杆 。 ②费力杠杆 。 三、杠杆平衡条件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可采用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目的是○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甲
乙
①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所示如图乙所示,则动力F1= N
②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3
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
(3)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充最大力问题
例1.如图所示,要把球滚上台阶所用得力最小,画出所用的最小的力的方向及作 用点.
例2、在下图中,要把石块用最小的力撬起来,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方向及其作用点. 【训练达标方案】
1.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B.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D.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2.一个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较大 D.两个力和各自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 3.用撬棒撬起一石块,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哪个力最小( ) A. F1 B. F2 C. F3 D. 都一样
4.用一杆秤称物体质量时,误用了一个较重的秤砣,称出的物体质量比实际值( ) A.偏大
B. 偏小 C. 一样重 D. 无法确定
5.如图8-5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
N
;
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 。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 。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 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
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变小/不变) ,其原因是 。
(4)在如右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每个钩码 …… 此处隐藏:60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立体几何概念方法梳理